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民间投资瓶颈的若干政策建议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领域。在当前我国实施经济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对有效促进结构调整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缓解因增加国家投资而增加财政赤字的压力。为此,本文从影响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的政策因素、激活民间投资主要途径入手来探索民间投资能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力的可能。
        一、影响民间投资增长的瓶颈因素
    1.社会保障仍不完善。近年来,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和教育等全面的改革措施相对集中,且这些领域里的改革拖的时间较长。在改革前,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较弱,改革后,由于配套的社会保障等制度未能及时确定,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明而加重了后顾之忧,即使老百姓手中有些钱,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在对这些未完善的制度心存顾虑的情况下,也只能双手捏紧钱包,两眼盯着政府。  
    2.产业准入存在障碍。多年来,许多领域禁止民间资本进入,甚至有些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却不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中共十五大以后,对民间资本的有关限制性准入政策至今仍未清理和调整,国家有些急需加大投资和加快发展的领域,由于存在部门、行业垄断和其他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使得民间投资难以进入。如教育、医疗、通迅、金融保险、航空等,基本上投资是由政府包揽,经营上存在行业垄断。有些项目虽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竞争。
    3.社会环境亟待净化。当前民间投资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由于政府机构膨胀太快,管理职责重叠,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办事太难。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员迅速膨胀,自收自支的事业性主体不断增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既增加了民间投资者的负担,也给民间投资者带来了效率损失。
    4.投资效益不太明显。自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国内运输价格也水涨船高,税费太重也影响一部分民间投资者的热情。净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民间投资者热情的大小,而净利润又与税费率紧密相关。在利税总额相同的情况下,税费越高,净利润率就越低,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就越小。
    5.筹资渠道比较狭窄。长期以来,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50%-60%靠自筹,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各只占15%左右,来自国家预算的投资不到1%。国有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本来就很少,自1993年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来,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民营企业。首先,一些银行单方面强调风险防范,积极经营动力不足,奉行可贷可不贷的坚决不贷的对策;其次,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过去行之有效的民营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和社会集资等办法,都被禁止了,而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融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资格很少给予民营企业。
    6.非公产权保护不力。民间投资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非公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不健全。也就是说,资产所有者的不确定因素多,保卫自己财产的交易成本高。而没有相当明确有效的维护私有产权的法律条款,大量的无形的激励损失就会发生。由于担心私有财产得不到保护,私营企业家无法形成对将来的稳定预期,也就不会全力以赴地扩大投资。
        二、激活民间投资的政策建议
    1.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空间。一是提供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财政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对于民间投资项目要加大财政贴息的支持力度,设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基金,形成风险投资家与创业者相互制衡的机制。有必要对现有的税收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民间投资项目可以采取所得税抵扣和优惠政策。抵扣时限可定为3至5年;对于民营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基础产业项目,在其投产后的一定时期内,可采取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同时应尽快开征遗产税,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二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首先政府要取消不利于民间投资的限制性条文,消除政策缺陷,为民间投资提供平等机会;其次,为民间投资提供法律和服务保障,通过依法管理来引导民间投资,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包括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的选定,法律政策的咨询等。三是加快职能转换步伐,提高办事工作效率。政府应进一步加快职能转换的步伐,建立一套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机制。
    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融资支持。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加大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货币资金的价格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通过市场本身的调节,使利率水平变动趋向正常,由此满足正常的民间融资需求。二是加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民间资本的金融服务。三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基金的投资领域和覆盖面,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瓶颈”问题,增强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要扩大非国有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当前,除了鼓励银行系统向非国有经济扩大贷款外,迫切需要扩大非国有经济直接融资渠道,解决非国有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一是允许信用良好的非国有企业,在经过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后,发行企业债券。二是加快二板市场的建设,使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壮大实力。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鼓励并创造条件为民间投资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对有一定规模、有技术、有盈利前景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降低入市门槛,现有股票市场,或即将建立的“二板”市场。通过建立一个多渠道、多样化的金融市场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使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一道,及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3.完善民间投资信息服务体系,为民间投资提供优良的中介服务。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核心运行的经济,而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运行状态,靠的是准确,及时,灵敏的信息。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一套完整、权威的信息发布制度和优良的咨询服务系统,这是造成我国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原因之一。信息不灵对民间投资的影响更大。随着我国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许多消费者手里有钱,但在市场上买不到令人满意的产品,投资者也找不到盈利的项目来投资,这正说明亟需建立起规范的信息引导机制,尤其要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与民间投资有关的信息,形成定期发布的制度。一是完善管理与服务机构。建设具有较强针对性、专业性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等,重点培育多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和高科技工业园等,致力于为民营等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促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强化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意识,特别是培育一些重点面向民营企业的会计、审计、法律事务所、还有资信评估机构等,强化其桥梁作用,更应行使相关监督职能。逐步协助提高民营企业自身财务报表规范程度,企业信用观念、管理水平及企业竞争力。三是建立民间投资服务网站。将政府、银行、企业、中介机构等部门信息进行集中,形成一个公开、公平、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平台。政府应制定动态式的《民间资本产业投资目录》,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含量高、销路畅、市场广的产业;银行部门获取企业经营信息、参考中介信用等级,并推广金融服务产品;民营企业更要“敞开胸怀”,将自身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致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
    4.开拓民间投资的新领域,为民间投资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是在当前传统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消除,通货紧缩还会继续的情况下,民间投资者不能被动地等待观望。要把眼光投向以网络、计算机、生物制药、环保为代表的新经济上,虽然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的人力、知识、信息、管理等资源储备与国有企业相比明显不足,但民营企业必须围绕以上方面苦练内功,或者参与新经济、新技术领域的竞争,或者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被动地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到为市场创造需求。另外,民营企业主应该积极关心信息资源,熟悉国家对中小企业和有关投资领域的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民间投资。投资农村道路、电网、电信、自来水建设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是最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效果的。这些建设潜力释放出来,而且还因其项目不是太大,使用的物质投入一般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刺激作武汉金融武汉C20F63投资与证券许炳南20052005本文立足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思考,以马克思经典着作《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为例,系统考察中华文化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特别注重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中国因素及其价值,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经济理论对世界经济学的贡献。力图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的个案研究,揭示其对于全球化、普适化理论的意义,将以往的相关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系作者在安徽黄山召开的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的发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思考》改写稿。在此发表祈盼得到安徽学界方家的指教。萧延中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北京 100872荣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Strategy
   WU Li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 China)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 作者:武汉金融武汉C20F63投资与证券许炳南20052005本文立足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思考,以马克思经典着作《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为例,系统考察中华文化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特别注重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中国因素及其价值,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经济理论对世界经济学的贡献。力图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的个案研究,揭示其对于全球化、普适化理论的意义,将以往的相关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系作者在安徽黄山召开的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的发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思考》改写稿。在此发表祈盼得到安徽学界方家的指教。萧延中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北京 100872

网载 2013-09-10 21:46:52

[新一篇] 穿越時空與生死的心靈對話

[舊一篇] 立足于人的存在思考物質本體論問題——論物質本體論與人的存在問題的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