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研究的第二次转向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03)02-0084-04
  近年来,在国内、国外的逻辑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即在普及逻辑知识的教学领域从系统地传授传统逻辑知识(国内称之为普通逻辑)、数理逻辑的同时,向教授包容多种推理方法的非形式逻辑转变;在科学研究应用领域中逻辑研究从以数理逻辑为主的哲学逻辑扩展为与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科学相结合的应用逻辑研究,业内人士将这种变化叫做逻辑研究的第二次转向。
    一、非形式逻辑的兴起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国内务类大学始终坚持着在大学本科、专科的法律、哲学、中文等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普及系统的形式逻辑知识,在研究生教学中普及数理逻辑、哲学逻辑。近两年,为了适应各类人员通过MBA、GRE考试中设立的分析能力考试的需要,社会上办起了教授非形式逻辑的学习班,许多逻辑教师参与了此类课程的教授,从而接触并接受了非形式逻辑的内容。面对非形式逻辑中的大容量推理知识,他们看到了多种推理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需求,为此,他们开始着手改革高校逻辑教学,将非形式逻辑课程搬进了高校课堂,并出版了相应的教材。这种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2002年在由中山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逻辑研讨会上,非形式逻辑讨论组的逻辑学者就在高校中进行逻辑教学内容改革,推行非形式逻辑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达成较一致的看法。
  非形式逻辑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逻辑曾经作为、并且现在一直是人们日常思维领域中的常用工具,它解决的是人们认识领域中判断事物属种之间、因果之间关系的思维问题,包含了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的一整套思维方法。这些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是人们日常思维中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形式逻辑研究的范围具有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仅限于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联系的较为简单的思维活动,如审判中使用的审判三段论,阐明某个语词使用的下定义的方法等;它所指称的范围仅限于事物的属种关系,并没有包括人们认识的事物的其他部分,如整体与部分、集合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而这两部分的内容却是当代认识对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的对象很窄,不能把对时间、数量、排列、分组、图表等当代活动中常用的思维活动包括在内。由于以上的限制性,作为日常推理工具的形式逻辑在今天已不能完全承担起日常推理的任务。因此,寻找新的日常推理方法就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个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现代的人们要处理的信息范围越来越广,许多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推理方法超出了传统逻辑的范围,成为人们日常应用的思维工具,如线性次序推理、分布次序推理、过程或操作类型推理、与个体特点有关的推理、与成员选择有关的非形式逻辑推理。这些带有现代推理色彩的思维方式产生于现代社会,成为人们(尤其是管理人员)日常的推理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因此,今天非形式逻辑的方法成为人们管理活动的主要推理工具,其需求量越来越大。
  非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包括了现代社会信息处理中常用的排列、分组、图表、规则、预设、概率、统计、对应关系等其他类型的问题。这些推理方法并非是摒弃传统逻辑的内容,而是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纳入大量的现代推理知识,由于它并不强调推理形式的符号化,故称为非形式逻辑。它的产生为现代人们提供了有用的思维工具。
  例如坐标问题。如果题中所给的若干元素之间有明显的相对位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把各元素在东西或南北的位置确定下来,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问题称为坐标问题。例题如下[1]。
  某古城有12条街——A、B、C、D、E、F、G、H、I、J、K和L,都是单行线,其中有六条街是南北方向的,有六条街是东西方向的,相邻的街道行驶方向相反。已知:
  D在A的西边且与A只隔一条街;
  最西边的那条街向南行;
  C在L的北边且与L相隔三条街;
  E在F的北边且与F相隔两条街;
  K是最东边的一条街且与D的行驶方向相同;
  B在J的东边且与J相隔三条街;
  在L南边且与L相邻的那条街向东行;
  G的行驶方向不向东。
  1.以下哪项完整地列出了行驶在L街上的驾驶员可以向左转的街区?
  (A) D、A、K
  (B) J、G、I
  (C) J、B、H
  (D) J、G、B
  (E) K、H、I
  2.如果不离开古城且不走错方向,从C与D交叉路口到E与G的交叉路口的最短路线需要走几个街区?
  (A)3  (B)4  (C)5  (D)6  (E)7
  3.如果B的行驶方向临时逆转以适应严重的交通阻塞,从B到C的交叉路口到B与E的交叉路口的最短路线比原来的最短路线需多走几个街区?
  (A)3  (B)5  (C)6  (D)7  (E)8
  4.如果由A与L的交叉路口向前走2个街区,再向右转走1个街区,现在到达的位置是以下哪两条街的交叉路口?
