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关系
1.1 信息构建与情报学关系密切
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是一个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领域,国内外情报学界对信息构建表示了强烈的兴趣,许多学者对信息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关系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论述。由于这个问题对于情报学的发展关系重大,我们必须尽快开展针对该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要探讨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关系问题,首先可以从信息构建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一些外在表现中抽象出某些内容,分析其与情报学之间的关联。
1)从信息构建的定义看。众多的信息构建的定义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关键词语:建设信息结构;组织信息;设计共享的信息环境结构;帮助人们实现信息需求;描述信息空间设计、执行和评价过程;生成信息系统;指定信息类型的范畴、为信息元素确定关系;处理信息集合,等等。分析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发现,这些内容与以信息的获取、组织、加工、传递、服务为对象的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科的内容有较大的交叉性。
2)从信息构建的研究重点看。从信息构建的经典着作《万维网的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World Wide Web)[1]到众多网络IA研究资源的研究成果都表明,信息构建的研究重点在于:信息组织、信息标识、信息导航和搜索系统的设计,词典设计和元数据,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信息。分析这些研究内容可以发现,这些内容一直就是传统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3)从信息构建的研究队伍看。尽管IA一词最先是由美国的一位建筑师沃尔曼(R.S.Wurman)在1975年创造发明的[2],但IA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发展起来还得益于图书馆员或情报学专业人士的努力,很多信息构建的着作都是由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者完成的。创作了信息构建最早的系统性理论的经典着作《万维网的信息构建》一书的作者L.Rosenfeld和P.Morville先生均为密歇根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A.Dillon先生来自得克萨斯大学信息学院,D.Latham先生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信息研究学院;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的IA专集中,有9篇文章共16位作者,其中7位来自于图书情报学院,占43.75%。从信息构建的研究队伍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士、情报学学术团体是IA研究队伍的主要构成成分,情报学学术界已经在自觉地担当起推动IA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重任。
4)从信息建筑师的背景要求看。ACIA组织(ACIA Community)在2000年和2001年底分别对200名和171名被试者做过两次关于信息建筑师教育论证的调查[3],除了提到信息建筑师的正式教育资格外,这些被试者们提到的其他正式的资格(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有:广告、美国文学、建筑学、艺术和美术、认知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艺术、英语、环境设计、图形设计、界面设计、信息设计、信息管理或信息系统、教育设计和教育技术、新闻学、园林建设、学习科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语言学、媒体和交流学、网络系统/协议、哲学、心理学、公共政策、软件工程、通信技术、城市规划和建设、写作等。
不少调查结果表明,尽管不是所有的信息建筑师都强调具备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情报学方面的知识背景,但不少人认为这些背景知识对信息建筑师而言是必要的。
5)从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看。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已连续4年举办了IA峰会,学会的会刊还出版了IA专集。我国情报学界在2002年6月和9月分别举行了两次有关IA的专门会议。IA研究活动的规模、反响和频繁程度在国际和国内都呈现令人关注的态势。
从以上种种迹象中得出的符合逻辑的推断是:IA与情报学关系非常密切,它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新热点。
1.2 信息构建是情报学的一个新的分支领域
1.2.1 从信息构建的原理和目标看 根据对信息构建活动规律的分析,信息构建活动所遵循的信息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对信息的采集和对采集的信息内容进行聚合的原理;对信息集合进行序化的原理;为信息内容建立逻辑关联和表达信息,对信息结构进行展示的原理;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中考虑信息接受和信息利用的问题,对信息空间进行优化的原理[4]。无疑,这些原理反映了信息构建的本质与情报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切的关联性。
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的目标是:用一个清晰的结构、一个友好的界面、一个小小的视图,集成巨量的信息,使用户能更好地感知信息的内容和发现信息的位置,并只需要不多的步骤和时间,找到在巨量的信息集合中的目标信息或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娱乐和教育)。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组织、传播、分析、存储、检索、交流和利用过程及规律的学科,其目标是促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我们将两个目标进行对照,便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它们共享着核心的知识:组织信息、生成内容管理的策略以及为用户提供高效率的信息内容的入口。
