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皎皎明月,亘古不变地高悬于天际,清辉洒向人间,缺而后圆,圆而后缺,周而复始,潇洒来去于广袤的天宇,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中秋诗是明月的诗,人们把思念、祝福寄托于明月,诗中所蕴涵的意境反映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
明月在古诗词中,有许多雅号与别称。如喻为素娥,“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宋·周邦彦);喻为玉兔,“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宋·辛弃疾);喻为桂树,“长河上桂月,澄彩照高楼”(南北朝·张正见);喻为冰轮,“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宋·苏轼);喻为金波,“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宋·辛弃疾)。月亮明净澄澈,最能与诗人高洁的品性产生共鸣。古代咏月诗词蔚为大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月光下的优美、阔大之境
南朝谢庄在《月赋》中写道:“白露暖空,素月统天……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霭霭”,明月皎洁、高雅、静谧,使山川生色,令河海增辉,赋予山水景物以独特的神韵,构成更加清美的景致。早在《诗经》中就有“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的诗句,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关注和赞美。唐代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描绘出浑然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贯穿上下,触处生神。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一切都在如诗如幻的意境之中。
诗人笔下的月,千姿百态,变化莫测,一首首月光吟宛如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 “山月”常常是高山上之月,显得高远、清爽,如唐代李白写的“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秋山绿萝中,今夕为谁明”;“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显得光洁、柔和,如刘禹锡写的“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白居易写的“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宛如一幅清丽无尘的画卷;辛弃疾写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出月光下鸟儿嬉戏、追逐打闹,生动活泼,美景不胜言,这些用“明月”意象写就的诗词佳句,读来真是满口余香、脍炙人口。
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如李白写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气象万千,何等壮观!他写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体现出其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豪迈的胸襟。杜甫写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原野辽阔,满天繁星仿佛都低垂到地平线上;大江滚滚东流,满江月光随波汹涌。诗人俯仰天地,以恢宏的笔墨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无限阔大、动静相融的境界。宋代黄庭坚写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写出天之远大,月之分明,气象阔远。唐代的边塞诗也是气势磅礴,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的意境雄浑深远,“秦时”的明月,秦月汉关,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表达出了戍边将士巩固边防、“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志。
二、澄澈、光明的境界
月亮在“寂寂人定初”的夜晚升起,在茫茫的黑夜中为人带来光明和希望,扫荡一切黑暗污浊,普照大地,正如《诗经》中所说“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诗人称赞月的品格,公正无私地照遍天涯海角,不漏一处,但它却不曾私照一户人家,“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古代咏月诗词体现出诗人们追求清莹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诗词字字珠玑,他们本身其人也如皎皎明月,纤尘不染而香远益清。
如晋代陶渊明在《拟古》中写的“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描绘出云间之月的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李白写的“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通过“沙上月”和“石上月”等这些物象印衬出月之皓皎,与诗人宁静淡远的心境相契合,产生了一种毫无纤尘的新的意境,又如他写的“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二首》)。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诗人修真养性,独坐竹林,琴音悠扬,明月来相照在诗中与“人不知”有对照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宛如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人与天地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整首诗的意境之优美,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表达出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
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体现了诗人超然出尘的洒脱气质。宋代丘宗在《鹧鸪天》中写的“陆海蓬壶自有山,光风霁月未应悭”,形容雨或雪过后天晴时的明净景象,以光风霁月比喻人心地光明、胸襟开阔。黄庭坚在《赠别李次翁》中写的“德人天游,秋月寒江”,把明亮皎洁的秋月比附为君子之德,形容有德之士的内心就象是秋月映照下的江水一样清澈明净,正是水清、月清、人亦清,用一句话概括正是“表里俱澄澈”!
