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一代棋圣吴清源:一个世纪一盘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爱因斯坦在物理的地位没有吴清源在围棋里高。

——杨振宁


我最敬重佩服的两个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

——金庸


一着而为天下法 匹夫而为异国师

——沈君山



据日本媒体消息,围棋大师吴清源在日本当地时间11月30日凌晨1时11分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去世,享年100岁。11月23日,吴清源百岁寿辰庆祝会还曾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数百位社会各界人士为吴老先生祝寿。谁也没想到,围棋大师却在7日后离世。



吴清源,着名围棋大师。191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他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晚年又将毕生精力放在了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的发展上。


1950年,吴清源获得“九段棋士”荣誉。从1939年至1956年,围棋界进入了绝对的“吴清源时代”。这17年间,吴清源凭借个人之力,空前绝后地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7位超级棋士,被誉为“昭和棋圣”。



斯人已逝,其道不泯。今天,我们节选北京大学中文系知名学者陈平原为《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撰写的序言,以表追思。



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节选) 


文 | 陈平原


回到眼前这册《中的精神》,我的关注点,不在吴清源如何“征战”,而在于其如何“追忆”。除了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的“扬长避短”——任何一个围棋迷都比我更了解吴清源外,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吴先生头 一回自述生平。


70岁那年,也就是1984年,吴清源辞别现役棋士生涯;同年,白水出版社出版了其回忆录《以文会友》。四年后,台湾独家出版社推出该书的中译本,改题《天外有天》。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吴清源回忆录》,署吴清源着,李中南译。



1996年燕山出版社的《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只提作者,未见译者,但书前的金庸、沈君山、桥本宇太郎三序以及《吴清源谈围棋规则》、《荣誉文学博士吴清源先生赞词》,明显透出此书与台版的联系。2002年年,已达米寿的吴清源再次披挂上阵,笑谈几十年间 亲历的围棋风云。这些分90期连载于《东京新闻》和 《中日新闻》的专栏“我走的路”上的文章,结集为这么一本“记录我周围以及国际棋坛所发生的显着变化的一本最新回忆录”。


18年间,两度自述,比起早年的《以文会友》来,《中的精神》到底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这或 许是所有“吴清源迷”所急于了解的。


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吴清源的大名及其业绩,必定如雷贯耳。早年以“围棋神童”出入段祺瑞府邸以及来今雨轩棋席,14岁东渡扶桑,开始其职业棋手生涯。1933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与本因坊秀哉名人等对弈,开创了围棋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此后二十几年,吴氏横扫千军,超越前贤,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尤其是那些被誉为“悬崖上的白刃格斗”的“升降十番棋”,更是充分展示其过 人的意志与才华。1961年,吴清源不幸遭遇车祸, 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此战绩欠佳。



到了古稀之年,日本棋院等为其在大仓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引退仪式。晚年的吴清源,着力于围棋的国际化,尤其关注中国的围棋事业,企盼其提倡的“21世纪六合之棋”能为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尽“绵薄之力”。


对于如此精彩人生,怎样准确评价,非我能力所及。 与其不懂装懂,还不如堂堂正正,当一回“文钞公”。


着名小说家金庸是有名的围棋迷,曾自称古今中外最佩服的,“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其为《天外有天》所撰序言,题为《崇高的人生境界》,其中提到:围棋是中国发明的,近数百年来盛于日本。但  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问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同样是超级围棋迷的原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其为《天外有天》所撰序言,题目竟模仿苏东坡为韩文公庙立碑:《“匹夫而为异国师,一着而为天下法”》,其妙语如下:对吴先生而言,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的道。吴先生髫龄渡日,纵横棋坛四十年,所创布局定式,不知凡几,这些新布局新定式,对当时的胜负未必有助,但却为后来者开辟一片新天地。此所以吴先生卓立于群彦之上,而为围棋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1986年,由于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积极推荐,香港中文大学决定授予吴清源“荣誉文学博士”称号。在典礼上宣读的《荣誉文学博士吴清源先生赞词》中,有这么一段:为了获得生命上的调剂与平衡,吴清源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向往灵境,从信仰寻求滋润与宁静,有数年甚至曾经因为宗教热诚而舍弃围棋,全心追求另外一个世界,对他来说,棋是“武”的胜负世界,宗教是“文”的和平世界。他虽以棋名,以棋尊,在宗教的追寻上则遭遇过痛苦和失败,但对两者无分轩轾,同样是贯注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惟淬”的深情。倘若说对一个人生目标诚执信守,一往无前是大和魂的体现,那么他能够文武双修,在内心同时涵蓄战争与和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并且取得两者的平衡,正好显示他始终还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


