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去加在别人头上。

       [出典]  《论语卫灵公》

       注:

       1、出 处: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3、译文:

      (1)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2) 子贡问孔子:“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收益的么? 子曰: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儒家道德的信条,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实践考验,而今愈益显出它的哲学智慧。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就可以使天下太平。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5、“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发表你的观点的权利。”这话是伏尔泰说的。1791年,伏尔泰葬入法国巴黎的“先贤祠”,墓碑上写道:“伏尔泰——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其实伏尔泰还有几个耀眼的头衔:“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皇帝”、“欧洲的良心”、“欧洲的孔子”,有一个头衔是伏尔泰自己加给自己的:“孔门弟子”。

     “任何国君也不能有如此类似的威望来影响舆论”,这句话是同时代的评论家杜威尔纳用来评价伏尔泰的。然而伏尔泰则盛赞“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二十余年如一日地在家中悬挂孔子像,伏尔泰在《论孔子》里说:“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还号召所有人把它作为“座右铭”。他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由于伏尔泰传播、一大批法国思想家推动,1789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六条这样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事的权利,其原则是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法国宪法集》)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再说说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他领导南北战争打败了南方大奴隶主,签署了《解放宣言》,宣布美国全境的奴隶“从1863年1月1日起永远获得自由”。林肯为此收到过夹着子弹的恐吓信,有人问你为什么不退缩?他回答:少年时代,一队队黑人奴隶被押解着从我家门前经过,他们痛苦的呻吟使我至今难忘,“因为我不愿当奴隶,所以我也不愿意有人做奴隶。”林肯的执政伦理,恰可以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概括。

       人类的价值观竟有惊人的一致之处。

        前外长李肇星在署名文章写道:“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博文写道:“我到联合国大厦参观时,就看到一块大幅宣传,上面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文字,表明了一个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最低伦理准则:中文用的是孔老夫子那句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确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 “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它简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英文版。

      6、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7、  不只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这句话为做人的标准,国与国之间也要遵循这个道理,否则会引起世界人民的不满。例如在当今之世,民族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利益确实应该是每个国家的首要考虑。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以所谓“无赖国家”的导弹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为借口,美国强化了推行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而对其可能给世界安全带来的后果不管不顾。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谈自己的国家利益之时,是否也应考虑和尊重其它国家的利益,而不应以损害别国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呢?当年林肯总统领导的美国联邦政府曾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同制造“两个美国”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在斗争中留下了这样的名言:“美国人民在地球上占有和居住的这片土地只能作为‘一个民族大家庭的家园’,不能够作为两个或者更多民族大家庭的家园。”今天,美国某些人应当从这段历史中得到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恐怖主义是美国反对的,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反对的。恐怖主义的手段之一,是将无辜者押为人质。当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就杀害人质以示儆。美国为了警告或报复伊拉克企图暗杀布什前总统,派飞机前往袭击。如果击中了那些未遂的凶手,伸张了正义,这样的行动可以为大家认可。可是事实上杀死的都是无辜百姓。

       这种行动和恐怖主义何异!从反对恐怖主义出发,最后自己变成了恐怖主义者,也是因为把“己所欲,施于人”推行得过了头。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古文名句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35

[新一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舊一篇] 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