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现在我们看它是很简单的一件事物,但他能看出中国近代工业史,让你明白为何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
香烟!这个东西全世界各国都劝大家不要吸,但从经济税收角度看各国谁也不会真的禁了它。在近代中国香烟市场基本是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为什么会交给西方?
原因只有一个,工业水平落后。缺乏像这种大批量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民国政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向他国。中国是农业国,当时的农民是很苦的,烟叶成本在中国种植比美国进口划算多了“现金+高价”的诱惑,让大量农民开始种烟叶,事实真的会是如此么?实质上控制中国农民的是烟企洋人+中国买办+政府官员,此三者勾连分脏。这三者穿了同条裤子,中国农民境遇就可想而知了,前面说了高价+现金,不是挺好的吗?那是你没种的时侯,引诱你转种烟叶,等到大规模种的时侯,主动权就在烟商手中了。一家种,家家种,一村种,村村种。结果到了卖烟叶的时候,收购的人就给你分级压价,价格还是买办说了算。卷烟的大量出现,最初是在美国和英国,这是工业化程度的标志。
烟草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一般说是南洋国家传入的。中国人有吸烟的一般分三种,水烟,旱烟,鼻烟。鼻烟又是山东烟草为上等,旱烟以兰州为佳。但有个特点,无法大批量的生产,农业国基本还是手工作坊,当卷烟流行开来,市场基本就是外资的天下了。1900左右,为了打开中国的卷烟市场,必须教会和提倡中国人吸烟。推广地肯定是上海,那时上海街头,每天都有英国美国等烟草公司派人去送传单,甚至发烟给路人品尝,从一支到一整包。那么就算中国人习惯了吸烟,问题也来了,市场越来越大,再从美国进香烟来卖,就不划算了。于是,六家英美中小公司联合成立了大型的公司--英美烟草公司。他的目的就是在中国设厂,中国种植,中国生产,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这里最难的是第一步:如何鼓动中国农民种植烟叶,接下来就出现了上面“高价+现金”收购的事。“高价+现金”呢,即使给的低一点,但是有钱赚生活也会过得好一点吧!当时,西方在中国搞了五个试验场!分别在湖北的光化、老河口、安徵的一个县、还有山东的潍县和坊子。经过长时间的科学种植和烟叶考察,湖北因为雨量过足,对烟叶质量有很大影响被排除了。英美烟草公司主要是通过以下手段来让农民种植烟叶的。2、送肯种的农民温度计(当时可是神器)烤烟用的管子;3、最重要的。只要你种,我就买。不管质量,价是很高的,还是现金。农民没有理由拒绝的。一家种了,发财了。乡里乡亲的就跟上了,这样的情况一旦铺开,洋人就变脸了。当时农民是不用进城来卖烟叶的,买办是开车下乡收的。 农民一旦有点钱,国民党政府就伸手过来,增税种,加税收,各种费,捐。再上地方政府军阀的开支,杂捐。再加上外资,买办的剥皮。农民还是很惨。这样就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拒卖?你不卖,洋人全得疯了。很难。要对抗,就要有组织,谁站在农民这一边,组织农民,保证他们的权益,他们就会拥护谁。当然这样的组织者面临的是枪杀。中国卷烟市场从一开始就受到外资的控制,到种植网络的全面发展,这种控制便更加有力,种植地和种植户推广了,接下来就是收购点的设立,这是配套的。中国买帮了外国人大忙,外国人法律上没有的权利,中国人帮他们做到了。买办们用自已的名义帮外国人购地,建厂。农民依然被牢牢掐住脖子,等资方赚到足够的钱,就可以花钱请武装保安来防农民闹事了,还能控制报纸,收买乡绅。1927北伐军打到了河南,迅速发动群众批斗了买办,没收了机器,截留了烟叶。北伐军不是蒋总司令的队伍吗?怎么会去联系农民呢?当时的北伐军也是很复杂的,国共两党都有人在军队里,国民党里又分成左派右派。北伐军搞得很猛,在许昌连烟厂也没收了。这就惹急了买办们。英美通过外交途径来施压南京,但蒋介石直到1929年才腾出手来象征性的处理这些事。两年时间里河南的收购网络基本瓦解了,市场极度混乱。这时候河南已经出现了一千多家的小烟叶收购厂,全是中国人自已开立的。他们收烟叶,也是卖给上海,卖华商也卖外国人,只要有钱赚就行。而且成立了同业公会,有组织的操控烟价。英美遥控的许昌烟叶公司在这样情况下,两年收不到农民烟叶。竞争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美国英国再度施压,蒋介石也不好再插手这事,蒋不插手的原因很简单,不管如何,他没损失。 一帮是洋人撑腰的中国买办们;一帮是当地财团富豪+上海商家烟厂的老板们。南京两边都得罪不起,先观望。 