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的态势,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如果不能尽快遏制农民收入增幅下降,那么,农业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的深层原因,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
  导致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生产的弱质性特点使农民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极不稳定
  首先,农业生产的生物特性及其对自然界的密切依赖,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农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态度、生产经验及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强度等,还取决于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由于自然条件及年景好坏不同,必然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显着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投入了相同数量的劳动,产出却往往有很大差别,有时甚至连投入也无法收回,从而导致农产品在产量和质量方面存在严重的波动性,自然风险比较大。
  其次,农产品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加剧了市场风险。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调节是通过当前市场价格进行的,而农业生产的自然周期性导致它对价格的反应要大大滞后于市场价格变化。农业生产结构、规模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反映在农产品市场上即表现为供需之间实现平衡较困难。有些农产品由于价格下跌而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有些农产品则供不应求,价格高,生产者收入丰厚。但如果农民在下一个生产周期转而生产目前价格高的产品,又可能由于市场供应的大量增加,市场价格下降,收益反而大大减少。从理论上讲,任何新增加的生产能力,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形成周期,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与非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相比又特别长。在较长的农产品供给形成期,新增农业投入以潜在的农产品供给形式存在,没有形成现实的产品供给。在这个周期里,农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状况并未改变,市场价格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价格的诱导作用继续使已进入的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没有进入的生产者踊跃进入,势必导致日后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虽然此时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可能是均衡的,但是,由于在以往高价格诱导下形成的生产能力已呈刚性,从而造成农产品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最终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1996年以后,苹果、柑橘、哈密瓜、香蕉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就是实证。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后,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我国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1996年后农产品市场供求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走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从1997年开始,全国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逐年下降,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是上年的95.5%、92%、87.8%和84%。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由于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价格波动,使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
  从表1可知,种植业、林业、工业和运输业为农户提供的纯收入,由“八五”时期的增长转为下降,其中种植业下降幅度最大。在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种植业为农民提供的收入在迅速减少,而牧业、渔业和工业所提供的收入增长幅度也明显下降。1995~2000年间,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种植业、林业、工业和运输业的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由1990~1995年的18.03%、13.73%、25.31%和21.70%,下降为17.82%、12.65%、22.20%和19.10%;来自畜牧业、渔业、商饮服务业和其他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变慢。由于各业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发生较大变化,2000年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种植业纯收入所占份额已从1995年的56.46%下降到42.80%,而商饮服务业收入所占份额从9.84%上升到17.44%。
  表1 1990~2000年农户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水平及其构成变化
                                            八五平均  九五平均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增长值   增长值家庭经营纯收入    2900.68  6676.30  6911.29  6955.99  6713.16  6394.28  6380.91 18.14  -0.901.种植业    1645.53  3769.99  3755.61  3469.81  3445.99  2962.48  2735.93 18.30  -6.212.林业     79.66   151.55   174.88   153.98   137.41   141.92   143.57  13.73  -1.083.畜牧业    390.24   628.94   673.39   735.39   634.23   641.52   660.61  10.12   0.994.渔业     74.12   210.81   223.87   193.17   173.03   162.78   220.67  23.25   0.925.工业     167.38   517.09   411.58   462.88   393.17   480.73   441.57  25.31  -3.116.建筑业    44.55   187.06   201.89   189.50   189.69   157.75   163.95  33.24  -2.607.运输业    150.88   402.74   465.04   499.11   446.98   469.67   516.87  21.70   5.128.商饮服务业  211.62   657.16   733.89   921.47   938.48   1036.94  1112.72 25.44  11.119.其他     136.70   256.60   271.15   329.78   354.43   343.18   393.16  13.42   8.91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九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状况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1 年第7期。
  从种植业内部纯收入增长和构成看,2000年农户家庭种植业纯收入平均为2735.93元,比1995年下降27.4%。其中, 农户家庭粮食作物平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2436.55元减少到1499.21元,粮食作物纯收入的减少占种植业纯收入减少的90.67%。对多种经营较差、 种植业结构单一的农户来说,近年来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成为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乡镇企业不景气和城市失业人数增加,造成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下降,这是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重要因素
  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两条途径:一是在乡镇企业就业;二是到城市打工。对乡镇企业来讲,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遇到一系列宏观、微观方面的困难,进入二次创业的艰难进程,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乡镇企业效益整体大幅度下滑,亏损增加;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技术工艺、生产设备的落后,产生了严重污染,对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和居民生活造成危害,国家因此加大了对“五小”企业的整顿力度。总体来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下滑很快,导致大量农村工人失业,这样,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自然下降。就农民到城市打工而言,自1994年以来,国民经济连续7年缓慢增长,不少国有企业效益下滑, 造成城市失业人数增加。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各地逐步限制了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使用,使农民在城市打工越来越困难。所以,农民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下降,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重要因素。
