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爷爷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无行文人之杜审言:屈宋作衙官,王羲之北面

     如果要评选中华民族之吹牛大王,杜审言绝对能当选。他的夺冠名言将是:“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我老杜的文章,屈原、宋玉都只配打下手;我老杜的字,王羲之都得北面称臣。这句话还没提自己的拿手好戏五言律诗呢。别急,孙子杜甫跟着出来造势了:“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

评委们,你们还发什么楞?快把吹牛大王冠给杜爷爷戴上吧!

 牛人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先来看看杜审言的身世。
 
《新唐书》卷201《杜审言传》说:“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西晋名将杜预,字元凯。按《元和姓纂》的记载,“襄阳杜氏,当阳侯元凯少子生耽,晋凉州刺史,生顾,西海太守,生逊,过江随元帝南迁,居襄阳。逊生乾光。乾光生叔毗,周峡州刺史,生廉卿、凭石、安石、鱼石、黄石。鱼石生依艺,巩县令,生审言,膳部员外。审言生闲,武功尉、奉天令。闲生甫,检校工部员外。甫生宗武,宗武生嗣业。

多少代了?数不过来了。杜甫在《祭远祖当阳君文》开头说:“十三叶孙甫,谨以寒食之奠,敢昭告于先祖晋验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看来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世祖。

   杜预虽然是一员武将,却不会舞刀弄枪,人家只是会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根本不用上战场,就把吴国给灭了。杜预有大脖子病,学名叫甲状腺肿大,东吴人就给狗脖子上套个葫芦;看见长瘤的树,就写上“杜预颈”,然后一刀砍了泄愤,可见杜预厉害到什么程度。
 
    在中国历史上,像杜预这样能文能武的,还真是不多见,史书称其为“杜武库”,意思是他那脑子,就像个武器库,除了原子弹那时候还没发明,其它什么应有尽有。传到杜审言,去掉损耗,起码还剩一“武器箱”。
    杜预乃国之大器,无论度量器识,都远在常人之上。杜审言比起他这位11世祖来,差了可不止11个档次。是的,他“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但同时又“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旧唐书》)可见他虽然才高,但牛皮哄哄,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杜审言的牛皮是怎么吹的?除了上面那句“夺冠名言”,《新唐书》还有如下记载: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
    天官侍郎是武则天朝的官名,其实就是吏部侍郎。作为主管干部的组织人事部副部长,苏味道是这一年科举的主考官。主考官当然不必一张一张去看考生的卷子,下面自有工作人员“预判”,杜审言就是其中的一个阅卷老师。阅完卷要写评语,杜审言判完卷子对别人说,这回苏味道死定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见了我的判词,还能不羞死?”

    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杜审言病得快要死了,宋之问等人去看望他。人之将死,其言也不善:老天要我死,我有啥说的。不过也好啊,我活一天,你们就被我压一天,永没有出头之日,现在我要死了,你们可以高兴了。只是没有人来接替我啊。”

     李峤、崔融、苏味道三人与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宋之问、沈佺期也是和他齐名的同时代诗人,他这么说,明显是把自己高高置于这些人之上了。

     杜审言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我最高”的处世态度,注定要与人格格不入。据新旧唐书记载,他进士中第后,初为隰城尉,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又与州僚不叶。”这个“又”字说明,他在哪里都和同事处不好关系。不过在吉州,他碰到了两个硬茬子。“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这两个同僚下手够狠,竟然把他弄成了死罪。正当两人喝酒相庆时,杜审言的大儿子、杜甫的伯父杜并,当时只有十三、四岁,拿着刀,冲进来就把周季重杀了,自己也死在当场。
    在古代,儿子替父亲报仇,弟弟替哥哥报仇,不管出发点是对是错,都算孝行。杜家的先祖杜叔毗,就因为自己的哥哥被曹策所害,大白天在京城手刃曹策,“断手刳腹,解其支体。”手段极其残忍。看来杜家有报仇传统,最好不要惹他们。

    杜家出了这么个大孝子,轰动朝廷。杜审言因祸得福,被武后召见,授着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从此进入中央政府,成为副司级中层干部。
    但也就是因为这一契机,他得以交通武后的情人张易之。张易之被杀,一大批御用文人,包括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等,悉数被流放。杜审言配流岭外,不久又被召回来,授国子监主簿,相当于国立大学教务长,不久就死了,终年六十余。

    张易之不光喜欢武则天,还喜欢文学,文章四友都晚节不保,“以文才降节事之。”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连女皇都跟他睡一被窝,这些文人们又怎能跟他撇得清呢!这四个人中,李峤、苏味道都官至宰相,特别是苏味道,这个人最有味道,“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是个明哲保身的官场老油子,他曾经跟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遇到事,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就是不给你整明白。为啥?说是了,结果不是怎么办?说不是了,结果是怎么办?中庸之道在他这里发挥到了极致,凡事都给你来个模棱两可,所以时人都称他为“苏模棱”。

   张易之之败,苏味道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就死了。他死后,四个儿子中有三个都离开了眉州,只有老二苏份留在了当地。传啊传啊,一直到宋代,这一枝传到了苏序的手上,他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苏澹,老二苏涣,老三苏洵。苏洵也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苏轼,老二苏辙。

  审言没瞧得起苏味道,再加上有个诗圣孙子杜甫,更把苏家比得没地了。但三百年后,苏家终于出了和杜家比肩的人物,而且一出就是三个。


杂谈 2013-11-28 21:28:10

[新一篇] 民國文人之王國維(二)

[舊一篇] 別樣的杜甫 杜甫是個老乞丐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