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6)04-0067-73
美国思想库是为了进行研究和产生独立的、与政策相关的知识而设立的独立的机构。①它有如下特点:激发美国决策者的“新思想”;为政府和国会提供专家;给决策者提供达成政策观点共识的途径;教育美国国民如何看待世界;为冲突各方提供第三方的调节。此外,它在学术界与政府领域之间建立了主要的联系纽带。在大学里,常常是深奥的理论和方法的争论推动着研究,这和现实中的政策困境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在政府当中,整天沉浸于制定日常政策具体要求的官员们常常是忙得无法对更大范围的国家政策进行反思。因此,思想库的主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在政策思想和政策行动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以说,美国思想库在美国国策的酝酿、形成、决策、评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美国各种“主义”、思想、主张乃至外交政策的主要源头。
自二战以来,中东问题一直是最引人注目的重大国际问题之一。不但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大企业家对这一地区格外关注,各国的战略分析家、学者也对这个地区充满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正因为此,中东国家的思想库和世界上有关中东研究的思想库终于应运而生(下文简称为中东思想库)。中东思想库对各个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本文以伊拉克战争后的美国中东政策为例,试对这些思想库如何影响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介绍,分析其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为推动我国中东思想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概述
美国的“地区研究”始于二战期间,早在1946年,在中东有过实际经历的前外交人员成立了中东研究所。1947年,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了第一个跨学科并以当代中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全国有180所高校开设了与中东有关的课程,并成立了八个当代中东研究中心。②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其国家利益也在四处延伸。特别是伴随着美国外交“民主化”程度的扩大,知识界在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几乎垄断了美国外交思想的“话语权”。政治学家们认为,作为美国政治体系中除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外“第五种权力”③的主要掌握者,思想库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人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凭借自己拥有的知识资源,成为剖析时政、指点迷津的权威。例如,“9·11”之前,围绕所谓中东改造战略,美国各大思想库就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其中,美国新世纪计划和企业研究所被认为是美国“中东改造计划”的直接炮制者。布什改造中东的演讲就是在企业研究所发表的。兰德公司一位研究人员曾因透露一项改造沙特的研究项目而遭到解聘,说明这个一向直接为美国政府服务的思想库早就在从事对“大中东民主化改造”方面的研究。④可见,美国思想库与政府决策密切相关。
伊战后,重建伊拉克、巩固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新的战略支撑点,推进“中东民主化战略”,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中心任务。为了顺应形势,美国的中东政策相当多地采用了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和主张。新保守主义者于1997年创立的美国新世纪计划 (The Project for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⑥与布什政府的重要人物关系密切,他们为布什提供了诸如“先发制人”等外交理念,完成了布什主义的理论阐释。新保守主义的基本理念是:信奉武力,主张用军事力量来维持世界秩序;在全世界推进“民主”,并将其作为衡量“善良”与“邪恶”世界的标准。对中东地区,他们主张民主改造中东,控制中东石油资源,⑦利用军事等手段改变伊拉克政权,使伊拉克成为美国在中东推行民主化的第一步;遏制伊朗,通过支持伊朗持不同政见者推翻伊朗现政府;只要巴勒斯坦没有与恐怖主义完全脱离关系,美就有理由支持以色列拒绝推进和平进程;要改变伊朗、叙利亚和利比亚等支持并窝藏恐怖分子的国家政权。⑧就这样,思想库成员对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伊战后,美国主要思想库对中东政策的研究
伊战后,伊政治进程缓慢,国内治安形势日益恶化,美军从伊拉克欲退不能。⑨美国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在伊减少军事压力,抵抗运动就会发展;如果增加压力,就会失去双方民众的支持。于是,美国政界和学界就如何制定撤军时间表、怎样适时调整中东政策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下将列举几个典型案例:
1.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⑩
该所成立于1943年,是美国保守派的重要政策研究机构,被称为共和党的“流亡政府”和“影子内阁”。近年来,该研究所对国会和政府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已成为“新保守派”的一个主要基地。2003年2月26日晚上,此时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到一个月,布什出席美国企业研究所,参加了该所的年度晚餐会。会上,布什谈到政府未来的中东政策时说:“在美国企业研究所,我国一些最优秀的智囊正在对我国面临的一些最严峻的挑战进行研究。你们的工作做得如此出色,致使我的政府延揽了20位这样的人才。”(11)布什的这番讲话,被认为是他对企业研究所为其发动伊拉克战争出谋划策的赞扬。该所重要刊物有《美国企业》、《舆论》、《对外政策与防务评论》等。
