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颇具特色的语文新教材    ——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需要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以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需要为教材内容安排的依据,充分利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思想比较开放、信息技术较为普及、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创建了自己的教材特色。
      一、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听说读写
    首先,确立了语文教学的体系。以“活动”带动“文体”(“语体”),“活动”带“阅读”;“活动”中有“文体”,“文体”中有“活动”,“活动”中有“阅读”,“阅读”中有“活动”;“活动”与“阅读”相结合。活动层次分明,有活动单元、单元活动和课后的思考探究活动。活动单元似五个人文主题组元,并且放在各册第一单元,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全新的学习天地。这个活动,规模大,综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活动与本单元或与前后单元的课文有密切联系,有的还与其他册的内容有联系,如第五册的活动与第三册的知识短文的联系。所有单元中都有活动设计。这个活动,是表达交流(写作和口语)的专项学习活动,目标较单一,规模较小。活动与本单元的主题或课文有密切联系,是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与拓展。课文后的活动性思考探究,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就将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融合在活动中,活动也渗透到了教材的各个方面。
    第二,实现了活动与语文的有机结合。一是活动与语文知识技能的结合。如“走近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了解经济,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运用语文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听、说、读、写和搜集、观察、体验、调查、访谈、编辑等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尽管有时注重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其落脚点都在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二是活动与写作的结合。每一个活动单元,都有写作安排,而且与活动探究有机统一。如“认识自我”单元要求结合探究写自述文,“体验情感”单元写情感散文,“关注社会”单元写议论文,“感悟自然”单元写游记,“走近经济”单元写调查报告、访谈纪要、新闻报道或经济小论文。在所有单元活动中,也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1-5册分别要求学生结合探究活动写自传、记述性散文、广告诗、填歌词、议论散文、科学小论文、产品说明书、解说词、微型小说、新闻、小小说、导游词、读书札记和改编课本剧。在这里,写作成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是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总结升华。
    第三,构建了语文“活”和“动”的机制。过去一些语文教科书也强调活动,但实践时却“活”不起来“动”不起来。广东版教科书吸收中外语文教科书编写和语文实验研究的成果,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方法都是“活”的,师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等,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过程是“活”的,可在生活中考察、采访,也可走进网络世界去讨论、交流;学习资源是活的,教科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标牌广告等都可成为语文资源。这种学习活动,又是“动”的,学生要调查、走访,要动手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研究问题,要与合作者进行口头交流,向全班作出汇报与书面展示;要走进生活,要在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与体验中去学习语文。语文学习真正“活”“动”起来了,就打破了师授生受的模式,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以阅读为杠杆提高语文水平
    首先,构建了阅读的体系。教科书围绕阅读,安排听、说、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以阅读为主线,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体系,把阅读、写作、语言、活动等项内容整合在每一个单元。写作、语言、活动等其他内容都与课文阅读有机结合,有的在课后的“思考探究”设置中直接体现,有的在内容上与课文有密切联系。阅读分了层级,有文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和网上阅读,重视了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二,加强了阅读指导。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提高阅读效率,5册20个单元都设置了“点击链接”栏目,介绍了阅读“三到”、诵读、熟读、略读、精读、快速阅读、研究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以及文言文阅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精要、实用”的语言知识如演讲、辩论、访谈、熟语、修辞方法、语感、结构复杂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格律诗词等。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碰到问题时,可以阅读“点击链接”,有针对性地活学活用。教科书的每个单元还设计了导语,提出了阅读建议。这样,可以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益,并通过阅读来提高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以及口语水平。
    第三,加大了阅读量。针对不少学生因课内外阅读量不足,造成语文水平低的实际,教科书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资源。一个模块编成一册,一册设立四个单元,四个单元中三个单元作为阅读单元。阅读单元里又将阅读分成三个层级。最重要的一个层级是“基础阅读”,这是放置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课文的地方。这是学生必读的,甚至是需要精读的课文。每一册两个现代文单元,每个单元3课,古代诗文单元每个单元4课,共10课。5册教科书必修课一共50课。第二个层级是“扩展阅读”,这是与“基础阅读”同类内容和体裁的课文,5册一共30课。这是为读完“基础阅读”还嫌不够,需要增加阅读量的学生准备的。与此相同层级的还有“参考阅读”,5册一共有15课。针对不少学生因阅读量不足造成语文水平低下的实际,教材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资源。必修课教科书每册约14万字,5册共70万字左右。第三个层级是“推荐阅读”,这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的地方。5册共推荐了15部(套)着作。中学生仅仅阅读课内的东西是不够的,语文水平提高快的学生也得力于课外阅读。“推荐阅读”的设计想引导学生自觉地增加课外的纸上阅读和网上阅读。
    第四,强化了阅读思考的力度。为使学生能进行有成效的阅读,教科书把练习变为“思考·探究”,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能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揣摩语言,积累语感;教材常用“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谈谈自己感动的”之类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列举一些对课文的精彩评价或名家的不同见解,甚至相反高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供一些对课文相关的索引,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文言文单元设题也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归纳总结古今词义变化的一般规律;说说自己对“忠孝”的看法。把背诵和理解结合起来,并且设计了知识竞赛、成果展览和经验交流活动,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五,突出了阅读的人文性。广东版教科书的选文,都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较多的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荷塘月色》《拿来主义》《雷雨》《哈姆雷特》是经典名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增加的课文如《呼唤生命教育》,让学生珍惜生命和关爱生命;《我的母亲》亲情浓郁,清新有趣,特别真实感人。不仅如此,大多数课文的字里行间还洋溢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品读这样的文字,学生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语文学习的过程将成为人文积淀的过程。
      三、以创新为目标构建教科书新体系
    首先,创建了新的教科书框架。我们必修课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三线四单元”。
    依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必修课程5个模块,分编5册。每册按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索,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        活动          文体          文体           语体语文1      认识自我        传记          散文         古典诗歌①语文2      体验情感        诗歌         议论文①      文言文①语文3      关注社会      议论文②        小说①       文言文②语文4      感悟自然      科学小品        小说②       古典诗歌②语文5      走近经济        新闻          戏剧         文言文③

            

网载 2013-09-10 20:49:1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