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论坛上各路英雄尽展风骚,热闹非凡。尤其是随着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有关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考此起彼伏。面对纷繁热闹的语文教坛,面对疾速而来的新课改,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态度,有一点是十分必要的,那就是:保持一份清醒,提升语文素养。
一、面对各种各样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概念、新提法、新观点,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自己的判断。
首先,要警惕语文教学讨论中的“伪命题”(或叫“伪话题”)。比如,“语文教学要不要预设目标”,乍看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我们都清楚,理论的探讨最终是要作用于教学实践的。语文课上,你可以不谈目标,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但你最终无法回避一个最古老的问题:我上这节课为的是什么,学生从我这里学到了什么?课标上所提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吗?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预设的语文课不是一堂合格的课,没有深度的语文课不是一堂好课,课堂教学更应照顾沉默的大多数。我有一个学生,现在也是中学语文教师,他告诉我,我在语文课上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给他们介绍的一些优秀文章。当时我介绍和诵读那些文章时,并未说我将让他们有怎样的收获,但我心里清楚,我是抱着开拓学生视野这个目的去做的,这不也是一种预设吗?
其次,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各种意见或观点。专家的意见我们当然要认真虚心地听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蒙上自己的眼睛。不揣冒昧,请允许我以浙江师大李海林教授的文章为例。李教授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中,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现象进行了批判,其中的许多分析切中时弊,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但其中有一些说法我不能苟同。比如,李教授在文章中提到,我们现在的课堂中,有“去知识化”现象。这是对中学语文课堂实际的不了解。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没有谁不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是分散教学还是集中教学的问题。又如“无效讨论批判”一节,李教授举了两个课堂教学的例子。一个是教授《群英会蒋干中计》,李教授认为不应该提“蒋干为什么会中计”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人中计无非是不聪明、警惕性不高或者不了解情况,这是无疑而问,是无效提问。何谓无效提问?难道就不能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对蒋干的形象分析吗?另一个是教授《春》,教师问:“朱自清为什么要描写春呢?”李教授认为这也是无效提问。我想那位教师大概是想问作者写作《春》的本意吧,称其为无效提问是否言重了些?又如在“反文本批判”一节,李教授说到,一位教师教学《背影》时,一学生提出:“父亲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人,他爬铁轨违背了交通规则。”教师对此大加赞赏,认为是“创造性阅读”。在教授《愚公移山》时,一学生批评愚公移山缺乏环保意识,教师认为是独具匠心。我在想,有多少教师会这样认为?如果是作为一个极端的例子,那就根本没有必要花如此多的笔墨进行讨论。同样是在这个章节中,有一个学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评论道:“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阿Q在精神满足中忘却痛苦,它实际上是一种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难道这种观点单单用一个“反文本”或与文本对着干就可以加以判定吗?另外,在批判语文课堂的“多媒体化”倾向时,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想到的情况,学生的思维出现连教师也没有想到的闪光,教师在这个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教师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已做好的课件,停止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要么迫使自己和学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课件继续上课,把学生的新的思维火花熄灭掉。不管哪种情况都是十分荒谬的,都是失败的语文教学。”恕我寡陋,我实在看不出第一种情况荒谬在哪儿,失败在哪儿。
类似的例子在许多专家的文章中还能找出不少。老实说,专家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批判的时候,有许多说法值得商榷。我想大概是他们听的大都是一些正规的公开课的缘故吧。因为是公开课,执教者一般都要刻意实践某一种理念,因此也会有一些不成熟或另类的地方。现在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肯定会有许多争论出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惟有冷静清醒,作出自己的判断。
此外,要清楚地知道,课标是一次适应性改革,而非一场革命。革命是对过去的彻底否定,而改革则是对以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明确了这一点,我们面对新课程时,才会心安理得地继承过去,才会胸有成竹地面对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注意以下两点:
1.坚持文本理念。曾有专家在一次省级新课程培训会上提到,既然历史教师、社会课教师都在为我们上语文课,我们也不妨大胆地耕种一下他们的田地。文史不分这是事实,历史课上需要用到语文知识尤其是文言知识更是毋庸置疑,但语文教师何尝不正在上着历史课的内容呢?诸子百家的散文,历史人物的介绍,史学着作的品读等等,哪一样不跟历史有关?语文与社会学的关系亦然。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文本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比如讲授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如果只将关注点集中在胡同的种类、特征及历史上,而不去细细品味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对北京胡同的那种复杂微妙的感情,语文课还像语文课吗?因此说,惟有从文本出发,语文课才不至于被历史课、社会课所代替。
2.认真研究教学案例,批判继承前人成果。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课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笔者有幸见到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培训手册》中有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其思路大致如下:
(1)知识链接:文体知识(词)介绍,诗歌意象知识介绍,写作背景介绍,词牌名介绍。
(2)课题导入:走入伟人的崇高心灵。
(3)诵读鉴赏:①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听课文录音,学生朗读,明确上下片内容。②深入分析,体悟揣摩:抓住写景顺序、几个动词副词,分析诗歌内容;体悟伟人的英雄气概。
(4)体验交流:反复诵读,小组交流,加强感受。
(5)学后练习:以“我心目中的青春”为题作文,表达自己对青春的认识。
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此教案自有其出彩的地方,比如学生的主体体现,师生对听说读写的关注,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对过去的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的继承。“旧文新教”当然好,但“新文旧教”甚至是“旧文旧教”亦未尝不可,只要它符合文本理念,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盘点自我,提升素养。
面对一个个崭新的甚至超前的教学理念,我们是否都得去实践?比如“朗读教学”、“非指示性教学”、“活动型学习”等等,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好方法,是否每个人都得不顾条件地将它拷贝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呢?如果我们不想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迷失自己,我想,我们应该在学习的基础上,先盘点一下自己所拥有的,擅长的,所不拥有的;分清哪些是我们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哪些是高不可攀的。总之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只有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因此我认为,并不是拥有了好的理念就能教好语文,关键还得结合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实际。如果你有深邃的洞察力,你可以带领学生深挖文章内涵;如果你有较好的朗诵技巧,你可以让学生感受你的激情;如果你学富五车,你可以让学生感受你的个人魅力。不管你使用何种手段,只要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我想他们就能学好语文。否则,东施效颦,最终会弄巧成拙,迷失自己。当然我说要坚持自我,并不是说可以固步自封、自我陶醉,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也许这比一味地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要好得多,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还悬着升学考试这把闪着寒光的利剑呢。
语文教学之友廊坊16~18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韩卫军20072007
韩卫军,浙江台州中学。
作者:语文教学之友廊坊16~18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韩卫军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