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者预言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种人才不但应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创造和适应的能力。实践表明,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近几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明显加大改革力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大提高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1991—1992年此类题约占30%,到1995年,已达到80%左右。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仍然使用旧的一套“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滴的历史知识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是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注重引入类似问题教学法一类的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三,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也是落实《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精神与“大纲”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①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②问题情境的分类;③问题情境的设置;④问题情境——诊断智力发展水平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等基本内容。本文着重谈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方式。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依据这一基本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
  1.通过对有关的趣味史实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在讲授《唐朝的衰落》一章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唐朝人口增减资料:
  A.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37,140,000人。
  B.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41,419,712人。
  C.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52,919,309人。
  D.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16,990,309人。
  E.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15,762,432人。
  然后,提出下列问题:①从A至C阶段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②由于什么事件导致C至D阶段人口急剧下降?该事件的原因及后果各是什么?③从D至E阶段为何人口继续下降?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由于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后期由于统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使社会生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可见,政治稳定是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2.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我们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再如讲埃及金字塔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建造金字塔》插图,并适时提问从这幅图你想到什么?学生从图上具体形象,如230万块磨光的石块、金字塔的精密度、监工手中的鞭子、 奴隶的暴死等,就能认识到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
  3.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4.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节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问题: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各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两国为挽救危机各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对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就会发现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中国之所以未能象日本那样摆脱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教师可提出:“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讲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论证,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也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五四运动则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的推动等诸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之举,进而使学生弄清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6.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时,教师可以举例:在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时,陈赓在战场严重失利时刻,曾帮助蒋介石脱离险境。延安整风时,康生对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了吗?”陈赓坦然地答道:“当时,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烈士了吗?”结合史实评价两人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仅辩明了正误,而且掌握了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评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7.可以从审美角度入手,通过对艺术品的鉴别、比较,设置问题情境。在讲秦始皇统一货币时,教师可以提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用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文中各诸侯国货币插图入手,当时齐国是刀形币,赵国是铲形币,楚国是蚁鼻钱,秦国是半两钱。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之所以选用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不仅因为它是原来秦国一直使用的货币,就其形状而言,圆形方孔钱比其他几个诸侯国的钱更规范,便于铸造,中间有一个方孔,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通过货币的统一,可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典型、普通的错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置最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有时还可以通过当场试验或演示的方法,设置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学中获得更概括的知识。
  2.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A·多勃洛留波夫说:“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
  3.要适合于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是越难越好,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更具体地说,是要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正确设计问题,使之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能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又充分顾及学生实际水平。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31-32G32中学历史教学吴长平19971997 作者: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31-32G32中学历史教学吴长平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4:16

[新一篇] 問題型的教材結構和課堂教學模式

[舊一篇]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巧妙結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