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刻不容缓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水的问题,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正如陈云同志所指出:“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水资源并不少,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居世界第6位。按1995年12.11亿人口计算,人均水量2322.2m[3],虽然居世界149个国家的第110位, 但并没有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不足 1700m[3]的水资源紧张区的标准。我国局部地区水资源紧张, 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耕地、工矿分布不协调造成的。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36.5%,耕地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的54.7%,水资源占全国的81%,人均水量3438.5m[3] ; 而北方人均水量973m[3],宁夏人均水量不足200m[3],天津人均水量只有100m[3], 属于联合国所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m[3]的水资源匮乏区。根据未来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北方工农业用水量预测,水资源危机仍然是21世纪限制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尽快实施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实施大西线调水是未来沿海地区人口转移的战略性要求
  1979年北京大学王绍武教授等利用我国500 年旱涝资料和近百年海面温度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存在36年旱涝周期。当赤道中太平洋出现反厄尼诺冷洋流时,气压偏高,澳大利亚附近的气压偏低,对应南方涛动指数加强,沃克环流增强,哈得来环境东弱西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东弱西强并西伸,位置偏南,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不能达到华北地区等因素,造成南涝北旱,反之,则南旱北涝。作者认为,36年旱涝规律与海面温度密切相关。苏联气候学家M·C·叶金索则认为,36年旱涝规律与太阳活动有关,当太阳黑子少的年份,则南涝北旱,反之则南旱北涝。但是,随着现代气候变暖,这种旱涝规律逐渐被打乱。
  我国是季风气候国家。每年4 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向大陆挺进,大陆上寒冷干燥的蒙古高气压逐渐北撤,南北两大气团交锋于南岭山脉一带,形成珠江流域的雨季;5—6月极锋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7月极锋到黄河流域, 形成华北雨季;8月极锋到达华北北部和东北南部,形成北方雨季;9月上旬蒙古高气压逐渐加强,冷空气频繁南下,极锋就迅速回到南岭一带,全国雨季结束。由于东南季风向大陆推进时,受到我国中部、北部东西走向的昆仑山—秦岭—大别山、燕山—阴山—天山,以及西部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还有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的层层阻挡,使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降水量比东南地区少,加上近代气候向暖干趋势变化,使降水量更少。太原、西安、兰州等地的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西北地区6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50年代少7.1%,70年代比60年代少2.96%,80年代比70年代少8.7%,90年代更少;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2mm,50年代为640mm,60 年代为594mm,70年代为569mm,80年代为548mm,90年代以来为499mm , 1997 年为373mm。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黄河流域降水量平均每年递减1.02%,使黄河平均径流量逐年代减少。据《黄河志》记载,黄河花园口的流量已由1761年(乾隆26 年)的32000m[ 3] /s 下降到1958 年7 月17 日22300m[3]/s,又下降到1997年7月17日的200m[3]/s,1997年8月6 日最大洪峰流量仅500m[3]/s,不足历史上的一个零头。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0亿m[3],80年代工农业平均用水量为271亿m[3],冲刷黄河下游泥沙用水量为200亿m[3],共计471亿m[3],可利用水资源仅89亿m[3]。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率逐年增大,使黄河入海水量逐年减少。据利津水文站资料,50年代黄河入海水量占径流量的比重为79%,60年代为60%,70年代为55.5%,80年代为51.2%。自从1972年黄河出现断流26年来,有20年断流,而且断流的频率、时间和河长逐年增大,1991—1995年平均断流81天,断流河长120km;1996年断流128天,断流河长620km;1997年2月7日开始断流至年底,共断流13次236天,跨越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断流河长683km,海滦河更为严重,50 年代入海水量占径流总量的比重为77%,60年代为56%,70年代为41%,80年代为2.6%,90年代已基本无流水。 这些外流河已变成了内陆河或季节河,北方的河流已无长流水,全年无流水的河流已不少见,青海湖正在萎缩,沙漠化正在扩大,说明缺水矛盾已十分突出。