   (四)农民负担高位运行,成为减收的因素之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税收、集体积累及一些乡村的公共支出,由农村集体组织转移到农户,特别是1995年以后,农民负担呈现加重之势,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各涉农部门的不规范收费仍屡禁不止。国家虽然明文规定“三提五统”不得超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5%,然而, 不少地方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往往是实际纯收入的2~3倍。多报农民纯收入既可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显示基层领导的政绩。目前财政的“分灶吃饭”体制,激励了中央和地方扩大财源的积极性,但也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为开辟地方税源而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另外,乡镇基层政府机构臃肿,人头费很大。所以,不合理费用增多已成为农民负担加重的直接诱因。
   (五)收入分配政策的偏差,使农民增收受到制约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现阶段,农业科技含量低,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从宏观政策上分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强调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现实中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导致农业资源过度流失及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这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1985~1989年,国家财政来自农牧业税和乡镇企业税的收入共1501.9亿元,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013.6亿元,两项相抵,农村净流出资金488.3亿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村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的资金不断增加,1992年为380.1亿元,1993年为744.3亿元,1994年高达1075.5亿元。通过金融渠道,1985~1989年农村存大于贷而净流出的资金为79.3亿元,1994年为368亿元。 财政、 金融两方面加起来,1985~1994年由农村流入城市的资金达4192.3亿元,平均每年419 亿元。再看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情况,40年来,财政支农投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近年来, 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如剔除水利费用、气象费用, 财政支农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可见, 收入分配政策的偏差,也对农民增收减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在目前探讨提高农民收入的文章中,单纯的“农外论”、“农内论”都是不全面的,应该把农内与农外结合起来,用系统论的思路分析问题,应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目前农村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一是社会总产品包括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经济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三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日益触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深层次的利益结构,不仅要求农业微观制度创新与宏观体制改革配套,而且还要求城乡改革协调联动;四是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市场增加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强大竞争者,农产品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同时,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也彻底打开。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措施,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当前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之间重复生产,低水平竞争;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低,不符合市场需要;三是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增值能力差。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1.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地区分工。各地应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的资源实际,如土壤、气候、温度、生产技术等,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种植、养殖业等,重点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全国来说,这种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合理地区分工,可使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优势互补,减少重复生产和不必要的竞争,共同受益。
  2.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不会自然形成市场竞争力,其生产的农产品也不会必然受消费者欢迎。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选择填补市场空缺的特色产品大力发展。要减少销路不好的农产品产量,扩大优质产品产量。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农产品质量概念,已不是农产品本身的物理质量和生物质量,而是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质量综合体,具体表现为物理、化学、营养、卫生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质量要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农产品本身可度量的质量参数有相当高的要求,而且对生产农产品的环境质量也有严格要求,甚至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方法提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对农药、化肥、除草剂、落叶剂等化学品使用的限制,对使用生长激素的限制,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限制等。
  3.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国内外农业实践证明,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约占农产品总量的80%,我国目前只有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3倍,我国仅为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后、产中的产值比例为2∶1∶7,而我国正好相反,为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大,发展潜力较大。农产品深加工需要相当的技术力量、生产设备和资金,还要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仅靠农民自己的力量难以达到,这就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鼓励有市场营销经验、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充当“龙头”企业,这样,既解决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问题,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
  1994年以前,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供不应求,农民无论种植什么,产量多大,根本不愁销路。但是,在目前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农民必须考虑农产品销售。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农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帮助农民走向市场,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实践证明,发展“订单”农业是有效的选择。“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是以国内外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实现农民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完全对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避免市场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一是培育有农产品市场营销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二是妥善解决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强化双方的法律意识,建立符合市场规则、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农户与“龙头企业”,有利时争利,无利时相互推脱责任,那么,农业产业化只能徒有虚名。
