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头等重要的话题
  近两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增长缓慢的势头,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比上年增长4.6 %,增幅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0元, 比1997年增加70元,增长4.3%,增幅又比上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农民纯收入增长又开始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1998年低1. 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拉大。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尽管农产品总量是增加的,但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减少。二是非农产业收入下滑。80年代中期后,多数年份农民收入新增部分大约70%来自乡镇企业。但近两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乡镇企业速度和效益下滑,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增长不多。同时由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农民进城和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也有所减少。三是洪涝灾害和干旱也使部分地区农民收入下降。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主要不是自然灾害的原因,也不是农村政策和工作指导上出了什么问题,更不是过去低水平上的低增长,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头等重要的话题。
  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部农村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 农村各项工作总体上讲要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展开,这是现阶段在农村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多数农民已经跨越温饱阶段以后,增加收入是他们第一位的需求。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农村小康才有基础,农村稳定才有基础,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改善不了,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甚至会影响农村的长治久安。
  第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 农民收入直接影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主要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民收入上不去,市场不可能真正打开。1998年农村各项存款余额16000多亿元,占城乡居民存款的近30%; 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00亿元,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农村有9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而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力不到40%。而且,目前农民消费占城乡居民消费的比例还是下降的。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购买力,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推动力。
  第三,农民收入增加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动力 农民通过发展生产,得到了好的回报,才有兴趣和能力增加投入。目前,农民生产经营性投入出现减少的现象,1997年农民的生产经营性投入自90年代以来曾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种现象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会缺乏后劲,就会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四,归根到底,增加农民收入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农村来讲就是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过好日子。农村干部谁能在农民增收问题上做出贡献,谁就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哪个地方农民收入问题解决的好,哪个地方的干群关系就能够进一步密切。这是农民判断好坏与是非的第一标准。对农民来说,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他事情都好商量。农民对党的政策、对干部的工作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关键就在这里。实践证明,农民日子过的好,气就顺,社会矛盾就不突出。
  总之,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说根本,因为其他问题的解决要以此为前提和条件;说全局,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农民的事、农村的事,而且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说政治,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关系到干群关系的改善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农村改革以来,在土地关系问题理顺之后,农村政策的核心就是能否使农民不断增收,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二、从历史到现实的思考
  农村改革20年来,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农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时期。这20年中,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80年代初,主要是靠实行土地家庭承包,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1979—1984年,农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14.1%,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1984年农产品首次出现卖难后,主要是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民收入继续增加。1985—1988年,农民收入实际年平均增长5%。虽然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仍属于比较正常。 这一时期,主要是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增加较多。1989—199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较少,其中1990年是负增长(-1.6%)。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后,主要是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投入,使农民收入出现新的增长。1992—1996年,农民收入实际年平均增长5. 3%,其中1996年增长9%,是90年代以来最高的。 主要是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两次提价给农民带来较多的实惠。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农产品总量的增长;一个是非农产业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农民增收最根本的原因。二是大幅度提高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价格。特别是改革初期对农民实行休养生息的几年,还有1994和1996两年,两轮提价的幅度都达到100%。同时逐步放开了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 实行市场调节,刺激了农户增产的积极性。这是农民增收最直接的原因。三是放开农民手脚,允许和鼓励农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打破了“以粮为纲”单一种植业的格局和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农民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经商,还可以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这给农村上亿的剩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机会,开辟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领域。前两项重大措施的直接效果是带来了粮、棉、油、肉、果、菜等农产品的全面增产。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只有3000多亿公斤,目前已经达到4900亿公斤左右,上了近4个千亿斤台阶。棉花、油料、水果、猪牛羊肉、水产品等20年间分别增长了2.08、4.43、8.3、5. 09、8.38倍。由于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农产品处于短缺状态,是卖方市场,因而,农产品增产也就等于农民增收。而第三大措施创造的全面繁荣的局面则是改革开放前所没有的。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环境已经有很大的改变,过去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的因素中,有一些难以再发挥大的作用。比如,由于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市场水平,国内市场也价格下跌,目前再大幅度提高价格已不现实,而且还要考虑城市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政府财政压力问题。再比如,由于市场约束增大了,一般意义的增产不一定能增收,1999年农民出售的种植业产品比上年增加了15%,但从中获得的现金收入却只增加了7.8%。还有,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难度也是增大的,特别是乡镇企业难以再像前些年那样大量吸纳劳动力,农村劳务输出也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受到不少制约。这说明农民增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至少说明再像前些年那样“超常规”增长不太容易了。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特征和增加农民收入重大意义的认识,既要克服对增收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甚至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又要克服把外部制约看得过于严重甚至产生悲观的情绪。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研究指导农民增加收入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三、新阶段提出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关键是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领域,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具体要研究和解决三个问题
  (一)农业要从注重产量向稳量提质转变 现在对增加农民收入最具影响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总量平稳,丰年有余;双重约束,市场为主。由于农产品充裕了,生活水平高了,使得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的选择成为可能。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约束。从目前市场上看,好东西还是能卖出去的,而且与“大路货”差价很大。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一定意义上说,优质化就是市场化,不解决品种和质量问题,就会出现增产不一定增效、丰收不一定增收的问题,甚至可能由于丰收谷贱伤农。因此农业生产必须面向市场,由市场容量来决定产量,由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来决定品种结构和质量档次。在稳定总量的基础上,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更好地放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