既然南京不管,那英美公司就另找办法,中国人不是组织了同业公会来对抗吗,那英美就出钱,1934年成立一个叫“美种烟草改良委员会”里头全是中国人,成员是退休大买办,退休军官。走军队路线,这样军阀就掺合进来了。委员会一下就砸了三百万来收买军阀,武装收购烟叶,34年10月一周收了1000万磅烟叶。逼人太甚,你以为中国土豪没枪吗,同业公会也出钱,找地方武装。初期算打了个平手,不过英美公司祭出了大杀器。砸钱,收买南京铁道部,出其制胜,一招毙命。就是说好发一车皮,就给铁道部官员们多少钱。但不能发同业公会的货,这一招基本就致河南,山东当地的土豪,上海的烟企于死地,货收来运不出。太欺负人了, 河南,山东,上海烟企和乡绅联名控告铁道部有人受贿,必有贪腐。最终在蒋介石的亲自干预下,从铁道部官员到法院法官撤职的撤职,坐牢的坐牢。事情算是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协商了,再这样下去不行。争斗持续下去,对南京也没好处,毕竟税收也可能会影响到。在处理完贪官后,蒋介石责成财政部必须在一个月内拿出了方案,由政府,英美和民间企业三方出资成立控股公司,股份多的说了算。政府占51%。
表面看决定权在中国政府手中,其实政府哪有钱,这钱最终还是英美借给南京政府的,当然英美说了算。这样就等于在1935年成立了一个英美垄断中国烟草市场的工具。在上海的银行家、企业家基本上是冷笑一声,你蒋介石到底是帮哪头的?这样的方案是如何拿得出台面?从35年起,中国从腹地到偏辟乡村只要是种烟叶的,基本全在外资控制之下。这么大的利润,中国政府放任英美把持,蒋介石忍了,但有一个国家眼红了,他们准备从东北出发开始挑战英美的卷烟市场。日本人在1933年,大体上已经完全控制东北的军事,经济了。在中国市场能赚钱的,日本人基本会插一脚。卷烟当然不例外了,但东北的卷烟也是英美烟的天下。日本必须抢占这个市场,33年马上成立了满州烟草公司,这是一家新的日资企业,目标不言而喻,满州。还一家叫东亚公司,目标华北。最终目标是全中国市场。这份情报是作为军事情报被美国人截获。就是说日本的企业与关东军是一条裤子的。这让人震惊,但美国人进行了实力分析后,决定提防,而不是打压。 为什么不打压呢?英美觉得没必要,实力根本是不能比的。一个小卖部,一个大超市,小卖部说要占领大超市市场,很可笑。的确也是如此。 到1936年,就是抗战前一年,日本两家日资公司资本是多少呢?1500万日元。 英美公司多少?34182000英磅。按当时的日英汇率算,连百分之四也不到。英美和南京政府一直睁一眼闭一眼,这大大刺激了日本人的信心。1937年左右,日本在满州向驻满州的英美公司董事会提出,加几个日本人董事进来。这是非常荒唐的提法,而背后是日本陆军。但英美公司答应了,就等于答应市场分一点给日本。这是日军在试探英美底线,成功了。那些接下来华北呢?日本人野心更大了。有军方开路,一切似乎很简单。 日本人霸占了烟叶市场,马上在北平建烟厂,受到损失最大的便是华商烟企,东北不用说了,基本被赶尽杀绝。华北中国烟企到了1938年或更早,原来的二十多家烟厂全部被迫停产,厂房被日军占领再转手这两家日资公司。当时华北+东北烟草市场是总消费额是多少呢?350亿支一年。中国企业每月能产2亿多支,一年市场份额不大,但也是逐步发展。日本人一来,别说发展,连厂房机器全没了。比如山西有一家华商烟厂叫“晋华公司”。规模算可以,开足生产,年产能达5亿只,企业算是在上升期,这引起了日本人的兴趣,先商业谈判,中方老板不肯转让。为什么?按正常市场价,这个厂日本的东亚公司根本买不起。 这时汉奸就出力了,用山西的报纸,媒体硬生生的将这老板搞臭,并有通共证据,几乎被日本人整得家破人亡,在阎锡山的干涉下算是保住了命。厂没了,这厂一到手,日本人的计划就是扩大生产从原来的5亿支增加到年产15亿支。本来相当困苦的烟农,在日本人到来后,就连活路也没了,很多烟农自杀,富一点的破产。因为日本人狠到连最低成本价也不给。1、肥料14元。劳力:20元 烘烤成本:11元。别的不算,共得45元的成本。这一亩烟叶产生烘好卖给日本人,日本人给多少价呢?31元,还有活路了吗?烟农活不下去了,但这时共军开辟了敌后根据地,帮他们生产,对抗日军,减租分地,被压迫的各阶层走向了全面抗战!土八路一搞根据地,日本人就疯了。日军只管作战,粮食,矿山,经济作物谁来收,日军能放下枪来割小麦高粱吗?军事上国共做不到马上打败日本人,但经济上让日本人实现不了以战养战 这不是贡献是什么?国民党也不想让日本人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但他们只会用焦土政策,长沙烧为白地,花园口事件。以烟草为例,当日本人打算大展宏图,发笔大财垄断市场时,最终一直为什么没起色?晋冀鲁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多少人来粉碎日本人收购。如果有中国武装力量占得地盘后,减租免捐,平等相待,当时农民会支持谁?
铁血军事 后沙月光 2015-08-23 08: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