  黄河断流,除了气候变化原因外,还与黄河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和破坏林草植被有关。由于黄河径流量年际和年内变化大,水库具有调节径流量的功能,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泄水,调控黄河径流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但是, 目前5464km 黄河中上游已修建大中小型水库及圹坝12850座,总库容660亿m[3],超过黄河径流总量的17.9 %, 其中水库3000多个,大型水库12个,它们是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盐铁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峡、天桥峡、小浪底、万家寨、大峡、李家峡等,总库容510亿m[3]以上。这么多水库,层层截流, 到达黄河下游的水量极为有限,使下游干涸断流,造成河口地区沼泽地消失,生物种群大量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祁连山、六盘山、贺兰山、秦岭、阴山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使黄河水量减少。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北方的工农业生产已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黄河下游786km的河道内,已迁入农民200多万,5km 阔黄河河道两边的滩地已开垦了27万多亩耕地,还迁进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和化肥厂;由于黄河河床比两侧农田高5—12m,每当冬春大风季节,风起扬沙,粉沙降落到黄河两侧的农田和市镇,久而久之,将造成沙漠化;由于黄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济南市130 多口泉井已大部分干涸,影响居民用水; 1972 —1996 年山东省粮食减产98.6亿kg,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工业损失124亿元;渤海湾石油管理局利用黄河入海时泥沙沉积滩涂地建立的14口新油井,由于黄河断流,不仅不能造出新的陆地,而且巨大的海浪和潮流正在侵蚀和冲刷已经形成的陆地和海岸,由于供水不足,1996年石油减产260多万t,经济损失30多亿元。若继续超采地下水,一旦海水侵入,将会造成大面积盐碱化。
  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化所带来的负效应。众所周知,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即正效益),另一方面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现代工业大量消耗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SO[,2])持续增加,使大气组成发生变化。全球大气的总重量约5130万亿t,99 %是氮气和氧气,还有1%是多种微量气体,如氩、氖、氦、氪、氙、氢、 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一氧化氮、水汽等,其中CO[,2]含量占万分之三。1750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时,大气中的CO[,2]浓度为280ppm(约5936亿t,1ppm=21.2亿t),到1990年已增加到353ppm(约7483.6 亿t),增加了26%,并正以每年0.6%的速度呈指数增长。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燃烧1t煤排放CO[,2]0.66t燃烧1t石油排放CO[,2]0.54t,燃烧1t天然气排放CO[,2]0.4t,1994年我国排放CO[,2]总量8.35亿t,仅次于美国1994年排放CO[,2]13.71亿t,居世界第2位, 我国人均排放CO[,2]0.17t,居世界第18位;由于南亚、 东南亚和亚洲各国水稻面积扩大,大气中甲烷(CH[,4])浓度由1750年的0.8ppm增加到1990年的 1.72ppm,增加了1.15倍,并正以每年0.9%的速度递增; 由于制冷器的普及,大气中氯氟烃CFC—11浓度由1750年的0增加到1990年的280ppm,CFC—12由1750年的0增加到1990年的484ppm;由于汽车的普及,使氮氧化物(N[,2]O)浓度由1750年的288ppm增加到1990年的310ppm,增加了7.6%,这些微量气体分布在近地面十几公里内, 既能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热,使热量滞留在大气最底层,故称为温室气体。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大,使全球年平均气温已升高 0.6℃,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已升高0.32℃,其中东北地区升高1.0℃, 东南沿海地区升高0.2℃,只有四川盆地因SO[,2]浓度增大,地形闭塞,不易扩散,阴雨天气增多,酸雨率已达97%,由于云雾对太阳辐射的遮蔽和雨水蒸发耗热,使年平均气温反而下降了0.3℃;气温升高, 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正在上升,我国1.8万km海岸线内;已有1.2万km的沿海地区正在海水倒灌,风暴潮频繁侵袭。根据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模拟试验:到2020 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68℃,局部地区升高2.46℃,年降水量增加63mm;到2050 年年平均气温升高2.22℃,局部地区升高3.02℃,年降水量增加120mm;60—70 年后,在CO[,2]倍增条件下,年均气温将升高2.94℃,局部地区升高5. 0℃。由于增加的降水远不能补偿气温升高引起大量蒸发所需要的水分,从而使气候向暖干趋势发展;我国的种植制度将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将减少10%以上;森林分布区将向北迁移3—4个纬度;分布区下限将升高200—300m,使东北红松分布区缩小10.5%,华北落叶松分布区缩小7.9%,华中的杉木和马尾松分布区缩小5.6%, 华南的云南松分布区缩小3.8%,全国将有20%的森林受到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险的影响, 森林生产力约下降13%;2050年前后, 从辽宁到连云港的海平面将升高56.6cm,从连云港到广西北部湾的海平面将升高63.8cm, 沿海地区将有8万多km[2]被淹,约有2000万人口向内陆转移。实施大西线南水北调是未来东部地区人口迁移的战略性决策。