随着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束,布什进入第二任期。关于布什政府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中东战略,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鲁埃尔·马克·格雷希特在《为中东而战》中指出,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首先要承认两个事实:美军在“公路战”中失利和阿拉维政府已经失败。为扭转伊困境,美要加大对逊尼派尤其是对其实权人物的压力,号召他们参与建设新伊拉克。在伊朗问题上,格雷希特早在2000年就以恐惧心态预言伊朗将对美国进行“挑衅性文明对话”。(12)对于此,他为美国设计了四种选择:承认失败,与欧洲合作并接受伊朗核武器;迫使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的决议;除非伊朗接受核查,否则美国将对其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直接对伊朗与武器生产有关的所有设施发动军事打击。关于继续推进大中东计划,他认为,布什政府应对埃及和约旦施压,促使他们影响其他阿拉伯国家,并在美援中附加支持民主的政治条件。因为“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中决定成败的国家。如果埃及能成为民主政体,它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影响甚至将比伊拉克民主试验成功所造成的冲击波还大”。(13)而对于约旦,“这里一半以上的公民自认为是巴勒斯坦人,它如果发生民主变革,可能对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社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14)为完成美国的中东战略设计,同时减少逆反情绪,美国应逐步做到以间接推动为主,让埃及、约旦等国走上前台,进一步推进阿拉伯世界民主的改革进程。格雷希特的上述主张多多少少被美国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
2.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5)
该学会创立于1927年,是美国着名的综合性政策研究机构,与美国企业研究所并称为华盛顿的两大思想库。学会下设经济研究室、内政研究室、对外政策研究所、国际研究计划部等几大部门。其中对外政策研究所长期从事中东地区的研究,如对波斯湾地区美国政策的若干考虑、能源危机对西方盟国的影响以及沙特阿拉伯的政策与美沙关系等。目前,该所就美国所面临的包括伊朗在内的最为迫切的国际问题进行研究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其研究的重点是美国对伊斯兰的国家政策、打击恐怖主义、巴以冲突、非国家行为体作用的上升及后冷战时期美国长期的国际战略等。学会每年除了出版50本新书外,还定期出版《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物》、《布鲁金斯评论》等,向政府决策者、公众和新闻媒体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
伊战后,驻伊美军面临多重困难和压力。按照联合国的有关决议,驻伊美军在伊拉克通过永久宪法后就应该制定撤军时间表,布什表示反对用时间表把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任何战略确定下来。于是,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詹姆斯·斯坦伯格和资深研究员迈克尔·奥汉隆于2005年2月联合撰写一篇“是宣布时间的时候了”,极力说服从伊撤军。他们认为,有关今天的伊拉克的一个重要事实是,没有任何战略是零风险的。面对每天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美国必须找到一种新方法。当然,外国驻军对解决伊拉克问题来说必不可少,如果没有这些军队,伊拉克最终很可能陷入内战。同时也应注意到,伊拉克叛乱有愈演愈烈之势,伊拉克抵抗力量在2004年一年已经从最初的5000名战士扩大到2万多人。(16)因此,美伊必须公开宣布一项联军逐步而大规模的撤出计划,这样才能真正增加挫败叛乱并稳定伊拉克局势的希望。他们建议,在减少驻军后,可留守3-5万联军来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以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或其他极端分子重新掌权,或是伊拉克陷入可以让“基地”组织找到容身之地的混乱局面。(17)由于美军从伊撤军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这一举措还有待观察,必须慎重行事。
3.卡内基国际和平捐助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8)
该基金会创办于1910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思想库之一,地处华盛顿和纽约两地,主要从事国际事务和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与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基金会的研究活动逐步扩大到世界各地的国际重大问题,并为此建立和实施各项研究计划,其中在中东方面,1968年由福特基金会成立中东问题委员会,研究这个地区的难民问题并制定新的中东研究计划,对阿以战争后日益变化的现实和外交形势进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课题包括:在以色列军事统治下巴勒斯坦人民生活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塞浦路斯和波斯湾形势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中东石油政治等。(19)基金会出版的《外交政策》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国际政治经济期刊,被美国政治学会评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知名刊物”。(20)
