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在伟大作品底下,傻呵呵做一点小事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纵向地看,中国早已跨越了10亿人1个作家8个样板戏的年代;但是横向看,我们依旧在一个模仿力、翻唱力、移植力强劲,而原创力薄弱的时代,我们仍然处于一个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发展历程中。为此,我们不懈地关切原创作品,不息地为原创精神鼓吹,不遗余力地向原创权力榜上的英雄致敬。

刘欢提问:假如给你200元,你是买票看演出,还是吃了它?


你听了那么伟大的东西,知道那个高度你永远无法企及,有的时候甚至会很颓,算了,我们不要干了……我们现在就是傻呵呵地在下面做一点点而已。
——刘欢


作一档鼓励原创歌曲的节目,是刘欢主动向灿星提出的,于是有了现在的《中国好歌曲》:“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节目本身不支持原创。两个歌手唱的水平差不多,有一个是自己写的,加分还是不加,变得不太好弄。节目原版不要原创,只翻唱大家熟悉的歌曲,据说对电视收视有好处。”

问题是国外不愁歌曲来源,但中国是节目多、创作少。到2013年,各种歌唱选秀节目都在找编曲,刘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就这么点歌翻来覆去地唱,编曲就得不停地变,大家招儿都快用完了。这么下去怎么得了,我们必须自己拓展一个模式,一定得支持原创。”

“支持”延续到节目之外——刘欢为《中国好歌曲》里的学员涂议嘉当起了制作人,新专辑里的作词、作曲、演唱,都出自这位16岁创作歌手。她被刘欢称为天才:“用非常简单、直抒其怀的方式表达她那一代人的生存状况。”

歌手选秀在电视节目热闹完之后,创作人后续的推广跟不上,刘欢要补的是这个缺。刘欢的学员中不乏优秀人才,他们大都有过独立制作或发片的经历,涂议嘉年龄最小,最需要支持。涂议嘉的音乐有种迷幻结合新金属的味道,又正好是刘欢这段时间特别喜欢的音乐类型。

在专辑的制作上,刘欢强调自然、生动,不修音:“修音好像变成必须的录歌工序,但它是一个数字处理的过程,每次加工都会失掉一点细节,最后就是不如一开始唱得那么生动。能不修最好不修,有些地方不好再来一遍,录音本来就可以这样做。”

刘欢自己的专辑只能等《中国好歌曲》结束后才有时间去做。他在对外经贸大学讲授的《西方音乐史》出书的计划也要等到2015年4月以后才有时间开始着手去做:“真把它写在纸上,很多东西要考究,不能乱叨叨,要把所有东西都弄得很踏实。”

1
“没白忙,真有好歌在”


南方周末:在做《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你抱怨过节目把你谈音乐的部分都给剪掉,剩下煽情的,电视要考虑收视率,就把节目做得狭隘了。

刘欢:现在好在我们(导师)在节目当中还有一定的话语权,尽可能地来调整。我后来发现节目组跟我们做下来之后,是有认同的。他们一开始担心,你们老在节目里面说技术问题,说这个调之间的这个那个,老百姓哪听得懂这事?但播出以后越谈到这些事的时候,收视率瞬间是在上升的,反而在说故事的时候掉下来了。所以有时候可能不是想的那样,觉得大家都不懂。

南方周末:《中国好歌曲》一些特别好的歌手出来的时候,你流了泪;在《中国好声音》里面你也动过感情,这应该是有差别的吧?


刘欢:对,不一样。《中国好声音》的时候有很多是那种意外,那样的一种电视制作的方法,《中国好歌曲》有时候感动纯粹是因为这首歌。说老实话,我们心里没有底,我真的不知道找来的这些唱作人基础水平到底什么状态,万一真的不好,怎么都做不下去。按照赛制,我们在节目开始之前不可以跟选手接触,心里一点数都没有。但是录过半场不到,我们就听到了不少真是挺好的东西,觉得这事没白忙活,真的有好歌曲在,确实挺感动的。

南方周末:如果唱作人可以写好歌,但是他不能唱或唱得不好怎么办?