因此从信息构建的原理和目标看,信息构建的本质仍然是要解决采集信息、序化信息、表达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将信息构建归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领域中,那么情报学是这些学科领域中最合适的一个,IA实践中涉及到的其他相关学科均没有情报学这样的优势。
1.2.2 分析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信息构建是一项涉及众多研究领域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学科集成特性,但从其目标和原理及其他一些方面的表现看,信息构建的理论归属应该是情报学,信息构建是情报学的一个新的分支研究领域。
对此结论,笔者还有两点说明:
1)将信息构建归属于情报学并不意味着信息构建活动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应该纳入情报学现有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域中。IA需要借助于更多跨学科的手段,需要将其他学科的已有知识嵌入IA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信息构建所涉及的很多学科内容和方法本身并不是情报学的内容(如图形设计);很多内容和方法也是情报学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所不曾研究过或者很少注意过的(如信息展示),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构建本质上具有情报学的学科特点。
信息构建的提出与发展也向情报学提出了挑战,它将迫使情报学将目光投向过去我们不曾关注的角落。正如R.E.Wyllys所言,图书馆员很早就理解和实践着沃尔曼先生称之为“信息构建”的原理,然而,他的新颖、创新和艺术地展示IA思想的方法仍然应该受到欢迎和值得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的研究[5]。
2)由于IA的多学科集成属性,从任何一个领域对IA的研究都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IA问题和指导IA实践。信息构建将一些学科或学科领域如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人机界面、用户中心设计、图形设计、数据建模等知识吸引到了一起,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集成领域,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有机的集成是IA的明显特征,也是信息建筑师工作的特色。
2 信息构建理论与方法对情报学的影响
A.Dillon先生在他发表的论文《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的信息构建研究:我们从何而来?》中说:IA的研究代表了各种思想和观点的一种混合,这种混合是非常重要的和激动人心的,它将成为信息研究学科领域的传统专业之间联系的桥梁。不管这个领域将来有怎样的标签,IA的问题必须受到关注,因为这将帮助我们重建情报科学的未来[6]。我国学者认为,信息构建无论是理论或实践都对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LIS)或信息管理有所创新,IA代表了当代LIS和信息管理的前沿。研究IA有助于我们明确差距、缩短差距,对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建设和电子政务等应用领域的开拓、新型专业队伍的建设、新型学科的建设等具有指导性、借鉴性和参照性[7]。可见,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此问题的探讨将会成为LIS专业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信息组织、信息用户和信息传播的角度简述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的影响。
2.1 促进情报学由系统观向认知观的转变
国外图书情报学者们曾引入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的概念,探讨情报学研究中存在的范式。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和米克沙(F.L.Miksa)认为,情报科学正在从系统观向认知观转移。情报学的系统观关心信息运动过程的反馈与控制,认知观强调知识结构、人机交互、情报查询、人类情报行为、情报的利用和接受等问题,以设计支持和改善人们的信息处理、信息吸收和信息利用过程的信息系统为目的。由于认知观可以形成情报科学研究的一个集成的框架,可以促使情报科学感兴趣的许多领域产生有益的结果,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认知观具有保持情报科学领域持续取得进步的潜力[8]。
人的认知过程存在着如下认知阶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信息构建的一个实质和核心是:信息构建是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要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首先要促进数据的获取、促进信息到知识的转化。而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过程,需要经历信息的表达、用户的信息理解、用户的信息吸收过程。从信息被信息建筑师表达和展示出来,到信息被用户接受和利用,需要经历信息理解的过程,信息理解是实现信息传输和信息接受的桥梁。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体现出其面向用户的、促进用户的认知和理解的思想,信息构建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信息构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通过其对情报学的影响,会促进和推动情报科学向认知范式的转变。
2.2 突破传统的用户研究的思维框架
尽管我们已经将信息构建理论纳入到情报学的研究范畴中,但必须承认,IA的很多实质内容超越了情报学原有的学科范围,为情报学带来了新思维。IA的这样一种超越会给情报学的深入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力,从而改变情报学传统的思维框架。
