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硬指标:火爆的希尔施(h)指数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乔治·希尔施(Jorge Hirsch)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位普通物理学教授,阿根廷裔美国人,原本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默默无闻。使他在文献统计学领域甚至整个科学界名声大噪的是一篇200511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在这篇题为“个人科研产出的一个量化指标”(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的文章中,希尔施提出了所谓“希尔施指数”(Hirsch index,或简称h指数)的概念,用来表征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和影响力。假如某人迄今为止总共发表了N篇学术论文,其中h篇论文的单篇引用率大于或等于h次,那么此人的希尔施指数就等于h。该指数的值越大,就表明他或她在领域内的学术成就或专业影响力越高。不同学科之间的希尔施指数一般没有可比性。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科学界很快就采用了希尔施指数,把它作为量化指标之一来衡量一个学者的科研产出。如今很多欧美的年轻学者在申请基金或职位的时候,都在申请材料中特别注明自己的希尔施指数值,以强调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由此可见,希尔施指数的火爆流行如同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一样,成为学术界的一道奇特风景线。不妨让我们举例说明怎样计算希尔施指数。如图所示,假设某位青年学者已经发表专业论文16篇,其中落在横轴上的3篇论文引用率均为0;位于绿色虚线及其上方的7篇论文的单篇引用率大于或等于7;另外6篇论文介于绿色虚线和横轴之间,它们的单篇引用率都大于0而小于7。因此该学者的希尔施指数目前等于7。假如这位学者暂时不再发表论文,已经发表的这16篇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更多的引用,那么他或她的希尔施指数就会逐渐攀升。换句话说,如果某位科学大鳄的希尔施指数为100,就意味着他或她已经发表了单篇引用率至少为100次的论文100篇,而这与该学者的论文总数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希尔施本人宁愿把“h”解释为“高引用”(highly cited)而不是他的姓氏字头。他承认该指数的局限性,并强调只有把它和其他学术指标结合起来,才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学者的真实学术成果和专业影响力。

  毫无疑问,希尔施指数不适用于早年的科学宗师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他一生只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希尔施指数仅为6(数据来自INSPIRE高能物理数据库)。汤川出生于1907年,在28岁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提出了着名的介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原子核之间通过交换一种尚未被发现的p介子而实现强相互作用。汤川的这一科学思想是革命性的,原因在于他首先认识到: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传递“力”粒子来完成的。尽管汤川将他的处女作发表在了日本国内不起眼的学会刊物上,但他的理论却震惊了国际学术界,令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物理学大师刮目相看。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塞西尔·鲍威尔(Cecil Powell)领导的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了汤川教授所预言的p介子,从而将汤川送上了194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领奖台。凭借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汤川向世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一炮而红”。但是按照今天粒子物理学领域对论文的评判标准,产量和质量都是必需的,因此一个希尔施指数仅为6的学者充其量也就是博士后水平,其成为大师之路遥不可及。

作为弦理论的头面领军人物,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爱德华·威藤(Edward Witten)获得了希尔施指数等于148的不二身价,坐实了他在学界内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不过,威藤的论文单篇引用率最高为7000余次;相比之下,他的年轻同事胡安·马尔达西纳(Juan Maldacena)则创造了论文单篇引用率10000余次的巅峰,尽管他的希尔施指数只有76。由此可见,学术评价仅仅依赖个别量化指标是不够的,尽管它们不乏客观性,却无法完整地反映一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创新水平。

本文已正式发表在《科学世界》2015年6月号。

来源:科学网邢志忠博客


中科院物理所 2015-08-23 08:55:06

[新一篇] 我們搞開發的為什么會感覺到累 人生

[舊一篇] “我們想做一款沒有存在感的床頭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