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抉择——前 言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本系列文章转载自 http://hexun.com/2154909

前 言

 

读中国的历史常常让人感到极度的压仰和痛苦,里面充满了太多的仇恨、阴谋、权术、血腥、杀戮、暴力还有更多的无奈、叹惋、惶惑。

当鸦片战争落下他沉重的帷幕时,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落后便要挨打”。

在现代汉语的表述中,“落后”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所涵盖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方面,在当时的历史件下,中国的官僚集团,作为国家统治层,目睹了船坚炮利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轻而易举地将手执大刀长矛的帝国军队摧毁。在儒学思想调教下的中国主流知识分子心灵上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引以为豪的文明与文化的骄傲,在这些从遥远地方而来的入侵者面前,竟是如此的脆弱,不能不让他们感到五雷轰顶,目瞪口呆。

战争的烽火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痛定思定,于是便急不可奈地要在西方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寻找一条既能迅速赶上发达国家同时,又能保持和延续中国优秀文化的捷径。因为,正是这种他们认为的优秀文化,才使他们能够成为这个国家的精英和领导者,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放弃这种文化就等于放弃自己已经拥有和确立了的政治权力和因此带来的各种特权,这对任何一个中国的知识精英来说,无疑是一场比亡国更为可怕的噩梦。于是,为了他们的地位在不发生根本性动摇的前提条件下,一群精英中的杰出人物,开始尝试着聪明而务实的以夷治夷的巨大工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卧薪尝胆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一种单纯的从军事技术的角度出发,直接将现代文明的成果移植到中国来,力图使中国的军事力量能够在短时期内具有抵卸外侮的能力。然而,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尽管使中国表面上所具有的技术和军事力量在迅速地提升。似乎拉近了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距离。然而,不幸的是,1894年与日本帝国的交手中,仍然一败涂地,不堪一击。

数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还来不及让这些国家的栋梁品尝到骄傲与自豪便倾刻间化为乌有,而且是败在一个曾经师从中国有千年历史的弹丸岛国。

历史太过于无情,这血与火的教训赤裸裸地告诉人们,单纯的技术进步无法挽救帝国衰落的命运。召示着政治制度的落后才是国家最为致命的缺陷,而这一缺陷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

面对这样一个痛苦的选择,最高领导者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国家的命运前途与自身的命运与前途并不是一致的。

拥有绝对政治资源,掌握着帝国命运的满清贵族与官僚集团,无法接受将他们所拥有的那些最为使人惬意的政治权力白白地拱手送人的现实。

对于满人来说,这个国家是他们光荣的祖先,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置下的一份家业,没有理由,特别是让被自己训化了的汉人奴才来分享他们的权力,这对他们来说,等于承认失败,不只是交出部分权力这么简单,而是对他们先辈的一种羞辱。

此时,中国主流的汉人知识分子,以经习惯于在奴才的位置上舔食着主人赐予的残羹剩饭,同样也不愿意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分享已经在嘴上的权力之饼。

体制内进行政治的改革,已经完全没有希望和可能。统治者只是在惶恐中打发和消磨着历史的时光。因为,他们比谁都更为清楚地知道,这个老大帝国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国家政权的前途和命运需要的是浴火重生,而非无济于事的修修补补。

这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谁也没有有足够的勇气去点燃这也许将自己连同帝国大厦变为一片瓦砾的熊熊大火。很少能有人想到利用自己还拥有的政治资源去缓和日愈尖锐的社会矛盾,去寻求一种能够达到双赢的政治妥协方案,而是坐等新的暴力革命给他们连同他们所依赖的政权带来的灭顶之灾。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宿命,一个无法无法摆脱的梦魇。

近代中国,历史的重任不得不选择那些尚在草野还没有进入体制内的知识分子的身上,以康有维、梁启超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出现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未曾有过的政治局面,他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和平理性地进行新旧政治体制转换的一线生机。然而,这是一群空有爱国热情和远大理想的读书人,他们对西方世界文明与文化的认识,远比当时的官僚集团要深刻得多。他们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力图通过对现有国家政权的改造和改良来实现国家政治的和平转形,使中国能够跳出朝代更选的历史轮回,然而,他们所依托的政治资源又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一个不愿在充当傀磊的皇帝和一群并无实权的而对君权旁落心怀不满的官僚。

对权利有着特殊爱好的并握有实际权力的满清贵族和保守的官僚集团,无法容忍任何一种抢班夺权的谋逆成为事实,因为这关系到他们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他们迅速结成了强大的政治联盟,这是一场力量对比完全不对等的政治游戏。因此,戊戌变法的命运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根本就没有一丝可以实行的可能。

北京菜市口,六君子那充满豪情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一腔热血,飞溅在已经褪色的帝国大龙旗之上。中国,一个和平崛起历史契机,就这样在一片叹息声中惨淡而悲凉地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政治改良的幻想还在襁褓中便命丧黄泉,死于政治与文化的共同谋杀,中国当时最为优秀知识分子的美丽梦想和努力,无情地被国家机器彻底地粉碎。

帝国重新又回到那死气沉沉的政治格局,别无选择,等待的就只有辛亥革命那迟来的枪声。

百年的风雨,有多少人曾经幻想过中国能以一和平的方式进行革命,宪政改良一直是他们所追求的梦想,直到今日有许多人仍然坚持认为,宪政改革比孙中山先生所推行的暴力革命更能减少国家政治转形中所带来的政治和社会的成本。然而,历史事实无情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幻想,一个浪漫的泡影。

在中国文化的大视野下,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剥夺了中国人思想的权力和丧失了是平等、自由的历史。

一个威权社会的建立,必然将包容置之脑后,一切不为威权所容纳的思想意识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被无情地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一个新威权政权的诞生,其所依赖的仍是暴力而不是出于人类理性和智慧的思考与设计。这就是为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能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中国的社会就成了野心家、阴谋家、冒险家、流氓、地痞们大展拳脚的天堂,而成为善良、正直、诚实人的地狱。

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中国人百年来的奔走呐喊,却掌声寥落,吁声四起,有太多的人为了他们所追求的真理与人的尊严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世界并不因一个国家的停滞而放慢他前进的步伐,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义士,前赴后继为中国美好的未来,执着不懈的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和心血仍无法实现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义意上的现代国家。

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机遇,在中国人眼皮下悄悄地溜走,机遇是那样的难得,而让他溜走却又是那样的轻而易举,转眼即逝。

这正是我们那积淀了千年的文化情结让我们在历史的抉择中发生了错位,全体国人不得不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咽下这共同酿造的苦果。

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必然只有功利,没有诚信、没有宽容、不懂得忏悔、不知道承担责任。被剥夺了思考权力的中国人,以实用主义、现实主义所建构的文化心理意识,强烈地影响着人的历史选择与社会实践。

以这种民族文化为基础组成的国家形式,是封闭的,在1840年以前,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还可以关起门来做大,悠然自得。一旦置身于国际的大环境下,他面临的是发展还是死亡的残酷考验。文化的冲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而具体地表现出来,他所遭遇的挑战,正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何去何从的一个关键,考验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

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地制约着国家向现代文明的方向发展,使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了和平崛起的机会,在国人的思想上蒙上一层抹不去的阴影。

今天,中国人还有多少能够错失的机遇?我们还能为自己的国家不能融入国际的大家庭分享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而无动于衷吗?

2006.8于花溪

本系列文章转载自 http://hexun.com/2154909


一生懵懂 2011-04-13 20:34:38

[新一篇] 古文中驚艷的句子

[舊一篇] 中國——文化視野下的歷史抉擇——第一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