2.2.1 对信息用户重新加以认识 我国学者曾经提出,情报学具有3个研究规范:S规范、C规范和U规范,U规范的提出可以将情报学的研究方向逐渐集中在以用户为出发点的理论域,信息与信息用户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成为研究的热点,U规范也符合情报学从系统观向认知观转化的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情报学有没有形成真正的U规范?谁是作为情报学研究对象的信息用户?对情报学的用户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目前的信息用户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的研究成果将用户看作是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对象,用户是定位在信息机构或图书馆的用户、定位在文献的用户而不是更为普通的信息的用户上;二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服务者将用户当成被动的接受者,传递者是主动的,虽然也强调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信息,但更多的只是考虑用户对信息的需要,较少考虑用户接受信息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信息的传输过程提高吸收信息的效果。
由信息构建所引出的话题,如隐喻、设计、艺术、展示,强调考虑用户的感受;如界面,强调信息的可视、可读、可理解和易于学习和接受。这些内容在过去从来不是情报学的主流内容,但是,在信息环境变化的今天,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报学,应该考虑用户的认知效果,也必然要研究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些除传播内容之外的其他因素。
在信息时代,作为情报学研究对象的信息用户应该是所有需要信息的人,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机构服务对象的用户,而是新手和高级用户一起构成的混杂的群体,是在各种复杂的信息环境中需要找到信息的用户,他们也许到达的是完全陌生的信息环境,面对的是大量待处理的信息,这对信息提供和信息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情报学研究的用户应该从作为机构服务对象的用户转向作为社会信息需求者的用户上来;应该从关注用户的行为特征转向同时关注用户的认知获得上来,不仅要关注信息内容是否传递出去,还要关心信息接收者的所想、所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的接受效果。因此,情报学应该努力推进用户研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起来,研究用户在各种不同的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获取、吸收和利用特征,努力做到提高人的认知级次,促进知识的获得和理解。
2.2.2 关注信息创建者、信息以及用户三方的互动和交互 情报学的现有理论已经在信息与用户的相互作用方面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持情报学认知观的代表人物和经典理论都在这方面有贡献。布鲁克斯的基本方程式:K[S]+ΔI→K[S+ΔS]表明,在情报的作用下,用户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改变为新的修改后的知识结构。贝尔金的情报科学理论在认知观的支配下展开其研究的3条主线是:①文献及其结构;②接受者的意象结构及此结构的改变;③情报生产者的意象结构以及如何构造文献结构。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特别关注研究人类情报利用和情报系统的替代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系统导向方法)的发展[8]。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强调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作用,有些理论也强调信息生产者或创建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如贝尔金所提出的“情报生产者的意象结构以及如何构造文献结构”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还没有特别强调信息创建者、信息以及用户三方的互动。
信息构建理论和实践强调作为信息建筑师的信息创建者对信息内容、信息结构、信息用户以及信息环境诸要素的理解,信息构建的过程强调信息建筑师通过各种手段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对信息结构进行设计,便于信息用户理解信息。因此信息构建理论与实践不仅强调信息与用户的交互作用,而且强调信息的创建者—信息—信息使用者三方面的互动和交互作用与过程。
认知观的发展使情报学关注信息与用户的交互与互动问题。信息构建理论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创建者—信息—信息使用者三方交互的思维模式,符合现实社会对信息传递和服务的要求,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可以丰富情报学认知观中强调信息与用户两方交互的理论,同时进一步推动情报学的用户研究的发展,使其关注围绕着信息内容形成的信息创建者以及信息使用者三方面的交互问题。
2.2.3 信息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思维逻辑 今天的信息组织面向广大的用户,可能更多的时候是提供直接面向用户的信息组织。显然,因为用户对象形形色色,因为缺少了信息管理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的信息组织的要求便是:信息结构的更清晰和更易于理解,用户能方便地利用自己的知识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信息组织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中是最普遍的一个词汇,IA的信息组织与图书情报部门的信息组织有没有差异呢?笔者在分析了大量的关于信息构建的研究资料后,得出的结论为:信息建筑师的信息组织与图书馆员的信息组织的确有着某些差别,最根本的一点是两者的目的具有微妙的差别,因而实现信息组织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别。图书馆员眼中的信息组织是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让每一份信息有着确切的、惟一的位置,以便以后的提取;而信息建筑师眼中的信息组织的目的是:按照用户使用信息的特点来组织信息,让每一份信息更好地为用户所感知和最大可能地促进利用。
也许上述区别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却影响和决定了图书馆员和信息建筑师两大阵营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信息组织问题的方法。举例而言,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法就是实现让图书有着确切的、惟一的位置的一种组织图书的标准,尽管它成功地解决了图书馆成千上万册图书的组织难题,但它更适合于专业人员的使用,它强迫使用者按照信息管理者的思考模式去获取信息,却很少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而在另一方面,设计网站的信息建筑师们在组织信息之前,一定要去了解信息的特征、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别要研究信息利用者可能利用信息的习惯和方式,然后按照使用者的喜好去组织信息。信息建筑师们强调信息的可用性,甚至为此使用了一些特别的方法来了解用户以及他们头脑中的信息组织模式,卡片分类法(Card Sorting)就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可以说,与图书馆员相比较,信息建筑师的信息组织是一种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组织方式。这样的组织信息的思维方式值得图书情报专业人士深思。组织信息有不同的逻辑,代表了对信息之间关联的不同理解方式,而参考用户的思维逻辑来组织信息能够保证信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保证信息传递的效果。
