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草书。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卷前签题“杨凝式书神仙起居法墨迹”,帖后有无款行书释文,文徵明定为宋高宗赵构所书,并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张孝思题记及无名氏行书释文5行。钤有宋“绍兴”、“永兴军节度使之印”、
“赵孟俯”、“士奇之印 ”、“项墨鉴赏章”、“陈淳私印”、 “陈定平生真赏”、以及“石渠宝笈”、 清内府等监藏印。此帖内容为道家健身的按摩的方法,文体近似口诀。全文为“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痛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澈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压频,画夜无穷数,渐入神仙路。乾祜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
杨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等,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居洛阳。唐昭宗天佑二年(905)进士,任秘书郎。唐亡后,历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少师太保。卒于任上,赠太子太傅。凝式善文辞,工书法。《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久居洛阳,
好游佛寺道观,两百多寺院均有其壁书,风靡一时。如无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往往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杨“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距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
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挺然崛起,独树一帜,是一代承唐启宋的着名书法家。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宋人对杨凝式顶礼膜拜。"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 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杨凝式的影响绝非仅仅限于宋代,六百年后的明朝,一代书法领袖董其昌对他更是异常重视,董其昌的书风也明显受到杨凝式作品(尤其是《韭花帖》)的感染,董在《画禅室随笔》中数番提到杨凝式。
杨凝式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晚年的作品,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所书用笔恣肆纵逸,点画狼藉,似随意点划,不假思索,有一种萧散疏狂的逸致,天真烂漫之趣。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且行间字距颇疏,用笔上轻重、缓急,纵横取势都十分讲究,充分表现出杨凝式草书的特色。
《宣和书谱》说杨氏"尤工颤草",此帖草法,可窥一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书中,还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其为"雨夹雪"。此法始于颜真卿稿书,而杨凝式能融会贯通,使人望之无迹可寻,几入化境。王钦若评曰:“凝式墨迹一纸,宇画奇古,笔势飞动,天地间尤物也。公字与颜公一等,俱称绝异,然公素不喜作尺牍,後人罕能见之,益可宝也。”
《神仙起居法》是一件流传有绪的杨凝式的墨迹珍品。 此卷最早为宋高宗内府之物,后入贾似道、赵孟俯手中,至明代曾经“江阴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编》),《清河书画舫》又称“郡人王氏所藏”,明代为张徵、葛惟善、项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时进入内府,现藏故宫博物院。
网载 2011-12-16 01:33:2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