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 学科性质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
    科学发展史证明,一门学科的性质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是“社会科学”,如此等等。
    在社会现象当中,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叫“政治学”,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叫“经济学”,研究文化现象的学科叫“文化学”,如此等等。
    在以社会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当中,研究银行的叫“银行学”,研究监狱的叫“监狱学”,研究博物馆的叫“博物馆学”,研究图书馆的叫“图书馆学”,如此等等。
    这就是说,一门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的性质,确切地说,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决定的,换言之,它的研究对象具有什么性质,这门学科就具有什么性质。
    图书馆学,顾名思义,是关于图书馆的学问,概括地说,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要称之为“图书馆现象”也是可以的),或者说,它的逻辑起点就是图书馆。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图书馆(包括图书馆现象)自身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以图书馆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图书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根本性质上的变化,那么,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就必然随之发生“质变”;如果图书馆虽然发生一些变化但却没有发生“质变”的话,那么,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就不可能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现在的问题是,图书馆到底有没有发生“质变”呢?
        2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发生质变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是图书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是,这种现象并不等于说,图书馆学有各种各样的研究对象,更不意味着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是飘忽不定的。
    笔者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一个,而不可能是两个或更多个。之所以被人们表述为许多个,那只能表明大家的看法有许多个,而不能说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许多个。
    这就是说,研究对象本身是一回事,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表述则又是一回事。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因此,对同一个研究对象就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看法。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出现不同的表述。而且,任何事物本质的暴露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处于不同阶段的事物,其本质的表象具有不同的形态。因此,不同时期或时代的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相同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认识对象发生了本质变化,而只能说明我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即随着事物本质的暴露程度以及我们对它的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深化。这一点是必须加以强调的。
      2.1 事物发生质变的三种方式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三大普遍规律之一。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是通过“素变”、“度变”和“序变”三种方式实现的。
    2.1.1 素变
    这里的“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而“素变”,是“指通过对构成事物整体和系统的内在要素(因子)的变换和性质的改变,来影响事物整体性质和功能的变化,来实现事物的整体性质变化”。(注:夏暾.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那么,构成图书馆的“要素”到底发生没发生性质上的改变呢?回答是否定的,理由主要有四点。
    第一,藏书(文献)。它的形态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由原来的印刷型逐步扩展到缩微型、声像型和机读型(现在扩大到“网络型”)的演变过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再变也还是“文献”,而且,迄今为止,文献的基本功能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或者说,虽然文献的物质形态部分地改变了,但是从它们的整体和文献的知识内容上看,却没有因此而发生“质变”。
    第二,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今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状况较之以往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任的角色并没有改变。他们永远都不会改变自己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社会角色”,永远都不会放弃自己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天职”。
    第三,技术方法。图书馆技术的变化幅度是很大的,例如,从文献采集、验收、登记、整理、加工、存储、传递、提供直到文献信息的重组以提供更加有效的咨询服务等等环节上的技术(包括相关的仪器设备),都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但是,任何领域里的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实现其基本功能服务的,它只能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能决定生产的性质。即便将来图书馆全部使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也不能因此改变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正如吴慰慈老师所说,技术是管理的手段,“但改变不了图书情报机构的本质和属性,也改变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的性质。”(注:吴慰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第四,馆舍与设备。图书馆的馆舍发生了“与时俱进”的显着变化,从古代的藏书楼,到近现代的图书馆大楼,从封闭式馆舍到开放式的阅览大厅,从手工操作到自动控制,的确称得上“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但是,馆舍再变也改变不了它收藏、保存文献以及提供阅读场所的基本功能。
    至于“读者”,我们不认为它是构成图书馆的基本要素(笔者已经发表了三篇文章(注:于鸣镝.图书馆要素新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5))(注:于鸣镝.再论读者不是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5))(注:于鸣镝.浅论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2))论述过,此处不再赘述),即便它发生了变化,也不过在水平上、范围上等等方面有所提高和扩大而已,并未因此而动摇图书馆的基本性质。
    由此可见,图书馆虽然在其构成要素上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还不是本质上的,或者说,还不属于“质变”。构成图书馆的基本要素没有发生“质变”,因此,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也只能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
    2.1.2 度变
    所谓“度”,就是指事物能够保持某种特定质的量的界限”。(注:夏暾.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恩格斯对事物的度曾经解释说:“物理学的所谓常数,大部分不外是这样一些关节点的名称,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该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就转化为质。”(注:夏暾.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在这里,恩格斯一连用了三个“关节点”,其实质指的就是所谓的“度”。意思是说,当事物的“量变”超过一定的“度”或超越了这个“关节点”时,就要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即“质变”。
    那么,图书馆的“度”是否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了呢?没有。