2.3 进一步丰富了情报学的研究内容
IA继承和发展了情报学,继承了情报学的传统理论、观念、方法、技术和应用,同时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化、拓展和改革。
从信息源的收集、组织整理方面看,IA目前已经提出了一整套的针对万维网的信息组织整理方法,其中一些原理、措施和方法是我们过去未曾注意到或者没有加以展开研究的领域,比如如何获得重要的信息内容、如何探测用户的信息组织逻辑、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信息、如何根据对象的不同而确定信息内容。这些研究成果值得情报学将其推广和应用于任何环境下信息集合的信息收集和组织问题上。
从信息的传递交流方面看,IA重视信息结构的生成,强调信息的表达和信息的呈现,它将用户的信息理解吸收过程放到信息传递的方式上加以考虑,而不是如同过去我们通常所想的那样,在传递信息时只需考虑根据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信息的传递过程在信息产品生成后交给用户就基本结束了。IA提出的新理念提醒我们,信息在起着“告知”的作用,在信息传递时就要考虑信息要告知用户什么、如何去告知用户才能使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IA强调信息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要关心这个交互如何进行以及进行的条件,采用何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如何通过信息结构和界面的内容和形式因素影响信息接受的效果。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全面探讨情报学所研究的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
从信息服务方面看,IA特别强调提供给用户的信息的清晰化和可理解的问题。过去情报服务者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质量的好坏从来不以信息是否清晰和可理解为衡量标准,比如我们按照检索语言对信息内容进行标引,要求用户按照相对应的检索语言去查找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只要用户能准确定位信息,我们的信息提供就是成功的。当今天信息的空间脱离了图书馆和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原有的院墙,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比如网络空间和生活空间)时,当信息用户不仅仅是到传统的信息机构寻找知识的那些较为明确的服务对象时,情报学需要研究对广义的信息用户的信息提供问题,这样的用户组成既有专家用户(指拥有信息组织和获取方式的相应知识的人),又有一般用户(指可能对信息的组织和提供方式一无所知的人),因此对他们提供信息必须要考虑信息的清晰化和可理解的因素。
2.4 挑战传统的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从IA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网站建设来看,大型网站的信息构建需要包括信息建筑师在内的许多人才,包括程序设计员、图形设计师、市场商人、技术专家、文稿撰写者、项目管理者和其他人。包含在信息构建中的不同的主题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组织、网站开发、资料管理和数据库设计领域,图形设计的规划、设计、关系的建立,计算机科学中的管理信息系统,通信和修辞学中的交流和沟通,市场学中的网站市场交流工具的建立,这些领域都与信息构建密切相关。因此,如果高等院校要为具有巨大社会需求市场的信息构建活动培养信息建筑师,那么可能会根据资源和技术的能力,而将IA设立在图书情报学院、计算机学院、商业学院、图形设计学院中的任一个学院,但不管将IA设立在哪个专业,对信息建筑师的教育和培训必须是跨学科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国外LIS高等教育已经涉足IA的教育培训,其他专业院系也有涉足。信息建筑师需要LIS专业信息组织和存取的技能,在网站建设中,LIS专业人士分类和组织信息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施展,LIS专业的繁荣会使信息社会的很多领域都获得好处。但是,就培养信息建筑师而言,仅仅靠LIS或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对LIS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合格的信息建筑师?目前对于这种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问题,基本上有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在课程设置中安排需要的其他学科专业课程,这是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另一种是采用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的方式,如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由管理和信息系统系、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系、通信研究学院、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视觉传播设计、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系共同设立信息构建和知识管理(IAKM)跨学科硕士学位培养计划。
LIS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LIS高等教育侧重开展专业教育还是侧重开展职业教育?如果开展职业教育应该如何解决跨学科知识的问题?过去我们主要侧重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变化主要是随专业的需要而变动的,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遇到了需要开展跨学科人才的职业教育问题,比如信息建筑师、CIO、CKO、竞争情报分析研究人才教育培训等。这种培养共同的问题是,LIS教育单位独立承担全部课程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不仅需要跨院系的合作教育的问题,而且可能提出教育资源重组问题,带来培养方向、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教育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
