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王怀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198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出版学术专着三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主编着作几十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一
  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因此,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将是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目前正在从事的这场改革能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之大小。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早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的领导层就在实践中初步意识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萌发了要变革传统体制的念头,并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和60年代初期,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还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20年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理论探讨,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空前活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施。中国的农民成为这场历史性变革的先头部队。中国改革之所以是由农民率先挑头,是因为中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农民的贫困更甚于城市与其他人口。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农民是被贫穷逼上改革之路的。与此同时,城市也开始改革的探索,这一时期,城市的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农村改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结晶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即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企业承包制。这两种新体制在理论上的新认识就是“两权分离”说,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实施这三个重大转变的战略决策,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新篇章。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它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着的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有关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的公布和实施,表明作为中国社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最重要的认识成果,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崭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内在地结合起来。这就为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从而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5年9月,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分析了我国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有两个突出贡献: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时期——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几年改革的经验教训时期,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改革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至今。这一时期以来,有七件大事值得注意:
  一是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这是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份宣言书。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核心,是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用邓小平的话说,“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发展。离开了发展,什么也谈不上。万众一心,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邓小平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邓小平一生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二是1992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十四大报告是邓小平南巡谈话思想的充分展开和发挥。其主要贡献是: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号召全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原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来源。
  四是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它的意义在于把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五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的战略规划,是迎接21世纪的宏伟蓝图。
  六是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1997年邓小平与世长辞,悲痛过后,人们开始思考,中国将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出现在新的世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待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对待邓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一系列方针政策,如何对待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党和人民极为关注的即将召开的十五大要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阐述了中央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政策主张。讲话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江泽民的讲话,在一系列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澄清了是非,解除了疑惑,排除了干扰,指明了方向,这意味着决策层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获得共识,这就为中共十五大的顺利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为处理重大内政外交问题提供了政治依托。
  七是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也是以此为标志载入史册的。中共十五大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郑重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作出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样一个重要判断,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毫无疑问,以党章的形式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是对全世界的一个郑重宣言,即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全面继承邓小平的理论和路线,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邓小平开创的现代化建设大业,从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第二,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而把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置于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为排除各种干扰,澄清种种疑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了保持党的现行政策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理论依托。
  第三,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有一系列创新。最突出的是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思想上的又一次大解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这就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扫除了障碍,解除了束缚,已经并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议事日程,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这是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这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十五大的胜利召开和一系列理论上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篇谈话,一部着作,两次代表大会,一个重要决定,一个战略规划,一篇关键时刻的重要讲话,蕴含了理论准备、战略决策、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基本上完成了世纪之交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部署,已经并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获得的一系列突破,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努力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两大突破,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这种影响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鲜明地表现出来。
      二
  这一系列理论上的创新,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即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即触及到传统经济体制的要害。有人认为,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总的讲还是体制外的改革,即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之外增添了市场经济成份。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展计划外市场,开辟经济特区,其结果活跃了中国经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功不可没。在这种冲击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有种种变化,但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本质和要害还没有根本改变,以致于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没有搞活,它们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经济法人,无法在市场上与其他经济成份平等地竞争,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从宏观经济来看,市场还没有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的“非经济机制”行为仍然偏大。这就是说,1992年之前的改革,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在传统体制的外围进行,支撑传统体制的两个依托(微观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宏观是庞大的政府管理机构),仍然没有进行应有的变革。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5年又出台了关于金融、财税体制等五项重大改革,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最近中央又开始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这就从根本上触及到了传统计划体制的本质和要害。这才是一场真正的体制内改革了,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这场改革的成功,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给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无论微观或宏观都将注入新的巨大的活力,为中国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场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存亡。
  综观当代中国改革的发展历程,从70年代末兴起,经过80年代中期的全面探索,到80年代末的治理整顿,再到90年代掀起第二轮改革浪潮,经历了20年曲折发展的历程。这20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史,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千秋功罪,自有人们评说。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发生在中华大地上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改革经验的深远意义和珍贵价值,国内外有识之士,均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是具有全局意义并将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变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高;二是经济体制从计划产品经济正在转向市场经济。
  第二,理论方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党的指导思想从毛泽东思想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
  第三,政治方面。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国家。民主政治是相对于专制政治而言,法治国家是相对于人治国家而言。这已经作为政治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写入中共十五大文件,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第四,社会方面。阶级阶层结构从单一性向多层次、多元化转变,从固定不变到复杂多变,整个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动和深刻的变革之中。这种深刻变革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将会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
新视野京38~40D4中国政治王怀超19981998 作者:新视野京38~40D4中国政治王怀超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27:18

[新一篇] 中國收費電視傳播方式和盈利模式探析

[舊一篇] 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文化負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