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北岛专访:“我是家中的陌生人”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核心提示:中国着名诗人北岛在北京101中学接受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严彬专访。在谈到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一书中的散文《北京的味儿》时,北岛表示,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气味是最深处的一部分。“这么说吧,我是家中(指北京)的陌生人。”


(诗人北岛)

前几年,诗人北岛曾经历中风的病痛,经过治疗,如今渐渐恢复语言能力,但变得不善言谈,也许他已不再是那个我们心中的年轻诗人,甚至2011年怀着“古老的敌意”的北岛,有了不少变化。

我们的谈话来之不易,时间不长,仅仅半个小时而已。这其中,他的表达是缓慢的,他说了很多个“不”,很多个“太复杂”。我们在同一张乳白色的沙发上并排坐着,声音都很低。我望着他,这位我心中的诗神般的人物,两个人都有些紧张。我带来了问题,我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设想中的答复。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独特,有时突如其来,命运是一条粗细曲折的弯道。


北岛访谈录

时间:2015年6月19日

地点: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受访人:北岛(着名诗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访问者:严彬(诗人,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


凤凰读书:继去年出版经典诗歌选本《给孩子的诗》后,今年您再次与李陀先生联手推出《给孩子的散文》。就您来看,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中国当代的孩子阅读?

北岛:你说这两本书吗?

凤凰读书:《给孩子的散文》。

北岛:其实,散文和诗歌很接近。《给孩子的散文》在图书分类中并不是儿童文学的概念。我认为,首先关怀的是童心的概念,应该超越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限制,甚至连成年人也可读,包括我自己。

凤凰读书:会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标准也会有一个变化?散文的阅读有没有它的时代性?

北岛: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今人们阅读和思考是此刻此时的。在某种意义上,在经典与时代之间有一种对话关系,经典是不断淘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寻找被忽视的文本会获得新的意义,让死去的作者复活,开始说话。

凤凰读书: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民国时期的散文更加纯粹?

北岛:回顾民国时期的散文,拉开一定的距离,反倒特别要精心甄选。过去的选本很多,驳杂繁复,我们试图找到新的思路,那是贯穿现当代散文的文脉.

凤凰读书:全书包含46篇文章,集45位作家作品,可以说是篇篇经典。但我仍然发现,所选作家中没有周作人、胡兰成这样的现代文章大家。您觉得他们为何没能入选?

北岛:筛选过滤的过程中,包括所谓名家,其中有种种原因,比如《给孩子的散文》,和选本的初衷不适合,也有篇幅局限等。从海选、初选、二选到最后定稿,不断调整,反复推敲,每一篇散文,应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凤凰读书:周作人和胡兰成的作品没被入选,是不是有其他的考虑,比如历史给予他们的身份?

北岛:我们不会讨论某位作家的作品。坦率地说,我们从未考虑作家的身份或政治背景。

凤凰读书:为何单鲁迅收录两篇?这其中又有什么考虑?

北岛:当然,鲁迅是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中国作家,这个选本特别为向他致敬。

凤凰读书:近年来,除了一些经典的散文大家,包括您的几本散文集,木心、董桥、陈丹青等几个人的作品,深受读者喜欢。您怎么看木心、董桥和陈丹青他们的散文作品?

北岛:刚才说过了,我们不讨论具体作者。

凤凰读书:回到开始的标准问题,我们所选的散文有没有一个大致的分类?

北岛:没有特别分类,我们强调“包罗万象”,诸如多种风格和体例,包括日记、笔记等。中文的“散文”和西方的“散文”不同,可以说无所不在,没有什么限制。

凤凰读书:在《给孩子的散文》中序言,您和李陀先生也提到汪曾祺先生关于散文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的散文不兴旺,很难说这个国家的文学有了真正的兴旺”。您是赞同这一观点的。能否深入谈谈其中原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散文的兴旺意味着什么?

北岛:我认为,自古以来,诗歌与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推动力,明清散文更兴盛,而明曲为主的明清诗词的衰败,造成中国文学的重大缺憾。如果诗歌加上构成双重推动力的话,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

凤凰读书:在您创作中,我的感觉,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今天您的演讲中也提到,很多经验值得写下来。《给孩子的散文》收录了您的一篇作品《北京的味儿》,而不是先前广为流传的《午夜之门》、《蓝房子》等作品中的篇章,有什么考虑?

北岛: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过,某种独特的气味才会建起记忆的大厦(大意)。或者说,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气味是最深处的一部分。从气味转变成文字,对我来说有点儿难度。

凤凰读书:北京在您心中是什么样的分量?