刘欢:我们在探讨另一个节目模式,专门面对职业作曲家的,他自己不用唱,这边有歌手。但这个现在还在商量。

南方周末:小涂很幸运,能够发片,其他的年轻音乐人怎么办?

刘欢:灿星再有能力,能力是在电视这方面,它不是个唱片公司。每期节目下来都签好几十个学员,摆明了做不了——滚石唱片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旗下同时在工作的艺人才十一二个。可能得寻找一个新的合作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现在有很多唱片公司在半死不活的状态,推动也推动不了,发唱片卖两千张,没有回报,没办法继续。但制作能力还是在的,你如果前期把人给推出来,还是能做事的。

南方周末除了电视之外,还有其他的渠道推动原创音乐吗?

刘欢:“好声音”之前,原来的几大电视选秀都是以造星的概念出的,包括超女、快男,那时候没有太理会原创这个事,一直到“好声音”,它能那么快地把人给推出来,电视的影响力是太厉害了。以前好多节目靠别的,超女的时候允许手机互动,还有一些其他媒体的参与,但是到了“好声音”的时候,这套东西都不让了,生生拿电视打出来。既然它有这个能力,那我们干吗不用它推一些原创?

现在有网站也在直接拍,叫才艺秀还是什么,这种节目也在开始,但是也得有各种协同的力量。我觉得都是好事,因为不管怎么样,他在推歌,这是核心。

南方周末以前还有电视剧可以带动原创歌曲,现在这个作用好像也不明显了。

刘欢:现在电视剧的播出存在恶性竞争,电视剧都看不着片头片尾——你播了片头片尾就比别人晚出来一分多钟,人家看那台不看你这台。大家把头尾全砍了,宁肯撤几条广告,我比你先播一分钟,能跟你抢收视率,已经竞争白热化到这程度。所以你做了片头片尾没有人听到。现在好像只有央视和北京卫视还是保持原样,如果你合同里面签得清楚,电视台会把片头片尾完整地播出来,其他的地方我没见过。网络上看电视剧,直接就有个软件跳过片头片尾,挑一个钩就过了。

南方周末以前你也写过很多电视剧音乐。


刘欢:我做的电视剧音乐真的不多,就是巧,大家都听着了。最早从《北京人在纽约》开始,那之后基本上三四年,我每年就做一部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到《胡雪岩》。也很累就扔了,不再做那个,后来找得非写不可就写首歌。到《甄嬛传》,郑晓龙导演跟我这么多年交情,跑来找我,前前后后干了差不多五个月,其实真正写歌写音乐也就十来天,但做后期,包括看初剪、复剪,然后对着最终版贴音乐,花了不少功夫。除了写歌还写了好几十条音乐。其实也算吸取教训吧——因为以前没参与后期留下了太多遗憾。虽然《甄嬛传》音乐编辑方面导演最终还是有改动,但我至少不会再因自己没尽责而后悔。我这人要不然不接这个事,接了亲自在后面盯着,哪个位置上哪个音乐,七十多集你光看一遍就得多久?搞得太辛苦了。


刘欢在课堂上教授音乐,这是他现在雷打不动的首要事业。 (CFP/图)

2
耳朵要去听音乐,而不是听人讲音乐


南方周末:你在“好歌曲”宣传片里说,音乐很大,我们很小。我想是你的心里话,有一种敬畏的东西在里面。

刘欢:这是真实想法,这么多年我做东西做得不多,但是我听的东西不少,再加上现在教音乐史。你听了那么伟大的东西,再去了解做出这些伟大作品的创作者,你就知道那个高度是你永远无法企及的,有的时候甚至会很颓,算了,我们不要干了。那是一个特别让我们仰视的音乐,我们现在就是傻呵呵地在下面做一点点而已。

南方周末:特别沮丧、绝望的时候,你怎么调整?