3 信息构建对情报学提出的要求
信息构建能在当今社会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得到社会的关注,表明了它的社会存在价值,信息构建理论所包含的深层的意义,值得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员在今后展开针对性的研究。信息构建不仅能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它的出现和存在本身已经给情报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信息、信息组织、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问题。
3.1 保证信息的可理解性
“今天晚上,我们在波士顿的剑桥公共图书馆又谈了一次话。这是一个充满霉味的老地方了(同时也因为其古老的魅力而变得可爱),刚一进入,就立即勾起我对语法学校的回忆,那时我为了在总是搞不清楚的杜威十进制系统中找到东西,不得不在一排排的卡片中无休止地翻寻。那是我第一次想到要那么做,但恐怕永远也不会有第二次了。原因何在?这就是因特网上无穷信息藏品检索的方便性。有人可能会对网上信息检索的困难发出抱怨,但相对过去那种靠运气的查找来说,可是前进了一大步啊。”[9]上面这段话出自“美国在线”(AOL)网站“随访录”会话节目的作者卡拉·斯威舍。它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信息方式的复杂性和不可理解性的抱怨。这种缺陷也正是目前因特网信息组织采用图书馆传统信息组织模式的障碍之一。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没有很好地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考虑信息结构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问题,如果把这一套方法应用到更广泛的信息集合的信息结构生成上,必然会遇到困难。所以,当前情报学应该进一步研究信息的组织方式、展示方式、构成方式,使信息传递达到这样一种要求:对普通的信息用户而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信息不仅是能够得到的,而且是可以和容易理解的。
3.2 将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
我们必须把传播信息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即如果没有用户感知其中的信息、领悟其中的内容、理解和利用其中的信息,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没有完成。用户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要根据捕捉的信息结合自己头脑中知识结构,从信息符号、信息内容和信息结构中生成意义。信息创建者和信息传递者不能代替信息接收者的意义生成过程,他们只可以力图去分析和理解这个过程,并为此过程做好准备,促使这个过程的发生。
将信息传播过程看成是一个未完成或期待完成的过程还意味着:容纳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信息结构的优劣不仅仅以信息组织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作为评价标准,而要以信息的可用性、易用性、清晰性、可理解性为重要的标准。现代的信息系统是一个期待用户参与才能实现完美的系统输出的整体,因此从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维护、信息传输,到信息使用这样的信息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都要重视用户的要求、用户的体验和用户的感受。
3.3 增强创建有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传输原始信号的能力,使社会信息传输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很多人混淆了传输信息能力与建立有益信息能力之间的界限,以为只要拥有大量的信息便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情报学研究不能满足于只有强大的传输信息的能力而无创建有用信息能力的现状。目前应该开发的情报学领域是:如何增长见识和增强能力,促进对所传递信息的可感知性和可理解性,将数据转变为可用的信息,将信息转变为知识。而构建信息的结构和信息环境,促进信息理解的方式即属于一种创建有用信息的方式,信息构建结果可以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感知,促进信息的深度检索和广度检索能力,促进对不同媒体和工具的认识和把握。
3.4 信息组织不能只满足于信息的序化
沃尔曼先生认为:“当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有序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也就是说,如果能按照一种更为有序的方式发送信息,就可以使它更容易理解。事实上,有序并不是理解的保障,而且有时恰恰相反。”[9]沃尔曼先生是在为治疗“信息焦虑”时说这段话的,它给予笔者的联想和感触是:如果有序化并不能完全解决有益信息利用的困难,那么它对我们一直倡导的“信息的有序化是组织信息的目标”这个观念提出了挑战。
事实上,对于信息量巨大的信息集合,采用精确的信息序化方式的确不能解决信息理解困难的难题,以搜索引擎的输出结果为例,如果大量的结果是按照精确的字母顺序组织的,用户要判断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就很困难,实际上它增加了信息提取和利用的困难,而如果大量的结果能够按照面向任务的模糊组织方式组织,效果会比精确组织方案要好。由此,我们提出:信息组织追求的目标不是信息的精确有序,而是便于用户做出信息价值和相关性判断,便于用户提取和利用。在某些条件下这两者能够统一起来,表现为序化后的信息易于理解和判断,而在另一些条件下,这两者有冲突,表现为序化后的信息仍然难于理解和判断。信息的组织方式、信息结构的设计方式将深深影响人们学习的过程和他们在广泛意义上获知知识的能力,这是对信息组织设计领域、对信息建筑师、对情报学专业人士的真正的挑战。
3.5 重视信息的展示方式
1)从信息接受的感性方面看。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当人们的信息内容传递和接收的技术问题逐步被解决以后,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中人的精神和感性方面的因素成为了主要的矛盾。尽管比起内容传递而言,这种感性的东西比较难以把握,但是利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社会学的一些方法仍然能够掌握其中的规律。信息接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除了知识匹配等理性的因素起作用外,感性的东西如情绪、感受等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呈现信息或传送信息的方式会影响人们接收和解释信息的方式,也会影响信息内容的传递效果。既然如此,信息传播就不能单纯注意如何将信息内容传送出去,而要重视信息的呈现方式。情报学过去所研究的信息传递侧重于对内容的传递,今后的信息传递应该将信息的呈现形式也要考虑进来。