所谓“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追求“ 文武双修”、将原本“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 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都既是对于吴清源一生的精彩概括,也是对于《天外有天》一书的准确表述。


吴清源与梅兰芳合影


《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共八章,第八章“以文会友”,最后一节题为“文武双全”,以凸显作者“在棋中悟‘道 ’,在宗教中达‘理’”的平生追求: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宗教信仰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地走了过来。因此,我一方面作为棋士,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中奉行武道;另一方面,吸收了红会的宗教思想和东方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人生的指南而自我培育出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披荆斩棘地踏出了一条文武双全的道路。因此,对我来说,胜负与信仰,如同人离不开水与火一样,缺一都不可。


历经一生磨练,修成文武双全的人格,而不满足于 成为一代“战神”或“棋圣”,在我看来,这正是吴清 源不可及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从“文武双全”出发,吴清源还能走到哪里?拜读这册《中的精神》,你不难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和之道”。


围棋讲胜负,但不只是胜负,更有高深的哲理在。最近几年,吴清源再三论证,21世纪的围棋应该是“六合之棋”。 构成其“六合之棋”理论基石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这一点,读过《中的精神》最后一章的,大概都不会有异议: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过去的读书人,没有人不记得《中庸》中的 这段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此和谐的境界,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然,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 要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信仰。从5岁( 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至今我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


全书首尾呼应,强调围棋背后的人生阅历与文化修养,凸显自家的中国文化背景,颇有落叶归根的意味。 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日友好”,更包含着某种文化上的融合与思想上的皈依——所谓“中和”,更像是东方哲学的精髓,而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或《中庸》。



作为一个长期征战的职业棋手,应该说,吴清源得以从容读书的时间并不多。这从其回忆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读书不多,并不妨碍其平日里的沉潜把玩,以及关键时刻的豁然开朗。这里所说的“痛灵”,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更包括“用中”的文化启悟——后者既落实在围棋技艺,又体现在立身处世,可内可外,可圣可俗。至此,所谓的“文武之道”,不再是一张一弛,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应该承认,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修炼的结果。没有早年的殊死搏斗,固然“纸上得来终觉 浅”;没有晚年的咀嚼提升,作为技艺的棋战,也不可 能通“天”达“道”。在这个意义上,十几年前的《以 文会友》(《天外有天》),以及眼前的这册《中的精神》,对于吴清源的围棋生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德国思想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个很有名的比喻:人的思想有三种变形,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到英勇搏击的雄狮,再到天真游戏的儿童。后者最为难得,其天真烂漫地去开始一切、创造一切,往往 可以实现雄狮所无法完成的事业。


要说“颇具童心”,一代棋圣吴清源庶几近之。尤其是晚年的悠闲自在,以平常心看待世事沧桑,更是令人感动。仔细比勘《中的精神》和早年的《天外有天》,你会发现,除了增补部分,事情大体上还是那些事情,只是叙述的语调及心态变了,变得更加通达、恬淡、休畅。早年的很多不愉快,渐渐远去,转而怀念起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师友,其谈论犬养毅、西园寺公毅、濑越宪作、木谷实、川端康成等章节,很是温馨;讲述追随玺光尊的故事,也不再刻意张扬“毫无后悔之心,还为 能获得难得的生活体验而庆幸”,而是很有节制:“如今想起来,那四年就算是一种修行吧”。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42:38

[新一篇] 費孝通:文字不能使人聰明起來

[舊一篇] 冬·雨水和葉子 卡爾維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