刘欢:没有什么办法,今天算了,第二天还是要干活。你不能不工作,还是要做事情。

南方周末你在学校讲授《西方音乐史》,会不会对这些西方的音乐家排座次,跟传统的不太一样,有你自己的偏好。

刘欢:当然会,而且会经常变。过几年你的认识不一样了。有的调整调整最后又调整回去了。开始的时候大家就觉得贝多芬是至高无上的大神,然后听了很多19世纪末以后的东西,你就会把他当作整体当中的精神磐石放在那儿。但到后来包括印象派以后的一些作曲家,是在雕琢一些小的零星的东西,往往更引人入胜,更有意思,假如碰到一些手段高妙的大师,像拉威尔(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这样的人,他的东西不得了,你就觉得贝多芬好像有点捶胸顿足。

再过些年你一路听到先锋派,听到各种拿电脑算出来的音乐,再回去听到贝多芬,包括他的第五第六(交响曲)又会不一样。你会再把他当作精神磐石,很细地去分析他的小主题下行三度,一个大三,一个小三,这么一个小砖头,就把后面的大结构给支撑得那么完整。这个东西不得了,要不怎么讲它是交响曲中的交响曲,它是有道理的。有两三年我听特别早期的东西,巴洛克以前的中古的作品。这一两年我更喜欢像先锋派刚形成的大探索的那个时期,因为它色彩多了,又不是那么邪乎。现代派不是在写音,他是在算音。

南方周末可不可以说你是一个书斋型的作曲家?


刘欢:对一些歌,对歌手的认识,我跟很多乐评的想法都不一样。“好歌曲”里面赵雷那首歌是我一个人选的,那歌词写得太好了,等于画了一个自己的梦,又实现不了,要求很低的一个梦,特别楚楚动人。曲又不是过去高晓松时候的那种民谣,有变化的,我真的觉得那是好歌。我看东西是从这种角度出发的。

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讲时代,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然后讲音乐家一辈子大概是怎么过的。具体到音乐这个环节上,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你要靠耳朵去听,你不能靠人家讲音乐的故事,讲音乐的故事那就不需要音乐家。别弄太多附加的东西,恨不得把音乐写成一段散文,那是瞎扯。


3
“我有段时间 拧巴了半年多”


南方周末:你喜欢的音乐类型有哪些?限你选5个。

刘欢:还是首选古典,这一段时间我听得比较多的是哥特金属,然后就是爵士,再往下就是彻头彻尾音响化的极端电子、中国的古曲……

南方周末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写,但是大家又不太知道的,或者还没有发表的东西?

刘欢:有很多。基本上还是写歌曲,有这种东西,我也一直想做,但是我又想摆在那种很四平八稳的心态下,不想把自个儿弄得那么狼狈。一天到晚这事那事,得不了那么一大段时间,我老也没做成。现在年龄也大了,能少干点事就少干点事,自在一点,反而有可能做点事。

今年“好歌曲”结束之后的5月份,我原来一直想做一个现场演出,想把中国和欧洲的经典爵士化一下。有些东西气儿是合的,我也是很偶然之间发现好几个东西可以这么干,包括歌剧的东西,包括中国过去的经典,甚至民歌,用比较轻松的方式传达出来。但是我想先别搞音乐会,先把唱片做出来,现场演奏起来更有根据,大家玩得轻松一点。

还有一些别的音乐方面的想法,一些歌,包括“好歌曲”最后忽然要求导师有一首歌在里面,那首歌真的就是那个礼拜写出来的。我录完节目回北京,《夜》就是写的我的一个特简单的夜晚。我经常睡不着觉,然后喝点酒不停地听唱片,忽然听到这个想起那个,一路好几个小时很快过去。那首歌的歌词其实就是大多我听的唱片,直接把那些歌的名字搁在歌词里,也挺好玩的。

但是我的很多音乐想法是基于音乐形式本身的,不是说某种生活触动。我生活没什么触动,太平稳了,我这么多年运气很好,从结婚了老婆孩子,一路很顺溜。我所有的想法都是在音乐本身上。

南方周末年龄大了,音乐创作会有很大的改变吗?

刘欢:是这样,我甚至不惜会有一段时间不出东西,在调整整个的习惯。我是半路出家,19岁才摸到钢琴,很容易在一段时间形成一种自己的习惯,一上手弹就是这套,你写歌的套路还是这套。这就坏了,弄得你想不像自己也不行,手往琴上一放那套就来了。

我有一段拧巴了半年多,故意让自己乱弹琴,为了把手上的习惯打破。头三五个月真的瞎了,弄得琴也不会弹了,歌也不会唱了,但是我觉得这是必须的。过得这一阵,又调整出另外一套习惯来,然后你就又可以再进行一段时间。作品出来就是不一样。可能过一段又不好,又要调整。

南方周末但是一个人的宽容度是有限的,你再怎么调,也逃不出如来佛那个手心?