2)从人的注意力资源利用看。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一个串行信息处理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人只能执行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不能同时执行多个信息处理过程,所以人在接收信息时最基本的特征是选择性和指向性。
在信息富集时代,信息的总量已经超出了个人能吸纳的限度,通常我们所采取的办法是忽略我们身边的多数信息,只取用其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信息的捕捉而言,注意力资源成为了宝贵的稀缺资源。网络环境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便利,往往更容易让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停地转换注意力。要想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需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高用户对信息的感知度,帮助用户判断和分析。IA的研究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表达、展示、信息界面设计等方面的艺术性、人性化问题,我们可以将这种理念引入到情报学研究中所有的信息传播问题上,情报学应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注意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改变过去的比较注重科学性和学术性,而不注重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的信息传播方式,引进艺术的、人性化的手段,促进信息的感知度和可理解性。
3.6 开展多学科协同研究
IA是情报学学科范围内继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等研究领域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实践要求的领域。近年来,情报学界的一个趋势是跨学科研究,表现在情报学的问题吸引了众多其他学科领域的人才,研究过程和成果需要多学科的支持,高校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跨学科合作培养等方面。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如此广泛,必须从多个学科和多个视角来研究它,才能丰富情报学的理论与实践。也许每一个不同的视角会给情报学带来更多的相关领域和相关知识,但只要这种知识是应用于信息的有效组织和提供的,那么这些相关学科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全面完善情报学。IA的出现给情报学的相关学科家族增加了图形设计、建筑学等等过去我们没有涉及的学科,从而使情报学向全方位完善和更加生机勃勃,这也是符合科学领域学科的交叉渗透的总体趋势的。
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给情报学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及培养跨学科的情报学人才?情报学是沿学科领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发展还是沿解决实际的信息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发展?这些问题是当前情报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解情报理论与实践京481~486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周晓20042004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与形式结构是由其相应的“他律性”所要求研究的信息计量现象,并按一定理论、方法整合而成的,信息计量学的形式结构是以信息基本循环图式为基础和核心,以信息计量为轴,以现象学、元学、方法学研究为层次而形成的结构。information science/development research/IA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文之一。项目编号:093—GH—870罗峰
罗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讲师。徐俊Research on Content and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Informetrics
Wang Hongxin
(Library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464000)According to its activities,principles and goals,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 is a new embranch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IA on Information Science,and probes into some new requests that have been brought up to Information Science 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IA.周晓英,中国人民大学政务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2
周晓英,女,1963年生,副教授,博士 作者:情报理论与实践京481~486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周晓20042004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与形式结构是由其相应的“他律性”所要求研究的信息计量现象,并按一定理论、方法整合而成的,信息计量学的形式结构是以信息基本循环图式为基础和核心,以信息计量为轴,以现象学、元学、方法学研究为层次而形成的结构。information science/development research/IA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文之一。项目编号:093—GH—870罗峰
罗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讲师。
网载 2013-09-10 21: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