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 簡體 傳統 |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里讲到:「产品经理要有傻瓜心态」。这里的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一种外行心态。张小龙说,自己要经过5-10分钟的酝酿才能达到傻瓜状态,马化腾需要一分钟,功力最深的是乔布斯,传说他能在专家和傻瓜之间随意切换,来去自如,所谓「Stay foolish」,便是如此。
你需要多久才能变成一个傻瓜?
我最早听到类似的说法并不来自于张小龙,而是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像外行一样思考》,作者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研究所的金出武雄教授。金教授的学术固然在同行眼里高山仰止,行文也极为流畅。关于写作,他的观点是,无论写科普还是论文,都要像创作小说那样写出引人入胜的独特观点。这一点和 MacTalk 秉承的写作原则一脉相承。
金教授在1980年的春天从日本到了美国,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他信誓旦旦的对自己的妻子说:咱们只去五年。三十年过去了,伊带着这个弥天大谎参与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相关的各种研究,工作兢兢业业,为美国人民的人工智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包括: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进行火星探查和火山口探查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直升飞机,虚拟现实和三维视频,等。
关于这本书的创作,金教授如是说:
听过我的演讲或言论之后,有很多人表示「你的话,简直就是谎话、几乎都是谎话、是玩笑、像是真话、是真话、是自吹自擂、虽然很有建设性但……杂七杂八还有点意思」。于是我想,要不要把这些收集起来,写一本书呢?
于是这本书就这样诞生了,比《MacTalk·人生元编程》的问世还要腼腆一些。
书看起来像是一本介绍「如何做学术研究」的着作,但其中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无论是学术研究、技术、产品、演讲、写作、互联网、教育、思考的本质等等,书中都有涉猎,并且观点独特,思路新颖,适合各个创造性领域的人群阅读。
金教授有个观点叫做「Best First」,意为最好的东西一定要放在最前面。无论是演讲还是写书,金教授都遵循了这个规则。观众或读者都希望开始的时候就看到最好的东西,很多演讲或图书做了冗长的铺垫才进入主题,岂不知那些铺垫已经耗尽了听众和读者所有的耐心。「Best First」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先把最重要的部分呈现给大家,之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结束演讲和阅读。
这真是个有趣的观点。写到这我想起了 Linux 的缔造者 Linus 在自传里写的一句话:
我对生命的意义有种理论。我们可以在第一章里对读者解释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样就可以吸引住他们。一旦他们被吸引,并且付钱买了书,剩下的章节里我们就可以胡扯了。
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基于此,我们就知道,书中的核心内容毫无疑问是第一章: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这一章节给我带来的思考最多。
读了十几年书,又工作了很多年,我们终于从鼻青脸肿混到了白衣飘飘,成为了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工作中开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断有新人或老人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微笑着迎接各种挑战,淡淡的送走困难,你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殊不知我们已经陷入了一个创新匮乏区。我们无法像外行那样自由的思考,无法像「傻瓜」那样去体会真实用户的感觉,我们成为了专家,常常考虑的是「能不能实现」和更多的「不可能」。
这时候金教授就会从书里爬出来拍拍你的肩膀,轻轻的在你耳边低语:要像外行人一样自由发散地找出创意,然后以专业人士的方法去付诸实现。
对于外行人来说,因为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束缚,就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们一切构想的根源都是「我想要这样」,而不是「能不能实现」。每个外行都抱着一种「能实现」的积极态度,美妙的创意才会相伴而来。而专家就很容易被困在通常的做法中,难以产生飞跃式的想法。某些成功了的,已经存在的方法、经验和知识反而会导致想象力匮乏,创意缺失。
当你以一个专家的身份说出「不可能」三个字的时候,你已经输了。金教授如是说,为此他还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
2000年左右的时候,有个人告诉我说:雨滴原本是透明的,但在雨天开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白色的雨滴,这妨碍了开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车头灯照在雨滴上,光线发生了像在水晶里一样的折射。那时我就想,能不能做出这样的车头灯,它不像传统车头灯一样对着某个方向无区别地发射光线,而是先探测雨点的位置,而后仅仅向没有雨滴的空隙投影光线,这样的话岂不就像看不见雨一样了吗?
