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 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出典] 李颀 《送魏万之京》
注:
1、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2、注释:
魏万:又名颢。上元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
曙色:黎明前的天色(有的版本作“树色”,树色带来寒气)。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3、译文1: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 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 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树色催促寒气临近京城, 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 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译文2: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译文3:
昨夜清冷,大地罩上一层白白的轻霜。凌晨,即将远行的游子,向前来相送的友人殷勤话别,情深意长。分别在即,本来就很忧愁,空中又传来征鸿鸣叫之声,更加惆怅感伤。山川云雾,在客游中领略别是一番情味,仿佛催促着寒气,倍觉苍凉。长安城中,每当日暮黄昏,便到处是捣衣的砧声,令人凄惶。到长安之后,千万不要看到到处都是冶游玩乐的处所,便贪图享乐而虚度了大好时光。
4、李颀生平见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5、魏万比李颀晚一辈,正要从洛阳回长安,大抵也没什么要事。因此,李颀送他便只抓住如下几点来写:
一、 稍稍遗憾。
二、 作为长辈的赠言。
三、 “这一回”的节令、地点。
微霜渡河,意象新奇,暗示是在秋天的黄河南岸送别,其情略有苍凉。用字很讲究度。
雁从西北来,人向西北去,故在离愁里觉得雁声不堪忍受。信手拈来,便染上浓浓情感。想象途中的索寞,特感遗憾。
继续凝想魏万归途,过函谷关、潼关而抵达长安城,凭”催寒”“向晚”四字注入特殊情味:一年容易又秋霜,一天容易又昏黄啊!有这几字,下面两句赠语才不至突兀。
细嚼那赠语,似有过来人自悔的味道。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着作《唐诗排行榜》排第93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
6、“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见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蹉跎:虚度。这两句大意是:不要注视长安都市上那些行乐的处所,而使宝贵的年华白白流逝。这是一条劝勉友人珍惜光阴,专意于功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名句。人要成就功业,必须从年轻时即开始发奋,如果把精力用在“长安行乐处”,则必将培养出一代花花公子。因此,本名句的劝勉既有“智” 的要求,又有“德”的要求。此条行文流畅,寓意深刻,而劝勉之意又可直接领悟,使诗文的表面与深层都含有教益,既适用于少年,又可使成年人传诵,可谓老少咸宜。
7、魏万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姚奠中)
8、在车上我闲着没事,看着窗外飞驰的汽车和一幢幢的楼房.
她就是——岁月!
我们常常感怀岁月,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己年轮的一种记述,那些曾经的岁月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地方,那时候的我们自己,都是让自己感动的触点。即使什么事情都不做,单纯就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已经让人们产生了那么多的唏嘘感念,更何况根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故事都不发生,所以感叹流年,再怎么粉饰辞藻都不过分。
我们常常追忆过去的情景,眼前的场景,也往往是触景生情的缘由。黄鹤楼上鹤去楼空,天际白云悠悠,睹洲上萋萋芳草,自然让人慨然于岁月不再,叹息人世茫茫,“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年的崔灏恐怕也是这样感慨的吧。名山大川、名楼古镇,先人的足迹、历史的渊源,都是悠悠岁月穿针引线,将我们的思绪扯得缠缠绵绵。古城、老街、殿堂、香火,很容易让人追忆历史,探究文化的起源;夕阳、流水、帆影、渔歌,很容易让人一展乡愁,抚摩岁月的印痕。
离愁别绪,最容易让人痴叹岁月无常。“月有阴晴圆缺”,一弯残月平添了一丝遗憾,而美仑美奂的圆月自然就成了人们寄托相思的最好载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心声也道出了天下人的美好愿望。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形单者的朋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对孤寥伤怀,自是不言而喻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的缠绵陶醉了多少离别,更让人感念那分别的瞬间。“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与友人的各赴前程,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那时、那人,今时、今人,穿越岁月的时空,我们所体会的情感冲击又有什么不同呢。
触景生情也好,离愁别绪也罢,说是景、是人、是事、是时,其实都是情,各种情感穿插交织在一起,贯穿始末的只是这“岁月”二字。所以,感慨岁月,其实就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的一种写照。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绝不能让岁月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的劝诫仍然声声在耳。要拥抱生活,就要真情地去面对岁月,满腔热情地去写满岁月的答卷。“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徜徉在书卷的氤氲氛围中,陆游的读书岁月悄然流逝,但他的独白却是充满幸福满足感的。读书人这样感慨岁月,是书痴,更是在享受岁月的恩赐。那我们呢,是不是应该全心全意地去做好事情,尤其是自己钟爱的事情,即使有过曲折,也会充满善良的愿望,不畏艰险、坚定信念,以问心无愧写满岁月的篇章。有一天,当你再来感慨岁月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生命是这样的……
11、
12、时光太无情更太无义,却也公平真实,只是让我感到有点太匆匆,将昨天面目如春的容颜消磨得腊月荒苍.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不敢再回首我灿烂的曾经,繁华的过去,辉煌一段的人生。这样只能使我平添嗟叹.对酒忧怍.呤听窗外雨声,洌洌裟裟,点点滴滴.灰蒙蒙一天的伤感,铅华洗尽了镜中潸然之我。
曾经畅游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人心痛的六代繁华.不也笑谈在千峰之上么?.哭过去的少年豪放,空空的伴来满腹惆伥.夜无不尽的梦难成,恨难平.数尽了日月星宸的浓睡不消残酒。
人生的事,总是无常.爱情这个千百年来的一个历史答案,让人一生难以啄摩.掩卷叹息,一个男人的脆弱为何总是喜欢被心爱的女人温暖着,但是爱情这个东西为何又总是喜欢时过境迁?抬望苍穹,一个遥远而又很近的女人,不知道此时身在何处?斜血的残阳,砌成此恨无重数……
13、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唐·李颀诗句),抚今追昔,审视自己,还是做一个勤奋者、求索者、快乐者的好!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1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