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杨凝式(873-954年) 
  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也称“杨太师”。他曾佯疯自晦,所以“杨疯子”便成了他的雅号。他能吟诗,多杂诙谐,尤善于书札。杨凝式的字多写在墙上,笔法纵逸遒放。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画为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

 

  杨凝式留下的墨迹已不多,着名的是《韭花帖》。杨凝式变晋,唐楷行书匀密成法,黄庭坚有诗指出:“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后人以为善评。杨凝式的行草书也奔放奇逸,有《卢鸿草堂图跋》,气势雄浑,极似颜真卿《祭侄文稿》。狂草《神仙起居法》纵横恣肆,《海岳书评》说其“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他有一首《题怀素酒狂帖后》诗,可视为他自己书法创作的经验总结:“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全唐诗》卷七一五)

  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

神仙起居法帖:
  小草书。麻纸本。《宣和书谱》说杨氏“尤工颤草”,此帖草法,可窥一 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书中,还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其为“雨 夹雪”。此法始于颜真卿稿书,而杨凝式能融会贯通,使人望之无迹可寻, 几入化境。黄山谷曾评此帖为“散僧入圣”,米芾则称其“天真纵逸”。 初看似粗头乱服,其实在用笔上轻重、缓急,结体上纵横取势都十分讲究, 并于一气贯注之中,显示出其控制韵律节奏的高超技艺。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书写的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

    释文:

    “神仙起居法。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乾佑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下一草押)。”

    后纸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张孝思题记及无名氏行书释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项元汴“摩”字编号。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绍兴”、“内府书印”,明杨士奇、陈淳、项元汴,清张孝思、陈定、清内府等监藏印。

    此卷最早为宋高宗内府之物,后入贾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经“江阴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编》),《清河书画舫》又称“郡人王氏所藏”,明代为项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时进入内府。

    书法由唐到宋,杨凝式是一转折人物,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此幅小行草书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明朱存理《铁网珊瑚》、都穆《寓意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清内府《石渠宝笈·三编》、胡敬《西清札记》等书有着录。  撰稿人:李艳霞


杨凝式 2012-03-09 23:10:10

[新一篇]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厚黑學

[舊一篇]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