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芳:不该被遗忘的人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本文选自《老照片》99辑  

http://www.lzp1996.com/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静享天赐安眠。


 


  这是由莫尔(Joseph Mohr)作词,格鲁伯(Franz Gruber)作曲的《平安夜》中译词的一段,它的译配者就是刘廷芳。由于有了刘廷芳的译配,使这首世界名曲得以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唱。但是,时至今日,有多少人知道刘廷芳这个人呢?

  

  1.jpg

  新婚的刘廷芳与吴卓生。摄于1917年。


  刘廷芳(1891—1947),浙江温州人。温州这个地方,在中国近代的岁月里,是基督教新教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最近,一本名谓《寻找苏慧廉》的书问世了,书中详细叙述和考证了基督教在温州登陆及其人和事。而今天,位于浙南的温州地区又是浙江省基督教徒最多的地方,城乡之间,到处可见林立的教堂和虔诚的教徒。

  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刘廷芳出生在一个基督教世家,他的祖母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由礼佛转而信仰基督,后来,又担任了由英国内地会创办的一所女校的校长。她的信仰又影响了自己的儿媳,也即刘廷芳的母亲,这个内地会女校的毕业生,在婆婆的影响下,也就顺理成章地皈依了基督,并承继了婆婆的事业,做了育德女校的校长。

  

  2.jpg  

全家福之一。前排左起:刘文庄、刘俪恩(刘廷芳女)、刘母、刘文瑞;后排左起:刘廷蔚、吴元俊(刘廷蔚妻)、  刘廷芳、吴卓生(刘廷芳妻)、刘廷藩、桂质议(刘廷藩妻)。


  刘廷芳是家中的长子,出生和成长在清末新政的年代,早年,入读英籍传教士苏慧廉(William E. Soothill)创办的艺文中学,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引起了司徒雷登的注意。当时司徒刚偕新婚妻子艾琳返回出生地杭州,做了区域传教士,他在上海《通问报》上读了少年刘廷芳发表的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遂与之订交,两人的友情由此持续了四十多年,一直到刘廷芳去世。这也就是司徒雷登在其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中所说的“从童年时代他(刘廷芳)就是我的朋友”的由来。

  1911年,刘廷芳在司徒雷登的支持下赴美国留学,可以说,刘在美国的留学计划,都是司徒安排好的。他在美国八年,先后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了哥大教育心理学的博士学位,被聘为司徒雷登曾经就读过的纽约协和神学院的助教,他是在美国神学院教授非中文课程的第一个中国人。

  1919年,司徒雷登担任了北京燕京大学的校长,需人孔亟。他想到了刘廷芳,于是,请他回国来燕京一起创业,刘廷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当时的燕大还是一所前途不明的学校。对此,司徒雷登感动地说:“这体现了中国人对朋友的忠诚和义气。”

  

  3.jpg  

全家福之二。前排左起:刘文瑞、刘俪恩、刘母、吴元俊、桂质议;后排左起:刘廷蔚、刘廷芳、刘廷藩。


  燕京建校初期,一切从头开始,刘廷芳在司徒雷登的支持下,广纳贤才,经他之手,先后聘请了陈垣、吴雷川、赵紫宸、简又文、徐宝谦、洪业等一时之选来校任教,而刘廷芳主持的宗教学院也从昔日的神学院一跃而演变成了基督教研究机构,以至于司徒雷登满意地说刘廷芳“在建校初期帮助物色了学校所需要的中国人,从而为确定燕京的办学方针起了重大作用”。

  刘廷芳是燕大心理学系的创始人,在他的建议下心理学与哲学分家,独立成立心理学系,心理学系成立后,刘廷芳担任了首任系主任。在燕大,他既教心理学,又教教育学。他还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麦柯尔(William A. McCall)共同主讲“施行教育心理测验讲习会”,为促进心理测验在中国的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名基督教牧师,刘廷芳还是将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基督教会的有功之人,他认为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切科学都非基督教的劲敌,而是良友。

  刘廷芳出生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刘母共育四子二女,除了季弟刘廷葆不幸早夭以外,二妹刘文瑞、三妹刘文庄、四弟刘廷藩、五弟刘廷蔚,亦各有故事可说。

  二妹刘文瑞于杭州弘道女中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肄业,三妹刘文庄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大。在大哥刘廷芳的撮合下,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后来燕大教授中的两位佼佼者:陆志韦和徐淑希。


