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该不该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撰文|乔志峰

来源|天涯博客


河南考生不能用繁体字、网络语言。6月7日、8日,河南逾77万学子将走进高考考场。考前需要做足哪些功课?如何顺利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答题时,哪些“高压线”坚决不能触碰?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为考生详解高考注意事项。除外语科目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学生答卷时不能用繁体字、甲骨文及网络语言答卷,否则肯定会影响成绩。(6月3日《郑州晚报》)


规范语言当然是必须的,高考在这方面无疑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和示范意义。高考拒绝繁体字、甲骨文理所应当,毕竟这些文字不是通行的规范汉字,同时也折射出个别考生标新立异的投机心态,此风绝不可长。不过,对不能使用网络语言的要求,我倒有些不同意见。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所谓的“网络语言”其实已经跟日常用语水乳交融,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此前网络热词“给力”亦曾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尚且偶尔能“给力”一把,高考何以如此不“给力”呢?


其实,网络语言的概念如何界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语言,很难分清到底是网络语言,还是现实语言。比如“菜鸟”一词,原本因电脑和网络而生,现如今却已被各行各业广泛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了。网络语言用的人多了,就会约定俗成,不断融入主流词汇。2011年第11版《新华字典》出版时,就增添了一些新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尤其是网络用语,比如“晒”增加新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时至今日,谁还会把“晒”当成是单纯的网络语言呢?既然有很多语言根本分不清是否是“网络语言”,高考拒绝网络语言的可操作性显然难以保证。


语言是不断丰富、变化和发展的,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无时无刻不在“与时俱进”。网络的出现,无疑加速了语言的更新换代。或许正因如此,才让部分人感到了担忧,不想让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造成太大的冲击,甚至上纲上线,认为网络语言“糟蹋了祖宗和传统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实际上,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它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自有其活力所在,既能够彰显个性,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欲望。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吗?


能包容的语言才有生命力。网络语言也是语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也能够丰富汉语言的词汇、促进中国语言与时俱进吗?对网络语言,正确引导远比一棍子打死更科学、更合理。窃以为,高考对网络语言不宜一概拒绝,而应拿出更宽广的胸襟来。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54:06

[新一篇] 崔玉濤訪談——最近皰疹性咽峽炎爆發(媽媽們請收藏)

[舊一篇] 一位非常霸氣的媽媽,寫給自己孩子的五十句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