北岛:这么说吧,我是家中的陌生人。

(完)

(备注:此访谈为散文部分,另有关于北岛谈诗歌部分择日刊发,请关注)




诗人北岛合影

访问手记: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

1930年,杰出的苏联诗人曼德尔施塔姆从阿美尼亚旅行归来,回到列宁格勒。他被拒之门外——“我们决不给他一个房间”。他在这一年写下《列宁格勒》: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

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北岛译)

现在,北岛又回到了他的城市,带着最近一次从欧洲携来的疲惫,也为了给孩子的诗与散文。我问他,北京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正面回答。

这是二零一五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在北京市西北角,圆明园边上的一零一中学。六十六岁的诗人北岛来到比他年长十岁的老朋友李陀的母校,讲一堂与自己有关的文学课。台下的学生是年轻的,十七岁上下,正是他当年离开学校去工厂的年纪。而他却说:“我不喜欢上学。”

很多人记住他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对我这样三十岁左右的诗人而言,北岛是当代诗歌史上神一般的人物,他更作为一种诗人的神像和诗歌的现代精神存在。我向他表达了这一层敬意,他否定了。他说不知道,他不认为自己有那样重要。说到个人崇拜,他和学生们说,“粉丝类似邪教”。我想,这或许也与他所经历的时代有关吧。时代过去了,有多少个人希望成为神。

然而,这并不阻碍诗歌读者对他的崇拜,他的诗集成为多年最受读者喜欢的诗歌作品。时间过去了,诗歌留了下来。在他最近与李陀合编的新书《给孩子的散文》目录中,按作者出生的年代,北岛的名字在张承志与史铁生之间。他的同伴们先后离开,而他依然存在。用他的话说,“我依然生活着,继续将自己展开”。

关于诗歌,他说,诗歌的音乐性先于意义,诗人在创作出一首诗后,这首诗便不再属于诗人,而属于所有人。

大概一个小时的演讲,过后,他开始请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他回答。也许是因为有了不止一个人说话,他的紧张才有所缓解,但语调依然缓慢。有学生提起他的旧文章,他说,不太记得了。有学生提的文章较长,或者不大清晰,他说不大明白,请再复述一遍问题。我在想,如果他是一位语文老师呢,大概台下的学生会不大满意他今天的讲课吧。他没有讲离奇的故事,没有风趣地开玩笑。他为自己打趣,“一个高一没毕业的人,怎么就当起了老师”?

我想起曾读过沈从文回忆自己第一次在大学课堂上教书的事,也是备了很久的课,结果呢,十来分钟就将备好的整堂课讲完,几乎是“落荒而逃”。当然,这是别人的故事,那个故事里的沈从文当时是个年轻人,而今天的北岛已是花甲之年,中过风,记忆和表达大概大不如前了。

我理解他。他今天的紧张是真实的,他简单的回答,甚至有些健忘,也是真实的。我们可能很难与四十年前那个写“我不相信”的年轻诗人联系起来,但这是真实的北岛。这不是一个伟大诗人的悲哀,也不是一个人的悲哀。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人的生命,正如他当天所讲课的主题:生活与诗歌。一个人的每一寸生活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不必给与过分的赞美和悲悯。

有学生问他“北岛”的来历,他回答:北方沉默的岛。

正如他在《时间的玫瑰》里介绍的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句,“记忆看见我”中的特朗斯特罗姆,作为北京出生北京长大的诗人,他也回到、并且数次回到他的城市,这里有他的记忆——

这座城市,这个孕育着“北方沉默的岛”的城市,还是他童年充满大白菜、灰尘和大白兔奶糖味道的城市吗?他还熟悉吗?

我没有问他。

他是沉默的。六十六岁时,他紧张的沉默依然如同少年。在一零一中学,面对比他晚出生半个世纪的孩子们,他独自坐在讲台上,对着电脑,一字一句,缓慢地,几乎是朗诵他写好的发言稿。他像一个教数学的老校长,那么多年,依然没有学会大声说话,没有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高谈阔论。他讲话,声音紧张却高度清澈,那么纯正的孤独!

他读他提前写下的古诗,不时停顿,有一次甚至停顿了大概十秒钟。我听到坐在身边的女学生小声地笑,悄悄议论,“他是不是已经说不标准普通话”。

然而,这是他的北京,他记忆中的城市。

我为他的孤独感到孤独。但他的孤独多么高贵,让我想起拜伦、雪莱那样古典的诗人——真正的诗人就是这样。

自一九八九年以后,北岛在世界各地漂泊旅居,有四年时间,甚至流连于六个国家。还好,那些国家不断接纳着他。也正因此,他与艾伦·金斯堡、奥克塔维奥·帕斯这样世界级的诗人成为朋友,他到过特朗斯特罗姆的蓝房子,并引他为诗歌世界里的“叔叔”。我想他是幸福的。

现在他回到出生时的北京,与几位老朋友相逢,使我再次想起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句,对他更是十二万分的尊敬:

我整夜等待可爱的客人,

门链像镣铐哐当作响。(北岛译)


本文为凤凰读书独家专稿,转载请署名稿源及作者。


凤凰读书 北岛 严彬 2015-08-23 08:55:55

[新一篇]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淚——北島《城門開》 一日一書

[舊一篇] 阿城談張愛玲:適得其志,逝得其所 鳳凰副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