      二、 实施大西线调水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能养活自己”的可靠保证
  我国的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0%,印度的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55%,人均耕地2.5亩,美国的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0%,人均耕地9亩,法国人均5亩,加拿大人均21亩。解放初期,我国人均耕地2.7亩,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建设发展,城市扩大,耕地逐年减少(见表),《六五》期间减少3688.5万亩,《七五》期间减少1759.5万亩,《八五》期间减少1053.0万亩,1995年全国耕地总面积142456.5万亩,人均耕地1.17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3,全国有1/3省的人均耕地不足1亩, 人均粮食不足400kg,所以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1980—1995年我国耕地变化状况表
项目      1980    1985     1990    1995耕地(万亩)   148957.5  145269.0   143509.5  142456.5总人口(万人)  98705    105851    114333   121121人均耕地(亩)  1.51    1.37     1.25    1.17粮食总产量(万t)32056    37911     44623    46662人均粮(kg)   326.69   360.70    393.10   387.28
  1996年初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预言:到200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亿,2030年达到16亿。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生态环境趋劣,水资源不足,粮食总产量将每年递减0.5%,到2030 年粮食进口赤字将达到3.78亿t。 这样潜在的粮食赤字正在向国际机构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人?谁能为中国提供这么多粮食?答案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办到,中国将失去养活自己的能力。布朗先生的预言是正确的,他敲响了中国人要注意吃饭问题的警钟,提醒中国不要忘记粮食这个战略性问题。他的言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中国政府对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1996年6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我国这么多人口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9月, 国务院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和发展纲要》;10月25日,又颁布了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白皮书;11月,李鹏总理在意大利世界粮食会议上作了《中国粮食问题》的报告,他明确表示,中国有潜力、也有能力养活自己,而且生活质量将逐年提高。所谓“养活”是指在自己国土上生产的食物可以维持人口再生产,主要依靠5.3亿hm[2]山地丘陵、4.0亿hm[2]草地、2.67亿hm[2]林业用地、3.0亿多hm[2]海域、0.1亿多hm[2]内陆水域、1.0亿多hm[2] 沙漠等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各类粮、油、肉食品。据粗略估计,到2030年,至少能开发替代粮食1.5亿t,连同耕地,粮食总产量可达到8.0亿t,可养活17亿人口。但是,没有水,一切开发计划将收效甚微。
  三北地区土地总面积406.91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2.4 %,现有耕地3498.8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8.5%,占全国耕地的26.4%,而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的8.4%,亩均产量仅79.8kg。 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尚未开发,沙漠戈壁7972.3万hm[2],沼泽地6959.3万hm[2],重盐碱地363.1万hm[2],荒漠5901.0万hm[2],共计21195.7万hm[2],相当于全国现有耕地的2.23倍。这里有水则绿洲,无水则荒漠。中国人能否丰衣足食,水是关键,所以水是三北地区人民的生命之本。
      三、实施大西线调水是21世纪我国经济腾飞的依托
  中国今后投资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三北地区有130 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镍、铅、钾盐、钠盐、石膏、云母、芒硝、钾、镁、钠、溴、硼等,这些资源是21世纪全国和三北地区经济腾飞的依托,其中已探明可开采煤炭储量6276亿t, 占全国可开采煤炭总储量10010亿t的62.7%,目前正在开发的晋陕蒙三角地区神府——东胜煤田共有煤炭储量2526亿t,但是,开采1t煤需要1m[3]水,开采1t石油需2.5m[3]水,没有水,一切矿产资源都无法开采和加工利用。 所以中国的问题在西北,希望也在西北,希望的希望是水。