4.jpg

1962年11月30日,吴卓生在纽约参加司徒雷登追思会时的签名。


  1921年10月6日和10月7日,在北京崇文门内燕京大学礼堂先后举行了两场新式婚礼。10月6日这一场是刘文瑞和陆志韦,10月7日这一场是刘文庄和徐淑希。婚礼布置与中国传统婚仪不同,“堂之一端挂一幅花幛子,幛子上满挂榆叶,中段摆了十几盆洋绣球花儿,闪闪的蔚蓝色的天空上的显明星,令人觉得无限美感。”

  两对新人的婚礼都由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主持。司徒雷登站立中央,新人们分立司徒校长左右,按照基督教简单明快的婚礼仪式办完了婚仪,全部时间仅十多分钟,结束后,刘廷芳的家成了来宾茶会的场所,来宾们自由与新婚夫妇交谈、拍照。在当时的故都北京,可以说是开了风气之先。

  刘廷芳选择陆志韦和徐淑希作自己的妹婿是有眼光的。

  浙江吴兴人陆志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知名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诗人,他经刘廷芳介绍来燕京,后来继吴雷川做了燕京第二任华人校长。

  广东饶平人徐淑希,香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应燕京大学之聘主持燕大政治学系,后来又被任命为法学院院长。是与蒋廷黻齐名的近代外交史国际法研究的先驱人物。

  在大哥和两个姐夫的影响下,刘廷芳的两个弟弟书也读得很好,四弟刘廷藩从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后担任了国立清华大学教授。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回忆录中,还不时提到清华园中的这位刘教授和刘太太。五弟刘廷蔚也是燕大的学生,学的是生物学,他的同学戏称他为“昆虫博士”,毕业后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回国后任上海沪江大学生物学教授,并代理生物学系主任。后来,供职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从大陆到台湾,一直从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昆虫博士了。刘廷蔚多才多艺,学的是理科,却喜欢赋诗和画画。诗作经常在大哥刘廷芳主编的《生命月刊》和《真理与生命》上发表。1931年,刘廷芳将其结集,以《我的杯》为名交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出版,也由此捕获了毕业于燕大国文系的女同学吴元俊的芳心。吴元俊是大家闺秀,父亲吴鼎昌是新记《大公报》的开拓者,后来从政,做了国民政府的贵州省主席,有政声。1939年,刘廷蔚、吴元俊夫妇带着新生儿子来到贵阳,请外公赐名,吴鼎昌当即取名叫“荣黔”。


5.jpg

亲家合影。前排右起:刘母、吴鼎昌夫人、吴元黎;后排右起:吴元俊、刘廷蔚。


  关于这一切,刘廷芳的二妹刘文瑞后来回忆道:


 


  爸爸死了,妈妈就管里管外,把我们领大。温州那样的内地,独母亲知道把儿女送外读书。上主听我们的祷  告,都得机会出外念书。大哥得到出洋的机会,上帝用他做一家的领首,他在温州从小就爱弟妹,出外回   国,这样孝顺,爱弟妹。上帝祝福他样样亨通,一家热热闹闹……大哥回国后,总记着弟妹,分心费神,但  都是快乐的忙,“两个弟妹出国”,“三弟病好”,“二弟结婚”,“三弟出洋”,“三弟回国”,“三弟  结婚”,还有当时二姐、二弟、三弟各人都大学毕业……


  1911年,刘廷芳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南方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Atlanta)结识了也在此地留学的吴卓生,两人一见钟情,时年刘廷芳二十岁,吴卓生二十三岁,一个是浙南人,一个是苏南人,刘廷芳学的是心理学、教育学、神学,吴卓生学的是音乐和幼儿教育。恋爱四年到1915年,刘廷芳和吴卓生分别获得了硕士学位,爱情也水到渠成,同年,两人完婚。

  后来,刘廷芳写了一首诗,回顾了他与妻子爱情的日久弥深:


 


  虽然落日西山,

  黄昏不远了,

  篇幅不多,

  小小的卷册将完,

  但天边的浪漫里,

  几许欢娱,

  这当年故事,

  能嫌太热么?


  1962年11月30日,在美国纽约举行司徒雷登的追思会,时年七十四岁的吴卓生作为刘廷芳的遗孀,来到会场,以自己和亡夫的名义,向这位相知甚深的老朋友作最后的致敬。


  (本文部分图片由刘荣黔先生提供,谨致谢意。)



《老照片》的博客 2015-08-25 16:35:30

[新一篇] 盤點中國歷史上輝煌戰績無數的十大勇猛悍將

[舊一篇] 劉少奇下臺前夕:高干們不愿涉足兩主席間的矛盾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