伊战后,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3月8日正式签署了伊临时宪法,按照计划,该宪法于2005年10月获得全民公决通过后,伊将按照新宪法选举正式议会。在这一背景下,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玛丽娜·奥塔韦发表一篇题为“悬崖勒马:一种对伊拉克战略”的文章,认为美国公众对于打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和对伊拉克的未来注入大量资金的意愿越来越低落,国内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对布什总统的支持率下降到他上台以来的最低点。而美国中期选举正在临近(2006年11月),因此,单凭武力是不能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伊拉克在美国帮助下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盘散沙。面对这种状况,美须借宣布撤军时间表来推动伊拉克问题的解决。当然,“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宣布撤军的时间表是极为不利的。然而,这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冲突,而是一场政治和安全目标密不可分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政治行动至少与使用武力同样重要。从政治上来说,制定一项撤军时间表可能有助于分化瓦解逊尼派和削弱反叛活动,尤其是在制订撤军时间表的同时,明确表示美国支持组建一个可独立生存的逊尼派地区,并实施一项铲除复兴社会党的新政策。这样,逊尼派政治人物将被迫采取一项不再反对美国占领的政策,而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在新伊拉克找到自己的位置上。”(21)可以预见,通过宣布撤军时间表,美国将可以对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施加某种压力,迫使他们在形成一个可独立生存的逊尼派地区方面作出必要的妥协。
4.美国兰德公司(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2)
成立于1948年的兰德公司是美国思想库的鼻祖,是第一个被称为思想库的智囊机构,也是当今美国最大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战略思想库之一,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该公司擅长于对国家安全和公共福利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分析研究。公司实力雄厚、门类齐全,拥有专业研究人员500多名,并从各大学和研究机构聘请700多名专家作为顾问。(23)兰德公司以政策分析着名,几乎所有研究项目都是由不同专长的学者采用各种集体研究方法完成的,其研究人员的基本目标是向政策制定人提供有足够情况作为依据的政策建议,从而使决策优化。公司每年有30多万份出版物分送给各级政府部门、大学和企业。定期刊物主要有《兰德评论》、《兰德经济杂志》等。
兰德公司为美国国防部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提供政治、国防以及教育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关于伊拉克局势,该公司国际安全和国防政策中心主任杜宾斯指出,伊拉克经济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预计的那样好转,原因是缺乏安全环境。虽说政治上取得了一些进步,如进行了政府选举并就伊拉克宪法问题进行了公开讨论等,但伊拉克各派力量仍在争权夺利,各宗派和教派间的关系更为紧张。在美国,支持这场战争的美国人越来越少……许多人认为这场战争原本就不是个好主意,而美国突然撤军将会使局势变得更糟。因此,他认为,“美国多数人仍支持美军继续留在伊拉克”。(24)关于美国是否会从伊拉克撤军,杜宾斯认为,随着伊拉克部队的发展,美国政府2006年可望减少驻军规模,伊拉克部队的人数将增加,能力将提高,然而,“伊拉克部队是否会有确实能在全国发号施令的指挥官,是否将有一套能控制局面的指挥体系,伊拉克内政部、国防部和国家安全机构是否能对这些部队给予合适的指示并控制这些部队”(25),都是难以很快解决的问题。关于巴以问题,他预计,美国将继续努力缓和局势,局势不会恶化,但也不会力图采取新的主动行动,直到以巴局势比较明朗化。
5.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26)
其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个无党派的研究机构。成立40多年来,研究所以发挥政策影响力为宗旨,以战略问题为研究重点,致力于为世界各国领袖提供战略观察、应对各国及全球问题的政策方案。该所研究特色为:全球范围、战略展望、政策产出、两党观点等。(27)该所既研究一般国际问题,也研究战略问题,力图通过战略分析、召集决策者和有影响力人士集会来共同构建行动政策,显示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超前性和参与性。该所以持强硬保守路线而着称,主张在波斯湾保持军事压力,支持美国在拉美的干预等。据统计,美国主流媒体对该所研究成果的引用量近些年来均保持在前八名之内。“9·11”后,其排名更是迅速攀升到第三位。(28)该所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物有《华盛顿季刊》,以及每两年出版一本的《世界各国实力评估》等。
针对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受到的国内外巨大压力、安全局势迟迟不见好转,该研究所战略学教授安东尼·科德斯曼撰文“现在还不是最终确定对伊拉克战略的时候”,文中提到,美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找到一项成功的战略来取代现有的对伊战略。是撤离伊拉克还是留守在那里,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在政治上,伊拉克存在诸如联邦制、法制的性质,宗教在国家中的作用,对石油和国家收入的控制,税收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建立国家军队与民兵的作用以及人权等问题;二是在军事上,伊拉克军队的质量参差不齐,缺少支援部队和后勤部队。政治进程和军队组建工作都必须在2006年夏天之前取得重大进展,因为届时盟军将据此确定是继续留驻还是大幅度削减驻军。然而,“撤离伊拉克不仅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反倒会使问题加重。在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斗争中,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海湾地区的安全问题。”(29)他主张让逊尼派参加新政府,认为这是伊拉克进程成功的关键。(30)
