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看冯玉祥其人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在纷乱的民国史中,出现了很多言行经历有趣的着名人物,常常带有喜剧色彩。西北军的领袖冯玉祥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冯玉祥生命的最后几年全力“揭露”蒋介石,成了中一共的同路人,加上他突然遇难,因此得到了大陆极高的官方评价。在军队出版社刊行的冯玉祥自传中,他被赞颂成“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痛斥腐败、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这是历史被政治篡改的又一个鲜活例子。冯玉祥不能说一点没有上述的优良品质,但他的毛病同样大得多。归根结底,他是个乱世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涌现的中国式枭雄。

行旅出身的冯玉祥被广泛的视为大老粗,他自己也常以此形象为荣,但在历史记载中却随处可见他的狡黠甚至奸诈,或可美其名曰“粗中有细”。在与人交往中,冯玉祥时常会有些好笑的“小聪明”,却能折射出他的品行。曹锟吴佩孚要调他去福建,他不肯,曹吴来时便架着双拐去见,当曹吴决定该派他去湖南,他丢下拐杖起身就走。更有意思的是,他率军驱逐溥仪出宫,外界传闻乘机劫夺珍宝。为此,他在故宫设宴招待北伐军将领,席间突然将故宫全体杂役人员集合,对着客人高声齐诵“冯将军是清白的,没动故宫一草一木”之类的话,搞得在场者吓了一跳。在座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饶有兴趣地记录了这一段故事,也暗示了他对冯玉祥为人的看法。此后,李宗仁从古玩市场得到的消息表明,冯玉祥不过是在演戏。

撒谎、装相,还不是冯的最拿手把戏。他最大的人格缺点,在于反复无常,朝秦暮楚。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吕布是中国历史上此类人物的代表,而冯玉祥无疑是现代的吕奉先。他的一生中,奉行有奶便是娘的原则,更懂得见风使舵,随时可以翻脸不认人,前线倒戈堪称家常便饭。1927年,宁汉分裂,6月10日,他和汪精卫的武汉政府订立盟约反蒋;19日,他又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达成合作协议。这样的例子,贯穿他的戎马生涯。

冯玉祥的真实心态就是逐鹿天下,为此他可以投靠任何人也可以叛变任何人。苏联和中一共一度以为打着“贫苦出身”、“革命军人”旗号的冯玉祥是最值得期待的武装力量,特别是苏联给与他大量军事援助,但事实证明,冯要的就是骗取援助为己所用而已。所以,苏联、中一共对冯玉祥怀有受骗上当的记恨。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和彭德怀的冲突中,就骂彭是“冯玉祥”,可见冯玉祥噎成了阳奉阴违的小人代名词。

反复无常的人,最终也要栽在反复无常上面,这是报应也是天理。论兵力声势,冯的西北军一度盛极,但却是奉军、桂军、晋军等几大强豪中第一个土崩瓦解的。蒋介石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对动辄降叛的西北军施以利诱收买,结果冯的部下也用临阵倒戈来“报答”了他。和蒋介石的斗争失败,是冯玉祥永远的痛。于是,他后来写出《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对蒋极尽攻讦之能,凭借身份地位大揭蒋的“黑幕”。但出于个人恩怨的动机,和他与蒋并不亲近的接触,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很小,只是本泄愤之作。


网载 2011-06-25 00:48:13

[新一篇] 毛與蔣--不同的道路決定的結局

[舊一篇] 看真正的氣魄 蔣介石革命之初已備好遺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