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控制点的结构及现状分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1 问题的提出
    自Rotter.J.B提出控制点的思想以来,控制点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很多人认为控制点是控制个体行为的重要认知变量[1]。在Rotter最初的系统阐述中,控制点是一种概括化的预期,个体依此估计自身对与自己有关的各种事件的可控程度;它由高内控——高外控的单维结构组成;内部控制和积极的行为后果相联系、内控个体敢于承担自身行为后果、不介意行为后果是奖赏或惩戒;而外控的人会在自己的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更有可能导致适应不良。以此理论为基础,Rotter从实证角度编制了沿用至今的单维控制点量表[2],此后最有名的控制点量表都是有关内控和外控的[3],例Keitz(1974),Reitz(1979)都是使用单维控制点量表对个体现状进行测量。但众多实证结果表明Rotter控制点量表的非单维性[4],因素分析可以提取两个因素:个人的(personal)和社会政策控制(socio-political control),Hui(1983)等人建议使用多维测量解释内控——外控分数[5]。另外,一般化的控制点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受到挑战;Rotter在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时明确提出,原有的Rotter控制点量表是一般化的,如果人们对特定领域感兴趣,尤其是当环境中众多重要因素不断变化增长时,特定测量有其特有的存在价值[6]。现在,控制点特定化的测量成为主流。本研究拟从控制点理论的特定、多维角度出发,自编高校学生择业控制点问卷并使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评价,进而从择业角度客观描述当代高校学生择业控制点现状,为帮助学生适应当代社会提供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取自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经过考察招生分数、系容量、近两年的毕业分配等背景资料,最后确定在招生分数相当,系容量足够大(各年级男女生均超过35人),且近2年毕业分配有明显差异的自动化系(冷门专业)、统计系(热门专业)统一以宿舍为单位发放问卷。共有507名有效被试。其中男生278名,女生229名;冷门专业227名,热门专业280名;一年级99名,二年级138名,三年级138名,四年级132名。
      2.2 问卷的编制
      2.2.1 择业控制点项目和维度的确立
    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参与开放式调查。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写出影响自身择业的各种因素。总结他们所列出的因素,从中提取26个项目作为结构式访谈的具体内容,让被试就每一个项目所涉及内容对自身择业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
    结合26个项目的具体访谈结果,将其归纳在6个测量指标中。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控制点的测量,将该6指标分别划归到外部控制点(社会指标)和内部控制点(个人特点)两个侧面[7],其中属外部控制点的有:专业运气(例如,被试评价项目“专业前景”对择业影响非常大)、关系依赖(例如:被试认为“关系网”对自身择业影响非常大)、性别依赖(例如:被试认为性别对自身择业影响非常大),属内部控制点的有:专业能力(例如,被试认为专业突出对自身择业影响非常大)、个人努力(例如,被试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找到好工作)、选择能力(例如,被试认为明辨真假就能找到好工作)。根据6个测量指标编制初测问卷,共含有26道题目。
      2.2.2 择业控制点问卷的初测
    因为问卷已有维度结构的假设,所以在已有的维度假设条件下,计算每个维度的总分,再计算各个项目与所在维度分之间的相关,删除问卷区分度小于0.60的项目,形成含有16项题目的正式施测问卷:“大学生择业控制点问卷”。以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记分。该问卷一个月重测信度为.91(p<0.01)。
      2.3 统计处理
    利用LISREL8.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利用SPSS10.0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编择业控制点问卷模型的检验
    将6个指标对应的测量项目合并求平均分,得到6个测量指标得分,分别对应于两个潜变量:外部控制点因子(对应三个测量指标:专业运气、关系依赖、性别依赖)和内部控制点因子(对应三个测量指标:专业能力、个人努力、选择能力)。
    根据该假设,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其协方差矩阵(见表1)进行估计和检验,得到模型整体拟合指数,结果见表2。
      表1 择业控制点6个测量指标得分的协方差矩阵
       专业   性别   关系   选择   专业   个人       运气   依赖   依赖   能力   能力   努力专业运气   1.79性别依赖   0.15   1.70关系依赖   0.38   0.37   1.78选择能力   0.20   0.13   0.29   1.41专业能力   0.24   0.02   0.14   0.60   1.56个人努力   0.36   0.07   0.04   0.51   0.75   2.20贾可The Metaphysical Meaning of Freedom 
   YANG Guo-ro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孟庆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张杉杉,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02级博士生,石家庄 050091,E-mail:shanshanzhang@163.con。 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京32~36B4心理学张杉杉/孟庆茂20052005尝试建立择业控制点的内部——外部两维结构,并以此为基础了解当代大学生择业控制点现状。被试为石家庄的507名理工科大学生。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择业两维控制点模型的数据拟合达到优良水平,提示内部、外部控制点可能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此外,择业控制点6个测量指标(其中专业能力、个人努力和选择能力为内部指标;专业运气、关系依赖和性别依赖为外部指标)的数据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的择业普遍存在外控特点,提醒高校应当对学生及早进行职业指导,强化学生对自身择业的责任感。大学生/择业/控制点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211研究项目”成果。陈波

网载 2013-09-10 20:50:4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