  (A) B和E
  (B) D和I
  (C) D和H
  (D) D和I或D和H
  (E) G和E
  解析:
  条件分析
  这组题属于在空间坐标中处理排序问题的题型。我们可以根据题型陈述的特征和给出的具体条件中的“长串”依次确定每条街的走向及其具体位置,形成如下草图。
  先由条件二确定南北方向;再由条件七和条件三确定东西方向及L、C的位置(“长串”原则);然后由条件四确定E、F,由条件五确定K,由条件六和条件一确定J、B、D、A。
  附图B3N319.JPG
  问题解答
  1-4答案:(D) (C) (C) (D)
  上例是非形式逻辑中一种较典型的推理方法,具有非形式逻辑的推理题的共同特征即:非形式逻辑是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的扩展,它将以往形式逻辑的知识融入其中,并将其发展,上题中使用的推理方法有选言排除法、假言推理;非形式逻辑推理没有严格而固定的推理形式,不能将某一类题装入已有的公式中进行运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种推理思路,为人们解决这类问题作参考;这种思路常常借助于直观工具,如图形、直觉,以引导人们推理,这种方法把推理从单线思维扩展到包括感觉、直觉在内的其他一些认识领域,使推理借助于感觉可以更快地得到正确思维的结果;虽然这种推理方法与数理逻辑相比简单得多,但对于日常思维活动来说却比较复杂,因此,它常常适用于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同时面对处理复杂信息的管理类人群。正因为如此,为了培养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国外很快就将这些推理知识作为思维训练的内容搬入了课堂,MBA、GRE的考试也将这类内容列入考试的范围,意在培养具有能够应付现代信息处理的有用人才。非形式逻辑是传统逻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现代人们日常思维的工具。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能够适应于现代社会日常推理需要的方法通过MBA、GRE等考试题的方式从国外扩展到国内。国内一些高校的逻辑工作者看到了逻辑发展的这一趋势,从培养符合现代思维的有用人才着手开始在个别学校进行非传统逻辑的教学实验。他们在教学方法上,推行案例教学方法,将逻辑知识融入案例中,通过求解案例,达到锻炼思维推理能力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我国非形式逻辑的普及动力起源于MBA、GRE的考试需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从根本上说,非形式逻辑的内容适应于现代社会人们日常思维推理需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一点上说,非形式逻辑的普及同传统逻辑的普及一样是时代的需要。
    二、认知逻辑、语言逻辑与计算机逻辑的结合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该所着重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逻辑思维的问题,2002年7月22日至7月26日与美国Rensselaer理工大学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逻辑与认知逻辑暑期学院在中山大学珠海分院开班。学院邀请了六名国内外学者作了学术演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来自美国Temple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的王培博士演讲的题目是“智能、逻辑与认知”。他在演讲中着重说明了人工智能系统的构造原理,并介绍了自己研究多年的一个能够模拟人脑扩展知识的逻辑系统real 1。他认为,在现阶段人脑活动的过程只能通过模拟的方法再现,计算机中程序应用的结果只完成了人脑最后达到的目的,而很少使用人脑原有的方法,如计算机下棋程序的处理。人脑在处理下棋时通过视觉感觉到对手的心理,完成了对整个布局的搜索、判断、决策等工作。而计算机下棋程序排除了认知、心理的一切因素,仅是在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优方案的程序。因此,计算机下棋从某种意义上讲与人工智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认为,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有限系统、实时系统、开放系统。王培博士的real 1系统就是一个模拟人脑知识扩展方法建构的逻辑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完成一个知识点与一个知识点的联接,可以将一个知识点扩展为一个知识系统,可以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修正,也可能新建一个知识点,等等。更可贵的是这种逻辑系统已通过了计算机的实验。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赵希顺博士作了“非单调逻辑”的演讲。英国London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统的林允清博士作了“语法、语义和逻辑的整合框架”的演讲。美国Rensselaer理工大学认知科学系杨英锐博士演讲的题目是“演绎推理的心理学”。在演讲中他向与会者介绍了MML理论。这是一个有关演绎推理过程中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它表明了推理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的王宏斌博士作了“人类信念修正的序效应”的演讲。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的鞠实儿博士作了“不完全知识的逻辑特征”演讲。参加该暑期学院的学者共三十多名,来自国内逻辑、计算机、心理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次暑期学院向国内学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即逻辑研究正向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逻辑研究的转向来源于应用的需要。