   (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农产品出口战略必须适应农业国际化潮流,遵循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我国应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猪肉、禽蛋、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提高国内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深加工农产品出口占20%,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比例为1∶3。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我国农产品加工品只占总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因此,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促进农产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的有效途径。
  其次,制定支持农产品出口的系列政策。第一,国家应制定增加农产品出口信贷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打破外贸垄断专营体制,鼓励企业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扩大自主出口量。第二,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率。第三,改变现行农产品出口配额分配办法,扩大出口商品招标范围。第四,要适当降低农业特产税,以减轻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成本,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对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国家要拿出资金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按不同优势的农产品类别,划定若干区域,实行封闭运行和管理。应采取合资、合作形式,组建综合性的企业集团,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定向出口,同时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各级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提供便利的出口条件,让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转移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就业途径,目前主要有三条:
  1.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吸纳更多农民进城工作。应像解决城市失业人员就业一样,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如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将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取消各种对农民工的限制,让农民自由、平等地依照经济比较利益原则,向城市有序流动,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2.加快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强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现阶段,乡镇企业产权不明晰及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和重复建设,严重制约乡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乡镇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或公司制改造。要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产品运销体系。乡镇企业在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分类、储存、销售等方面,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只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乡镇企业就有可能向市场推出有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这样,在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3.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发展战略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扩大,逐步吸纳经济辐射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将拓宽其收入渠道,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为30.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44%的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发展城镇化的潜力之大。在具体措施上,一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聚拢,改变当前80%的乡镇企业设在村庄、12%设在集镇、8%设在建制镇的现状。二要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市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市场对发展经济、方便居民生活、吸引人流和集散物流有重要作用。三要积极搞好社会化服务。小城镇只有具备良好的道路、交通、水、电、通讯、学校、住宅、医院和文化娱乐等设施,才能吸引农民进城居住。四要大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到城镇居住和工作。如果不打破户籍这道“藩蓠”,城镇化的进程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
   (五)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和增收,具有负相关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实际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涉及农村税费改革,税费改革又涉及农村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人事制度、机构设置等改革,涉及面很广,任务十分艰巨。2001年已在安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国性的农村税费改革预计2002要全面推进。此外,各省2001年已完成撤乡并镇工作,正在进行裁减县、乡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笔者认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机制和源头两方面彻底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六)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以后,工业在依靠自身积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步对农业进行反哺。工业部门的剩余通过国家宏观政策,采取价格支持或投入补贴等手段输入农业。从我国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化大体到了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已开始进入人均GNP800~2000美元的区间。这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应实行由“吮吸农业”到保护农业的战略性转变,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农业经济快速成长。就当前而言,财政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投入结构,重点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地可充分抓住国家用大量国债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劳务输出,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农业法》,逐年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确保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正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的增长水平,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太原27~31F2农业经济导刊秦兴俊/常建坤20022002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政策上的偏差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有: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民收入/农业经济/农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秦兴俊,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常建坤,南京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 江苏 南京 210003 作者: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太原27~31F2农业经济导刊秦兴俊/常建坤20022002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政策上的偏差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有: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民收入/农业经济/农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

网载 2013-09-10 21:34:53

[新一篇] 增加農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舊一篇] 增加農民收入:新階段“三農”問題的核心(專題討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