      四、大西线调水是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战略决策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每年流入江河泥沙40—50亿t,流失的肥力相当于全国一年所需4000万t的化肥量。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5.6km[2],年流失土壤100亿t, 入黄河泥沙16.2亿t;太行山区水土流失面积60.4万km[2];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年流失土壤22.4亿t,通过三峡下泄泥沙5.6 亿t。全国沙漠、沙漠化和风沙化土地面积由50年代的126.7万km[2] 扩展到90年代的153.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已超过现有全国耕地面积9497.1万hm[2]的61.4%,其中的97%分布在三北地区。 其它地区主要是风沙化土地,全国约有300个贫困县的1.7亿人口在风沙区艰难地生存。而且沙漠化年扩展速度由50年代的1560km[2]扩展到90 年代的2300km[2],相当于每年扩展一个县,内蒙古每年扩展1000km[2]。我国北方草场退化面积已达9133.3万hm[2],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 并正以每年133.34万ha在扩展。天然草场的产草量由50 年代的3150kg /hm[2]下降到90年代的1500kg/hm[2]。
  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了《世界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为履行国际义务,1993年10月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在煤炭、冶金、工矿、交通、电力、化工、建设、海洋、环保、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安排了减排温室气体对策,同时,大办水电和核电站,减少矿物燃料消耗。全球海洋每年从大气中吸收并溶解21%的CO[,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污滞尘、减弱噪声、控制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还具有碳汇功能。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光、热、水和CO[,2],才能制造干物质,但一年生植物因当年生消,不存在储存作用,只有森林每生长1m[3] 木材(包括根枝叶生物量)可吸收并储存1t—C,森林采伐和破坏又可将其储存的碳释放到大气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源和碳汇功能。全球34亿hm[2] 森林吸收和贮存了7000亿t—C。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解放初期,我国森林面积只有7689万hm[2],森林覆盖率为8.0%,到1978年,虽然经历了10年动乱中的乱砍盗伐,森林面积仍保持了11527.7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12.0%。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保护农牧业生产,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78—1992年国务院和国家计委先后批准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全国防沙治沙和1 亿亩速生丰产用材林等七大生态林业建设工程,以及东北国有林区、南方十省集体林区和陇晋秦巴山等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1978—2050年人工造林14701.8万hm[ 2];1997年林业部又批准了辽河流域、黄河流域、 淮河太湖流域和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01—2010年人工造林259万hm[2]。过去平均每年造林200—300万hm[2],到1993年, 全国有林地面积已达到1.337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3.92%,每年森林生长量4.0亿m[3],年采伐量3.2亿m[3],其中除了2025万m[3] 木材用于制作长期保存木制品外,中国森林每年从大气中净吸收8627万t—C,相当于1990年全国能源消耗所排放6.25亿t—C的13.5%。我国目前正以每年造林500万hm[2]速度发展,力争在2030年全部完成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届时中国有林地面积将达到26488.54万hm[2],加上1741万hm[2]四旁林,林木覆盖率为29.4%,接近国务院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30%的目标。根据预测,2030年我国森林可从大气中净吸收3.9亿t—C,相当于全国能源消耗排放CO[,2]预测值的34%。但是,国家安排三北地区人工造林8540万hm[2],没有水就难以成活,即使成活,也难以成林。森林有高大的树冠,发达的根系,每公顷森林每年要从地下吸收3000—5000t水分供林冠蒸腾, 否则大部分树木将成为小老头树,难以起到生态屏障作用。没有水就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也没有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安定局面。只有实施跨流域调水,才能落实《中国21世纪议程》。
      五、实施大西线调水是解决就业的一个可靠途径
  实施大西线调水工程,目前对安置3000多万待业职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国际上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例如,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加上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1933年执政后,他首先提出实行新政,进行经济改革,同时,兴建以田纳西州为中心的水利枢纽工程,安置大批失业工人,挖了长达1. 8万公里的大运河,称为田纳西河,使田纳西州谷地与周围20个州的水陆交通连接起来。到70年代,已建立了35个水电站网, 装机容量1030 亿kW,年发电量相当于1933年的70倍,货运量达到60亿T/Km,比1933 年大125倍。由于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比1933 年增加了3倍,并建立了一批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斯大林曾把从西西伯利亚的鄂毕河向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库兹涅茨克等干旱地区的北水南调工程列入了改造苏联大自然计划,但工程尚未实施,斯大林就去世了。赫鲁晓夫执政后取消了北水南调工程计划,结果使南部五个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的经济越来越贫困,民族矛盾加剧,对苏联解体有一定的影响。