苏轼在《次韵江晦叔二首》中写道:“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诗人敢于直谏,触怒权贵,虽屡遭贬谪,但自问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心与江共清,与月共明,不管个人处境如何,始终坚持正道,心念毫不动摇,以坦荡之胸襟面对浮云世事,便有了“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的平静及“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的旷逸。范仲淹在《明月谣》中写道:“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他希望人们都能生活在象尧舜一样的盛世,“奏以尧舜音,明月或可闻”,把明月当成知音向其倾诉自己的心声。
岳飞写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及“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道不尽的是诗人渴望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报国壮志。
三、对团圆的盼望和为他人祈福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中秋月如圆盘,象征团团圆圆。人们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此时无声地连接起人们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如谢庄写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孟郊写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在诗人的眼中,明月是故乡,是亲人,“君从故乡来”,明月犹如从故乡而来,给人以特别亲切之感一样。
杜甫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人们望月怀远,月是相同的,无处不明,但诗人思乡心切,硬是认为故乡之月最“明”。杜甫在《绝句六首》中还写道:“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诗人感慨飞鸟知循故道飞回故居,归宿在即,鸟尚如此,更何况人?进一步渲染了思乡心切。
李白写的月下感怀〈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以描写故乡之水不辞万里送行舟,展现诗人思乡之深的内心世界,可谓神来之笔。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纪元图片库)
白居易写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而思亲怀友的心情。
李益在边塞诗〈从军北征〉中写道:“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明月、乐声入手,描绘出征人在月下思乡的动人情景。
在这首诗中,诗人只摄取一个回首看的动作,三十万人都一起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是一言难尽,又想像得出。
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既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又反映了大唐盛世的气度,具有一种高远深融的气象。在海天辽阔的境界中,那一轮明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有着怎样广袤深邃的意境?
一个“共此时”凝聚了万代千秋天下亿万人民的多少美好愿望和祝福!皓月当空,一泻千里,人们渴望团圆,彼此牵念,关爱着他人,亦被他人所关爱;祈福他人平安,亦被他人所祈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深挚的祝福,道出了普天下人们共同的心声。
四、感悟宇宙人生的哲理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网络图片)
仰望苍穹,一轮明月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浩叹和感慨。明月跨越时空,阅尽人间变幻,是历史的见证和永恒无限的象征。一切的沧海桑田都成为过往云烟,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如张若虚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唐代岑参在〈敷水歌送窦渐入京〉中写道“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描写出虽时光如流,四季更替,但明月恒久相照,诗人心中的月色通过水中的月色反衬天上的月色,勉励友人任何时候要保持纯真的本性。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感慨。诗人感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明月长在,人生如寄”,世事沧桑,油然升起对宇宙和永恒的探求和向往。
白居易在〈对酒〉中也写道“天地迢迢自久长, 白兔赤乌相趁走”,描写出日月穿梭,光阴易逝,要及时探寻真理大道,时不我待。
苏轼多次在月明之夜,邀约友人泛舟赤壁怀古,“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念天地 之无穷”,描写出月亮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水光一片,与天相连;而“茫然”二字却不禁使人百感交集。
诗人这里借大江、明月表现了望宇宙之无穷,叹 人生之短暂,唤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价值的感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诗人藉此写天地万象,月光下,水天一色,物我一体。
这里的“江月”也不仅仅是江水、明月,更多的是它们所蕴含的存在的永恒性。诗人感受到这一切为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感悟造物之神妙,美不胜收。
五、“月到中秋分外明”
宫廷仕女秋天赏月。〈清.丁观鹏画人物〉(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有祭 月、拜月、赏月的传统习俗,它源于古人敬天敬神及对天地自然、日月星辰的崇拜。中秋节由祭祀月神而来。因此时秋高气爽,月像圆满,既圆且亮,人们举行“秋分夕月(祭拜月神)”活动,表现对神的敬奉和对上天的感恩。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人们举行祭月仪式。到了唐朝,这 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 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此后这个节日更为盛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月的美丽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仙人乘鸾”等。
文人们更是留下了许多中秋佳句,如唐代欧阳詹说“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韩愈也说“一年明月今霄多”。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写道:“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描写出上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暑气已退,九霄清净,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唐代徐凝写道“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李白写道“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确实,每逢中秋之夜,明月光照天涯,银辉遍地。宋代高观国在〈齐天乐〉中写道:“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描写出十五月圆之夜的天光月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 地万物反衬中秋之月,世界一片澄明透彻。
辛弃疾在〈听月诗〉中写道:“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描写出依楼听月的清新雅致。听月是指抛开尘世的喧嚣,用“心”赏月的一种平静心态:高楼耸入云端,与天界相连。依在楼头,分明能听到月宫里的声音:如玉冰轮咿咿哑哑从天边升起,里面传来玉杵捣药的叮咚之声,月中的广寒宫传来缥缈的仙乐……。
这首诗宛若引人走入月宫仙境,飘飘然毫无俗尘气,并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像空间,体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感叹人间尘世变迁往复不断,而明月、天上仙境依然是恒久的!
千百年来,明月这一意象成为人们抒怀言志的载体,体现出古老神州的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
网载 2015-05-23 23:00: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