刘欢:不可能南辕北辙,我尽量换一套新的办法。你老干一个跟以前一样的,挺无聊的,包括弄电视剧的音乐,《北京人在纽约》是一个美国的事,剧组封镜了回到北京我才加入,我就跟郑晓龙说《北京人在纽约》,就我一个人没去过纽约。《甄嬛传》写个中国宫廷的故事,我全部的歌曲是在纽约写的。太奇怪了,怎么会这样。《甄嬛传》做的时候都是有那感觉,要弄一个超过《红楼梦》的东西,要是过了二十好几年,写了个跟当年《红楼梦》一样的,那就扯了,我们还来干什么?所以要在传统音乐里寻找新的办法。


刘欢为涂议嘉的专辑担任制作人,趁着中国音乐的制作能力还在,推出年轻的创作人,是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关键。 (《中国好歌曲》供图/图)

4
音乐电影都有盗版,但为何电影发展得好?


南方周末如果和学生交流一个好的作品,你又避免去描述它,怎么和他们说?

刘欢:讲起来也都是音乐本身的事。比方说一首歌,你看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安排一个很长的转调,看起来甚至有点违背常理,他干吗要这么干?他想在这儿要爆发一下,他用的音色,他用的唱法凸显,这块可能就是他的核心。

南方周末应该如何让音乐教育做到全民普及?

刘欢:我们途径也有问题,看起来人才储备也有问题。像以前电视做节目,放个伴奏带已经不错了,要不然直接对口型。几年前“好声音”开始,第一个把电视的音乐品质当回事。第一次找好的乐队,找中国最好的音响来实现,结果这一带带起来,其他的节目也这么干。那一段时间回北京,正好要录一个什么,乐手找不着,连个和音都找不着,全在各个电视台干这事。可见我们在这方面人才储备有问题,就这么点人。

欧洲我不太清楚,美国的SSAT考试(美国中学入学考试),我看过一眼考题,还在考两位数的乘法——都要上高中了。这就可以让孩子在初中以前,用大量的时间组个小乐队,参加个学校管乐团什么的。为什么会搞这个那个乐器的那么多?整个教育很开放。咱们这儿小学、初中考得晕头转向,哪有功夫跟你扯这个事?就算有的小学把这个当回事儿,那是学校文明。

钢琴考多少级,对很多家长可能意味着(孩子)是不是郎朗。国外不这样,那天和一个朋友去看了一个私立中学,当然学校也比较好一点,有三个音乐老师,一个是钢琴弹得特别好,是朱利亚音乐学院毕业的。朱利亚钢琴专业毕业的,在一个中学当音乐老师。

今天晚上假如有200块钱给你,或者是买票看演出,再就是把它吃了,在咱们国家可能90%以上的人是把它吃了。他不认为花那个钱值得,这个就麻烦了。消费习惯影响到我们今天的很多很多。一个简单的事,音乐的盗版跟电影相同,但中国的电影发展很好,每天增加多少块银幕,然后大家还去拍电影。其实电影院的票价跟中国人挣那么点钱很不成比例的。

我们小时候看个电影,《列宁在1918》这种,5分钱一张票,那也得买啊。看电影买票天经地义,听音乐不花钱也是天经地义——那时候惟一的办法开收音机听广播,怎么会有花钱的事。1980年代初才有磁带,价格跟工资水平也很不成比例,太平洋发的磁带是最贵的,6块5,那个时候大家一个月挣40块钱。不知道怎么弄的,电影现在好起来,音乐变成这样,只要我能不花钱听我就不花钱。那么大一个中国出一张唱片,首期发行量1000张,这像话吗,笑话。




在这里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
微信号:
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2:34

[新一篇] 【關注】食藥檢測應由誰負責?

[舊一篇] 趙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