    已如前述,图书馆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所有这些变化都没有导致图书馆在根本性质上的变化,变化虽大,但都没过“度”——都没有大过“关节点”,都没有跨过“分界点”,都没有超过“转折点”,都没有越过“临界点”,都没有突过“极限点”,都没有跳过“质变点”。简而言之,都没有引起图书馆根本性质的“质变”。因为“质变,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原有量变的终结和度位的被否定,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和新的度位的被肯定。”(注:夏暾.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现实的情况是,图书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消亡”、图书馆没有作为一个旧事物而被否定,也没有被任何一个新的社会机构所替代。相反,它正向“更加辉煌”迈进。
    2.1.3 序变
    所谓“序变”,是“指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和诸系统的序列移位、要素重构型变换等结构方式的变化。序变会引起事物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即序变会转化成质变。就是说,即使在事物的要素成分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变更诸要素和诸系统的结构方式,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注:夏暾.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在这里,让我举一个例子。英文字dog(狗),和God(上帝),它们的构成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完全一样(都是由DGO三个字母组合而成的),但是,由于这三个字母的顺序发生了“移位”,或者说在结构方式上(彼此连接的关系上)发生了变化,结果就组合出了在形状、读音和意义上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因为,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序列位置上和结构方式上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所以,整个图书馆的性质理所当然地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2.2 图书馆没有在三种方式上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由于图书馆在能够引起它发生质变的三个方式上都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在数量上没有变更,在质量上没有变异,在结构上没有变形,简而言之,没有发生“素变”、“度变”和“序变”,因此,图书馆这个社会机构的性质当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3 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没有发生质变
    事物性质的改变是通过三个方面的改变来实现的:第一,由于“素变”而引起了质变;第二,由于“度变”而引起了质变;第三,由“序变”而引起了质变。
    以上,我们从“素”、“度”和“序”三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的现状,得出的结论是,图书馆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因此,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也只能是:图书馆没有发生质变。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没有发生质变,这就决定了以图书馆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没有发生根本性质上的变化。
      3.1 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不是飘忽不定的
    人们对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以我国为例,1991年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图书馆学划归“文学类”的门下;而1991年到1996年期间,则把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归入“理学”门类,后来又出现了建议把它再度回归为“文学类”的意见;到1996年10月至今,决定把文献信息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而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并列为它的二级学科:。
    这种变化,只能反映了人们对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认识,还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之中。认识上的飘忽不定并不等于事物本身的飘忽不定,事物本身的性质是它固有的,不能“朝三暮四”,人们的认识则是不断加深的。
      3.2 不能盲目夸大图书馆学的应用范围
    程亚男研究馆员指出:“寻求新的研究内容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学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出于为经济服务的紧迫感,作出一些‘换位’和‘越位’的思考本无可厚非,但不宜盲目地扩大本学科的应用范围。笔者认为,夸大本学科的应用范围是学科危险的一种信号。每门学科都希望自己的应用面尽可能宽一些,于是就自觉不自觉地将应用范围扩大到其他的学科,致使两门学科的应用面出现交叉,而这其中又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结果,公众被搅得无所适从,不仅对学科丧失了信心,也使学科声誉受到影响。”(注:程亚男.书海听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这一段话是非常中肯的,笔者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存在一种倾向,有些人认为图书馆学几乎是“无所不包”的,把图书馆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问题在于,图书馆能把所有信息全部管起来吗?尽管全部科学里的6000~8000多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文献,而且在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它们,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图书馆学要研究“一切”信息。
    请注意,这里讲的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它的“研究对象”。据我的理解,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许多个,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更新、丰富的。但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却只能是一个,而不可能是两个或更多个,尽管对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所以,程亚男认为,“寻求新的研究内容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在我看来,决不能把这句话换成“寻求新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发展的需要”,绝对不能这样说。
    既然研究对象的性质不能是“飘忽不定”的,那么,这就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性质也是不能“飘忽不定”的。
    这就是本文得图书馆学研究长春2~4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于鸣20042004文章从“素变”、“度变”和“序变”三个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图书馆没有发生质变,因而以图书馆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没有发生质变。图书馆/图书馆学/学科性质/学科定位
    Library/library science/disciplinary nature/disciplinary position    罗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讲师。  MA Fei-cheng, JIANG Ting-t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The paper analyses the library from three respects(element,degree,order)and reaches a conclusion:the nature of library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result that quality of discipline of library science does not change too.于鸣镝,大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作者:图书馆学研究长春2~4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于鸣20042004文章从“素变”、“度变”和“序变”三个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图书馆没有发生质变,因而以图书馆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没有发生质变。图书馆/图书馆学/学科性质/学科定位
    Library/library science/disciplinary nature/disciplinary position    罗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讲师。

网载 2013-09-10 21:39:12

[新一篇] 試論國家安全學的對象、任務和學科性質

[舊一篇] 試論地役權制度的存在價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