  逻辑研究的第一次转向是指数理逻辑与计算机的结合。数理逻辑产生于19世纪末,是一门与数学有着紧密关系的科学,它“一方面是应用数学方面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规律……另一方面则是受数学基础研究的推动,深入研究数学证明的规律和数学基础中提出来的逻辑问题”[2]。在数理逻辑没有与计算机结合时,其学习与应用仅限于较小的范围内。上个世纪“40年代当冯·诺伊曼在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时,把30年代中数理逻辑的成果特别是图灵机的成果充分加以吸收,从而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包括图灵机理论在内的可计算性理论现在已成为整个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是计算机家不可缺少的工具”[3]。数理逻辑的成果推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把数理逻辑从少数人研究的领域解放出来成为许多科学的基础学科,成为大学许多文理科学生的基础课。数理逻辑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得到一次蓬勃发展、广泛普及。可见,这一次转变的动力来源于计算机科学的应用需要。
  逻辑研究与认知科学相结合起源于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要课题是人工智能问题,各国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具有人类智能的第五代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的各种感知以应变外界的变化。由于当代科学对人脑研究还是处于灰箱阶段,不能揭示人脑内部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利用逻辑已有知识模拟其内部反应过程并以此做成应变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尽管人们对人脑内部活动不了解,但却可以掌握它的外部反应。因此,只要模拟人脑的外部反应则可以实现智能计算机的设计。而认知科学则是研究人脑反应的一门学科,因此,引入认知科学,利用逻辑推理方法,实现计算机模拟人脑对外部的感知及反应就成为智能计算机研究的方法。美国科学家曾在登陆火星的卫星上使用了这一技术。登陆火星的机器人受编制好程序的电脑控制着,在其登陆火星前,科学家已预测到其降落地点可能有防碍其地面行走的障碍物,并设计了各种转向、避开的程序。但当机器人被一块大石头卡住,使用了原有的设定程序不能解脱时,将求助信号发回地面控制中心,请求地面控制中心支援,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利用手中的遥控器模拟解脱动作,指挥机器人行动,成功地将其解脱。这种解脱方法是一种特殊方法,因为它不可能事先预测到机器人碰到这种特殊情况,并编入程序。但只要是机器人能够感知科学家的动作,则可以达到预先没有设定的目的。另外,美国的科学家还在致力于研究这样相似的课题,他们将机器人与接受实验的人置于不同的房间,机器人面前有一物体,而人面前没有物体,只有一个监视器,人的手上有一设置有各种传感器的手套,当机器人的手碰到物体时其对物体的感觉会通过手套使人同样感觉到,如压力、热度、质地等,于是在人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模拟抓住该物体,而这种动作同时传给了机器人,使机器人完成了抓取物体的动作。在这里,机器人完成动作的成功,不仅依靠于计算机、程序,还有人的感觉活动。在这种试验中,三门科学的结合成为必然。这种研究的结果不仅将应用于前沿科学研究领域中,同样将应用于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这表明计算机应用已开始深入到与人的感觉、知觉有关的活动中,如人们心理上对某些事物的认同、概念的形成、知识的积累过程等,而计算机能够进入这些领域的前提条件不仅仅依靠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还要依靠逻辑、认知等领域的研究。因此,这些以往相互分隔的学科在共同的基础上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为带头学科、逻辑为基础、认知为对象的研究方向。在珠海举办的国际逻辑与认知逻辑暑期学院上,各位博士所作的演讲正是体现了这一研究的方向。在这种研究中,逻辑作为人脑反应的逻辑推理工具,在建构某种认知理论的建构基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2-09-28
宁夏党校学报银川84~87B3逻辑康巧茹20032003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展了推理方法,形成了非形式逻辑体系,成为现代管理人才必备的思维工具。认知科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的紧密结合成为第五代计算机发展的理论基础。以上逻辑研究发展的动向,表明了逻辑研究的第二次转向已经形成。非形式逻辑/认知逻辑/计算机科学  non-formulated logic/cognition logic/computer scienceThe Second Change in the Study of Logic  KANG Qiao-ru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Party Committee,Yinchuan, 750021,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enriches the methods of reasoning and helps to form the non-formulated logic system, which serves as the necessary tool of thinking for the modern administrative talents. Tne close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science, logic science and computer science has becom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fth-generation computers. The above-mentione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study of logic very well shows that the second change in the study of logic has come into being.康巧茹(1951-),女,北京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宁夏 银川 750021 作者:宁夏党校学报银川84~87B3逻辑康巧茹20032003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展了推理方法,形成了非形式逻辑体系,成为现代管理人才必备的思维工具。认知科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的紧密结合成为第五代计算机发展的理论基础。以上逻辑研究发展的动向,表明了逻辑研究的第二次转向已经形成。非形式逻辑/认知逻辑/计算机科学  non-formulated logic/cognition logic/computer science

网载 2013-09-10 21:50:00

[新一篇] 邏輯的批判

[舊一篇] 遭遇公共健康的生命倫理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