  实施大西线调水工程可安置就业职工人数估算如下:
  1.大西线调水工程可安置职工就业人数
  (1)土建工程  大西线引水渠全长1786Km,除利用原有干、 支流外,尚需控引水渠400Km(包括从黄河河源至青海湖216km), 开凿6条隧洞共56Km,19座大型水库,集水渠200Km(包括89个渠库,6个翻水池,10个汇水池)。若5个工段同时动工,工期5年,每年需用工10万人。
  (2)辅助工程   包括从青海格尔木至拉萨铁路1088Km , 公路2000Km,2.5万人移民建筑,工期3年,每年需用工10万人。
  (3)配套工程  引水进入黄河河源后,东西分流,将500 亿m[3]水顺黄河而下,利用黄河原有河道,向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供水,经内蒙古岱海调蓄后入桑干河、永定河向华北地区供水,并向二连浩特、科尔沁沙地和辽西章古台沙地供水;其余水量引入青海湖调蓄后,向西宁市、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西北地区供水。引水支流全长约1万Km,宽20m,深4m,总土方约80亿m[3]。若每个工人每年平均挖土(包括机械施工)1000m[3],工期3年,平均每年需用职工26.6万人。
  整个调水工程施工的3—5年内,共可安置职工就业46.6万人。
  2.农业开发工程可安置职工就业人数
  若不考虑戈壁、重盐碱地和沼泽地的开发,三北地区现有沙漠4957.1万hm[2],荒漠5901.0万hm[2],共计10858.1万hm[2],引水后可改造成农林牧用地,若每公顷用工1人,可长期安置职工10858.1万人;若再考虑5%的行政管理、商业、 医疗、 文教和交通人员, 共可安置职工11401.0万人。
  3.水电开发工程可安置就业职工人数
  (1)黄河中上游现有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大峡、盐铁峡、八盘峡、万家寨、天桥、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等11个大型水电站,原来按300亿m[3]水量设计装机918万Kw,计划年发电788亿度, 因水源不足,现在实际年发电172亿度。引水后可保证满负荷年发电788亿度,即增加发电616亿度,按每度电的社会产值20元计算, 年增加社会产值1.2万亿元;若按规定每6万KW安排一个职工,可增加就业职工119 万人。
  (2)调水后,黄河水量增加了3 倍, 若在原厂房内增加设备投资400亿元,这11个大型水电站可增加装机2000万KW,按每年发电5000 小时计算,年发电1000亿度,其社会产值2万亿元,并可增加就业职工333.3万人。
  (3)水利部原计划在公伯峡、拉西瓦、积石峡、奇沟峡、小峡、乌金峡、大柳树、龙口、前北会、碛石、军渡、三夏、 龙门、 西霞院等14个水库新建水电站,按300亿m[3]水量装机1283万KW,按1998 年建设水电站投资标准,每千瓦小时投资4600元计算,总投资1770亿元,年发电1924.5亿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年发电780亿度的2.5倍,每年社会产值38490亿元,可安置就业职工641.5万人。
  (4)青海湖水位3194m,而柴达木盆地的海拔为2679m, 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海拔为780m,岱海海拔为1221m,科尔沁沙地海拔为400m, 所以引水进入青海湖和岱海后还可以发电,青海湖可装机5886万KW,年发电2943亿度,岱海可装机2000万kW,年发电1000 亿度, 共计社会产值78860亿元,相当于199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可安置就业职工1314. 3万人。
  (5)引水后,黄河沿线煤矿可建坑口火力发电厂, 若按原计划装机1亿KW,年发电5000亿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的6.3倍,其社会产值10万亿元,可安置就业职工1666.7万人。
  上述5项水电开发工程,共装机24452万KW,年发电12483.5亿度,年社会产值24.935万亿元,共可安置就业职工4074.8万人。
  4.工矿业开发  有了水和电后,从日喀则至天津,可恢复或兴办新的工矿企业,可安置就业职工1600万人。
  5.港口开发  从拉萨至天津有286个港口,若每个港口安置1万人,共计286万人。
  6.旅游业开发  从拉萨至天津,共有1800个景点,若每个景点安置500人,共计90万人。
  上述六项开发项目合计,共可安置就业职工17507.4万人, 实际上是将密集的东部地区人口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文化水平,开发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振兴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引水工程可由近及远进行,使三北地区提前受益,加快对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和资金回收, 实施滚动开发。 例如, 离黄河河源约800km、面积约1万hm[2]的毛尔盖草地,现有积水400亿m[3],开发后每年可增加黄河水量80亿m[3],若每吨水按0.5元计算,可得水费40 亿元;可开发出泥炭71亿t,按市价每吨泥炭250元计算,可得17750亿元;还可开发出50万hm[2]的耕地,可长期安置职工50万人。
  
  
  
当代思潮京2~10K91中国地理袁嘉祖19981998 作者:当代思潮京2~10K91中国地理袁嘉祖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56:09

[新一篇] 南京民國建筑的價值及其保護利用

[舊一篇] 歷史·現實·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發展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