可以说,美国思想库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各有侧重,但大部分都涉及中东政策的研究,比较有名的除了上文提到的以外,还有美国外交关系学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31)、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ddle Eastern Studies in Harvard University)(32)、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mion)(3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John Hopkins University)(34)、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35)等等,不胜枚举。正是这些思想库对时事深入的研究和密切的关注,才使得美国政府能确保按照既定方针改造中东。
三、思想库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方式
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之所以采纳思想库的研究成果并将之用于包括中东政策在内的美国外交政策,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思想库的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二是思想库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方式及特点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研究思想库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方式,对于全方位地解析思想库与美国外交的互动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地说,思想库为了向政府推销自己的政策主张,采取了如下手段:
1.思想库成员进入政府做官,通过实现身份转变,由外交政策的鼓吹者转为政府外交政策的制订者和实施者,从而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现任国务卿赖斯曾经是胡佛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36)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从1994~2001年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兹高级国际研究学院院长兼国际关系学教授,他在外交政策、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有大量着作,是《外交事务》杂志顾问委员会成员。(37)同样,思想库也会为离开政府的“内部和外围人士”提供栖身之所。就这样,学界和政界、思想和权力之间得到通畅的交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施加影响。
2.思想库成员提出专题报告或出版着作宣传其外交理念和对外政策,甚至直接向总统或议长上书或发表公开宣言,阐述自己的政策主张。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学者曾多次向时任总统克林顿上书,要求推翻萨达姆政权,计划未被采用。随后于2001年9月20日,他们上书布什总统,指控萨达姆与“9·11”事件有关,认为即使无关,美国也应把萨达姆赶下台。(38) 2002年4月3日,他们再次上书布什,指责阿拉法特支持恐怖分子,主张美国政府应坚定支持以色列,加快制订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方案。(39)
说到专题报告,这里要提及的是卡内基国际和平捐助基金会曾提出过的一份关于攻打伊拉克的政策建议。2002年9月7日,布什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提出美国只给伊拉克四周时间考虑是否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否则美将立即对伊开战。这时,一向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卡内基国际和平捐助基金会提出颇有创意的“中间”解决方案。这份长达60余页的报告建议安理会和美国政府应对伊拉克实施“强制性检查”,由安理会授权组建一支强大的多国部队,支持武器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切实完成核查任务。为确保这支队伍有足够的威慑力,它将具有人数足够多、权力足够大、行动迅速、情报能力强、组成国尽可能多等特点。如遇到伊拉克政府或组织抗拒核查,该部队则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粉碎阻力。(40)报告出台后,美国媒体争相转载,认为这一建议极有创意。
3.通过与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或议员助手的亲密关系来影响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他们有的充当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的政策顾问,如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迈克尔·A·莱迪恩就是副国防部长道格拉斯·费思的特别顾问。莱迪恩主张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改变伊拉克政权,并对伊朗进行军事对抗。(41)这些政策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费思。他们还有的通过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国际问题研讨会、答谢午宴等活动,邀请政界名流参与,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如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布鲁金斯学会就曾经通过轮流举办“加迪斯——开普”中东问题论坛在中东问题上有力地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42)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也于1976年在纽约市召开“中东——美国的重要抉择”专题会议,许多着名学者和政界人士参加,对决策者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思想库还在总统竞选期间或施政初期向其提供施政方案和政策建议;通过利益集团,如美国军火集团、美国石油业集团和美国犹太人院外集团等影响总统的对外政策;及时提供对外政策建议或参考材料以及通过媒体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等。由于布什总统上台前缺乏在联邦政府执政的经历,也没有处理国际问题的知识和经验,面对中东复杂多变的局势,他急需国际问题专家的政策建议和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从而导致他制定的许多中东政策都深受思想库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6年5月
