![]() |
相關閱讀 |
![]()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因天变上疏》
臣前云升阳未布,隆阴仍积,《坎》为法象,刑狱所丽,变《坎》加《离》,厥象不烛,疑将来必有薄蚀之变也。
此月四日,日出山六七丈,精光潜昧,而色都赤,中有异物大如鸡子,又有青黑之气共相薄击,良久方解。
此明天人之悬符,有若形影之相应。应之以德,则休祥臻;酬之以怠,则咎征作。
陛下宜恭承灵谴,敬天之怒,施沛然之恩,谐玄同之化,上所以允塞天意,下所以弭息群谤。
庾亮
《让中书监疏》
臣凡庸固陋,少无殊操,昔以中州多故,旧邦乱,随侍先臣,远庇有道,爰容逃难,求食而已。
不悟徼时之福,遭遇嘉运。先帝龙兴,垂异常之顾,既眷同国士,又申以婚姻,遂阶亲宠,累忝非服。
弱冠濯缨,沐浴芳风,频烦省闼,出总六军,十余年间,位超先达。
《求自投山泽疏》
臣欲自投草泽,思愆之心也,而明诏谓之独善其身。
庾冰
累迁车骑将军,以筹划治国治军有方,接待宾客有礼,为当时称赞。
《出镇武昌临发上疏》
诚愿陛下弘天覆之量,深地载之厚,宅冲虚以为本,勤训督以为务。
广引时彦,询于政道,朝之得失必关圣听,人之情伪必达天聪。
然后览其大当,以总国纲,躬俭节用,尧舜岂远!
愿陛下既思日侧于劳谦,纳其起予之情,则天下幸甚矣。臣朝夕伏膺,犹不能畅,临疏徘徊,不觉辞尽。
王坦之
《出镇广陵前上表》
臣闻人君之道以孝敬为本,临御四海以委任为贵。
恭顺无为,则盛德日新;亲杖贤能,则政道邕睦。
昔周成、汉昭,并以幼年纂承大统。当时天下未为无难,终能显扬祖考,保安社稷,盖尊尊亲亲,信纳大臣之所致也。
伏惟陛下诞奇秀之姿,禀生知之量,春秋尚富,涉道未广,方须训导以成天德。
又天听虽聪,不启不广;群情虽忠,不引不尽。宜数引侍臣,询求谠言。
平易之世,有道之主犹尚诫惧,日昃不倦;况今艰难理尽,虑经安危,祖宗之基系之陛下,不可不精心务道,以申先帝尧舜之风。
可不敬修至德,以保宣元天地之祚?
荀崧
《置〈仪礼〉等博士疏》
传称“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二子终而大义乖”。自顷中夏殄瘁,讲诵遏密,斯文之道,将堕于地。
陛下圣哲龙飞,恢崇道教,乐正雅颂,于是乎在。
江、扬二州,先渐声教,学士遗文,于今为盛。
昔周之衰,下陵上替,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孔子惧而作《春秋》。
诸侯讳妒,惧犯时禁,是以微辞妙旨,义不显明,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
今去圣久远,其文将堕,与其过度,宁与过立。
臣以为《三传》虽同曰《春秋》,而发端异趣,案如三家异同之说,此乃义则战争之场,辞亦剑戟之锋,于理不可得共。
博士宜各置一人,以博其学。
范汪
《就庾翼军次安陆上疏》
臣伏思安西将军翼今至襄阳,仓卒攻讨,凡百草创,安陆之调,不复为襄阳之用。
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排推而进。
范宁
《陈时政疏》
古者分土割境,以益百姓之心;圣王作制,籍无黄白这别。
凡荒郡之人,星居东西,远者千余,近者数百,而举召役调,皆相资须,期会差违;辄致严坐,人不堪命,叛为盗贼。是以山湖日积,刑狱愈滋。
孔坦
《秀才议》
臣闻经邦建国,教学为先,移风崇化,莫尚斯矣。古者且耕且学,三年而通一经,以平康之世,犹假渐渍,积以日月。
可申明前下,崇修学校,普延五年,以展讲习,钧法齐训,示人轨则。夫信之与法,为政之纲,施之家室,犹弗可贰,况经国之典而可玩黩乎!
谢玄
《疾笃上疏》
冀仰凭皇威,宇宙宁一。陛下致太平之化,庸臣以尘露报恩,然后从亡叔臣安退身东山,以道养寿。
伏愿陛下垂天地之仁,拯将绝之气。时遣军司,镇慰荒杂,听臣所乞,尽医药消息,归诚道门,冀神祗之佑。
《为戴逵上疏请绝召命》
伏见谯国戴逵,希心俗表,不婴世务;栖迟衡门,与琴书为友。
虽策命屡加,幽操不回。超然绝迹,自求其志。且年垂耳顺,常抱𦏞疾,时或失适、转至委笃。
今王命未回,将离风霜之患。
陛下既已爱而器之,亦宜使其身名并存,请绝其召命。
王羲之
《与会稽王笺》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
《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
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
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
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
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
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
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
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
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
安危之机,易于反掌,考之虚实,着于目前,愿运独断之明,定之于一朝也。
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
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无及也。
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
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惜,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
愿殿下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虞溥,字允源。少好学,专心典籍,为鄱阳内史。大修学校,广招生徒,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
《崇尚道素浩》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考。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休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
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颐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至匪勤,理无由济也。
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虞预
《应求谠言直谏诏上疏》
大晋受命,于今五十余载。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翟及于中国,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
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
陛下以圣德先觉,超然远鉴,作镇东南,声教遐被,上天眷顾,人神赞谋,虽云中兴,其实受命,少康、宣王诚未足喻。
然《南风》之歌可着,而陵迟之俗未改者,何也?臣愚谓为国之要在于得才,得才之术在于抽引。苟其可用,仇贱必举。
高宗、文王思佐发梦,拔岩徒以为相,载钓老而师之。
下至列国,亦有斯事,故燕重郭隗而三士竞至,魏式干木而秦兵退舍。
今天下虽弊,人士虽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
而束帛未贲于丘园,蒲轮顿毂在不驾,所以大化不洽而雍熙有阙者也。
诚知山河之量非尘露可益,神鉴这虑非愚浅所测;然匹夫嫠妇犹有忧国之言,况臣得厕朝堂之末,蒙冠带之荣者乎!
2022-12-08 19:02:3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