  (二)增加非农收入和减少农村人口两篇文章一起做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是资源少,农民多。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降低了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即使农业产生很高的回报率,但由于规模上不去,农民收入也难以有较多增加。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看,农民增加的收入中很大一块是转向经营非农产业得到的。而农村人口减少,从而增加农业人口资源占有量,并通过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反过来又可以使经营农业的人口收入增多。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做好这两篇文章。一方面,要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这两文章做好了,不仅农民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社会面貌也将大大改观。
  (三)减少农业的外部风险,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个时期是农业发展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工农业关系处理好了,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不仅农业会出现萎缩,也会拖工业化的后腿。因此,国家必须更加注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国家如何支持农业,从国外的情况看,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价格支持,使生产经营者直接得到好处;二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经营环境。由于目前我国多数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靠政府提价的余地已经很少,而且这种支持形式与当今国际通行做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不相符合。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也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投入、政策和服务三个层面给农民创造环境和条件,把农业投入的着重点放在改善农田水利、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等基础设施上,以及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上,使国家的有限财力支持与农民经营主体的自身努力结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民的生产经营条件还比较落后,这种支持对于稳定提高农业水平,从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具体措施来讲:
  第一,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调整结构的重点是改善农产品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一是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时机,加快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现在我国小麦总量接近于供求平衡,但专用优质面包粉、糕点粉、水饺粉、方便面粉都是缺的。从国际市场进口优质小麦大大高于国产小麦的价格。如果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优质小麦也能满足需求,据测算可以使农民增收上百亿元。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在农业产业链条中处于“前拉后带”的重要环节,搞好了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粮食连年丰收,表明生产能力已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发展畜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使畜牧业真正成为一个大产业,这既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有效地转化粮食,缓解农民“卖粮”难。三是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种养业传统优势,发展农林牧渔业和名、特、优、新产品。农产品也要有品牌意识,靠品牌开拓市场。
  第二、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支出,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对于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各方面是比较重视的,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但还必须看到,对于发挥科技作用,节约生产和流通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的效益,研究的不够。目前,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农民在用水、用肥、用电、用油、用地等很多方面,缺乏科学指导,浪费比较严重。不少地方,农产品产量很高,但秋后算帐,收入却增加不多,关键是生产成本过高。据测算,从1988—1996年,粮食、棉花、油料亩产分别增长了27.6%、14.7%和23%,收购价格指数分别增长了172.9%、203.9%和79.6%,而同期总成本却增长了 274.3%、309.9%、229.3%,远远高于亩产量和收购价格指数的增长幅度。这说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有巨大的潜力,应当把推动农业节本增效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节本增效,关键在科技。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保持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必然选择。科技进步跟不上,仅靠增加物质投入,只能造成成本增加,收益递减。当前,要突出抓好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为目的的节本增效技术。比如,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每亩可以节省种子十多斤,还可以增产。现在不少地方,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农田,甚至造成生物食物链中断,危及人体健康。推广配方施肥、深施化肥和生物农药等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解决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节水,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带动施肥技术提高,农业耕作制度变革,改善生态环境。要向农民广泛宣传节本增效的意义,对农民进行节本技术指导,开发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电等技术设备,使农业节本成为农民经常性的、普遍性的自觉行为。
  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 推进农业产业化当前应突出抓好建设农产品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利益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几个关键环节。这当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关键。农业产业化实际上解决了两个利益机制问题:一是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二是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和家庭经营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这两个机制确保了经营农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必须克服只重项目建设,忽视机制转换的倾向。这里关键是要确立农民在产业化中同龙头企业平等互利的主体地位,使农民能够平等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还要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要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不能“一哄而起”,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重复建设。要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有效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搞好规划布局,选择好主导产业和产品。既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又符合市场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二是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搞产业化经营。农民和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必须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和产品处置权,尊重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各级干部要多做规划、协调和引导、服务工作,在为产业化发展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方面下功夫,不能搞“行政撮合”、强迫命令。
  第四、增加农业投入,降低“两个”风险 国家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增加农业投入,治理大江大河,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以此来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少农业自然风险。同时,应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流通领域延伸,加强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改善农产品保鲜、储藏等流通设施,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减少农业的市场风险。这样农民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两个风险”,对自己的收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
  第五、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 从我国的国情看,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大城市是不现实的,现实的路子是发展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小城镇,尽管目前规模偏小,还很不经济,但已经显现了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发展小城镇,可以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可以更大规模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城镇化还能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发展小城镇应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配套政策,包括户籍政策,土地政策,吸引投资以及财政和信贷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民进小城镇经商办企业的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等。另一方面对发展小城镇要正确引导。小城镇发展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一厢情愿,遍地开花。要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规模适度,循序渐进,分步建设。
农业经济问题京8~12F2农业经济韩长赋19991999韩长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作者:农业经济问题京8~12F2农业经济韩长赋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39:25

[新一篇] 談《規范漢字表》的制定與應用

[舊一篇] 談文學與文化研究中的意識形態批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