注释:
①[美]里查德·哈斯:“思想库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一个决策者的观点”,万雪芬、何耀武编译,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6期,第70页。
②杨夏鸣:“美国的中东问题研究:理论、论战与影响”,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3期,第18页。
③任晓:“第五种权力——美国思想库的成长、功能及运作机制”,载《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第7期,第18页。
④袁鹏:“美国‘因地制宜’,炮制多样化‘模式’改造他国”,载《环球时报》2004年7月28日,第7版。
⑤李少军:“论国家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页。
⑥其网址为: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aboutpnac.htm
⑦"PNAC Letter to Bush," 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Bushletter.htm
⑧"Jewish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http://www.disinfopedia.org/wiki.phtml
⑨薛亚波:“美国的中东政策:扩大战争还是收缩战线?”,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 pages2/forum_lx051031.html
⑩其网址为:http://www.aei.org/
(11)“布什连任后若打击伊朗将影响中国经济”,http://www.allnet.cn/1107/gfsk/gfiy/gfbd-3.htm
(12)[美]鲁埃尔·马克·格雷希特:“伊朗和核弹”,载《华盛顿邮报》2000年10月29日。
(13)[美]鲁埃尔·马克·格雷希特:“为中东而战”,载《旗帜周刊》2005年1月3日。
(14)同上。
(15)其网址为:http://www.brook.edu/
(16)华盛顿邮报网站,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nav=globaltop,2005年2月2日。
(17)同上。
(18)其网址为: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
(19)吴天佑、傅曦编着:《美国主要思想库》,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第296页。
(2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21)Marina S. Ottaway, "Back From the Brink: A Strategy for Iraq," http://www.carnegieendowment. org/experts/index.cfm? fa=expert_view.
(22)其网址为:http://www.rand.org/
(2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第160页。
(24)[埃及]《金字塔报》2005年9月27日记者访谈。
(25)同上。
(26)其网址为:http://www.csis.org/
(27)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第127页。
(28)朱旭峰:“美国思想库对社会思潮的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8期,第44页。
(29)《金融时报》2005年12月2日。
(30)同上。
(31)其网址为:http://cfr.org/
(32)其网址为:http://fas-www.harvard.edu/~mideast/
(33)其网址为:http://www.heritage.org/
(34)其网址为:http://www.jhu.edu/~ips/
(35)其网址为:http://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
(36)"Condoleezza Rice," http://rightweb.irc-online.org/profile/1325.
(37)“保罗·沃尔福威茨简历”,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Overview/wolfowitz.htm。
(38)"PNAC Letter to Bush," 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Bushletter.htm.
(39)"Letter to President Bush on Israel, Arafat and the War on Terrorism," 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Bushletter.htm.
(4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第212页。
(41)"Michael A. Ledeen," http://rightweb.irc-online.org/analysis/2004/0410.
(42)张继业:“思想库与美国对外政策”,载《国际论坛》2001年10月,第67页。
国际观察沪67~73D7国际政治李意20062006
思想库/中东/政策/伊拉克战争
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对中东政策为例,对美国思想库的中东研究进行梳理和介绍,旨在通过对这些思想库的研究和分析,更加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美国中东政策的实质,同时可借鉴这些思想库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相关思想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国际观察沪67~73D7国际政治李意20062006
思想库/中东/政策/伊拉克战争
网载 2013-09-10 2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