那是我像外行一样的想法,实在是有点天马行空。我和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谈论了这个想法,他并不接受,说:这不可能。虽然我觉得从技术上说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但还是先把这个想法搁置了。
七年后,金教授终于做出了让雨滴消失的车头灯实验室版本,并且因此拓宽了新视觉系统和应用的前景。
跳出现有的成功是最难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
发明现代计算机原型的天才科学家冯·诺依曼在别人向其展示高级编程语言时,这位天才的回答:汇编是多么美妙的语言啊,有了汇编你们怎么还会用到其他语言呢?这是多么的愚蠢!从那以后,几百种高级语言诞生了。
他就不能理解我们这些看不懂汇编语言的程序员的心!
很多成功的企业巨头被后来者追上并击败,同样是因为企业经营者无法走出过去的成功经验导致的。即使无法颠覆别人,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出自己的改变,每个创业者,都应该读读这一章节。
金教授还在书中讲述了「计算机向人类发出挑战——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教育」「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别人实践」「寻求决断与明示的速度」等内容,同样值得仔细品读。下面是一些有趣的观点摘录。
明斯基教授,您总是能在各种领域中想出很多创造性的、引人入胜且能够引导新方向的构思。请问 您的诀窍是什么呢?他回答说:这个很简单,只要反对大家所说的就可以了。大家都认同的好想法基本上都不太令人满意。
金教授说,越能干的人越迷茫。
如果你工作时经常在「能不能行呢」的不安感和「啊,成功了」的成就感之间往复行走时,恭喜你,离成功已经没有几公里了。交织着这两种感觉的体验将成为你智慧和体力的强有力基石。
就算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和机器人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出类拔萃无所不能,也避免不了这种感觉。不,应该说,正是这种人,才更容易陷入不安和迷茫。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我为什么会经常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很多人常常感慨:我就是记忆力不行……言下之意就是除了记忆力我其他方面都很行的。真是这样吗?
日常生活中,对于人的知觉、思考、行动等,追本溯源,最终都会落到记忆上来。如果头脑中没有知识和信息作为工具、材料,是不可能发挥规划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构思就是通过重组脑海中的记忆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良好而广博的记忆内容做基础,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好的构思。
因此,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记忆。把他人长时间思考总结得出的成果记忆下来,不仅高效便捷,也能为自身的思考扩展基础。 当然,这里所谓的记忆,是指「经过理解的记忆」,这一点无需多言。
所以,今后看到高晓松在脱口秀中谈古论今纵览天下的时候,不要再说「我就是记忆力不行」,差距是全面的。
科学的进步就是不断突破极限和开辟新的领域。很多人认为世界已经停止前行,但那并不是真相。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像竞赛一样指数发展,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发展速度减缓,甚至有人说计算机不会再进步了,还举了很多例子:硅晶体上不能画再细的线了,不能制造出更小的晶体管了,硬盘的存储密度不能再增大了,等等。根据这些说法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发展瓶颈终将到来。
第一条:科学工作者声明某件事情是可行的时候,基本上他不会错。但当他说不可能的时候,他很可能错了。
第二条:发现极限在哪里的唯一方法就是超越极限,尝试向稍微超越这个极限的领域迈进、冒险。
第三条:无论是哪种技术,只要它是非常先进的,那看起来都跟魔术没什么区别。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无论什么样的构想,最初大都只是个偶然的想法。锤炼构想的方法就是跟他人交流,在交谈中验证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想法,并且获取相关知识,修正不完备的地方。升华构想的关键是「交流」,因为他人有很多自己角度的认识和想法,借鉴过来才能完善自己的构想。
开发系统的人头脑中一定要有「用户是在与系统进行对话」这种概念。事实上用户不是通过一点点阅读操作手册记住系统的使用方法的,而是通过使用在头脑中形成印象:系统对每一项操作的反应是什么。
因此,即便是再简单的操作,要是系统的反应不一致,只会使用户混乱,产生不信赖感。系统与用户的关系,就像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的举止行为前后不相同,就根本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
模仿、相似,这样不是很好吗?最初的想法的确是相同的,但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东西、使之升华的水平高低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大部分的创造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增加其附加价值的东西。独创、创造,不是无中生有的魔术。
最后,回到我们最初提出的问题,如何在专家和傻瓜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呢?其实金教授已经写在书里了:
思考的时候,要像外行一样单纯直接,实践的时候则要像专家一样严密细致,并且要有以专业知识和方法武装起来的「我做得到」的乐观主义精神。要记住,独特的、好的创意和好的结果,不管是对研究而言,还是对商业运营而言,都不是自己突然冒出来的东西,那一定是刻苦的努力和长期的思考带来的。
每个 MacTalk 的读者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没时间读书,至少要读一读这篇书评!
文章来源:MacTalk By 池建强(微信ID:sagacity-mac)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2015-08-23 08:43:2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