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威震逍遥津的三国曹魏名将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他像雁门的狂风,来无影,去无踪,萧瑟凌厉,势如奔马;他像南方的细水,温尔文雅,号称儒将。他就是张辽张文远,一个打的让江南小儿都不敢夜中啼哭的将才。那逍遥津八百破十万的一幕幕,至今仍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从董卓手下的一名校尉,到吕布的一名副将,再到名震天下的魏国前将军,这都是他一生奋斗的结果。他不愧为曹魏政权的五大良将之首。  

一、身世来历 

  张辽(公元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本姓聂,是聂壹的后人,因为要躲避仇怨故此改姓氏为张姓。 

  聂壹(据《史记》作聂翁壹,可能是姓聂,因其德高望重或者年岁高寿而被称为翁吧,是西汉时期马邑地区的豪族。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匈奴向西汉王朝请求和亲,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群臣大多数表示赞同,唯独大行(官名,掌宾客礼,隶属于大鸿胪)王恢自认为熟悉匈奴的情况,极力反对和亲,表示要“兴兵击之”(《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次年(公元前133年)聂壹听闻此事,上奏请以利诱匈奴深入,然后设伏兵袭击他们。汉武帝刘彻同意,命聂壹逃往匈奴引诱军臣单于进军马邑,另外,又令御史大夫韩安国及王恢、李广等将领率军三十万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专等匈奴进入包围圈然后挥军袭击。聂壹到匈奴后,向军臣单于表示愿意杀马邑守臣以城降匈奴,城中财物任其抢夺。军臣单于利欲熏心,亲自带兵十万入境,向马邑进发。在离马邑城尚有一百多里路时,发觉到西汉的阴谋,于是迅速撤军,回到大漠。从此匈奴和西汉相与为敌,争战不休。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邑之谋”。 

  聂壹在历史上就只有这么一段记载,犹如“昙花一现”、“惊鸿一瞥”。 
   
二、早年记录 

  三百余年后,聂壹的后人张辽出现了。他在年轻时就在郡内担任小职员,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得知他武力过人,就提拔他做了自己的从事(州府官员,比郡一级官员的官阶更高),命他带兵入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辅助大将军何进诛灭宦官。何进又命张辽到河北招募兵马,张辽召集到千余人后回到京师时,何进已经被宦官杀害。这时董卓刚好入京,统领了何进的军队,张辽也就隶属于董卓的指挥了。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诛杀了董卓,张辽又再从属于吕布,被升为骑都尉。两个月后,吕布被董卓的部将李唷⒐岬热嘶靼埽油囟帕稍蛩嫱啦级夹熘荩ㄖ嗡纶窠疹∧鞅保B啦记鹆嗽扰叹菪熘莸牧醣福粤煨熘菽粒握帕晌彻ㄖ嗡诚兀裆蕉罚┫啵庖荒晔墙ò苍辏ü196年),张辽刚好二十八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攻破下邳城,诛杀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张辽率部众归降了曹操,被任命为中郎将,赐爵位关内侯,其后,从征各地,屡立军功,迁任裨将军。 

  关于张辽归降曹操之事,遍阅《三国志》及《资治通鉴》中东汉末年的记事,都找不到与《三国演义》相雷同的记载,虽说“一鸡死,一鸡鸣”,但令人佩服的是曹操,他能从敌军中招纳张辽、张A等猛将,不仅是胸怀宽大,志向宏远,更使这些降将找到了最合适的舞台。 
   
三、招降昌g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曹操胜出。次年曹操命张辽平定鲁国所辖的县城。张辽和夏侯渊围攻盘据于东海郡(山东郯城县)的昌g势力。昌g是泰山郡地区的农民军首领,以前曾归附过吕布。几个月后,曹军粮食用尽,众将领商议撤军事宜,张辽说:“先不要撤兵。这几天来,我巡视阵地的时候,发现昌g经常眼定定地注视着我,并且,我还发现敌军发射的箭矢越来越稀疏,估计这一定是昌g心下犹豫,有投降的打算,所以不再力战坚守了。我想和他会面对话,或者可以引导他投降的。”于是派人告诉昌g:“曹公有命令下来,叫张辽传话给你。”昌g果然下城出来和张辽会面,张辽说:“曹公英明神武,正用恩德招纳四方英雄豪杰,率先归附的自然会得到重大的奖赏。”昌g于是答应投降,张辽单身跟随昌g上三公山,表示招降的诚意,他进到昌g的家中,拜访他的妻子儿女。昌g大喜,马上随同张辽晋见曹操,曹操安置昌g回原地镇守后,就责备张辽说:“此非大将法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这是责备张辽不应以身犯险,语气中含有关心的意味。张辽说:“以明公你传扬四海的威望和信用,张辽不过是奉圣旨行事,昌g必定不敢加害于我的。”昌g后来又再反叛,被于禁率军平定并诛杀。 
   
四、征战北方 

  其后,张辽又随军征讨据守黎阳(河南浚县)的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立有军功,被委任为“行中坚将军”。曹操率军进击邺城(河北临漳)的袁尚,张辽亦随军参与。袁尚坚守邺城,曹军不能攻克,曹操即回军许都(河南许昌),命张辽、乐进攻占阴安(今地不详)。二将攻克阴安后,将阴安居民迁徙到黄河以南居住。接着,曹操再次进攻邺城。攻陷邺城后,张辽另外率军扫荡赵国(河北邯郸)、常山等地,招降太行山附近的农民军和黑山军的孙轻势力。然后,张辽又随军攻灭袁谭,再次领兵征战到渤海之滨,大败辽东豪帅柳毅等。张辽回师到达邺城时,曹操亲自出来迎接,带他上自己的车辆,一同回城,表示对张辽的器重。于是委任他为荡寇将军,统领军队出击荆州刘表,平定江夏郡(治所在今武汉汉口)的几个县城,然后驻扎在临颍(今河南临颍县),曹操再加封他为都亭侯。 

  曹操为征灭袁尚势力,打算远征乌桓,张辽曾劝谏他要提防荆州刘表会乘机派刘备前来袭击许都,曹操分析后断定刘表不会重用刘备,于是挥军北上。在柳城(辽宁朝阳县东南)附近遭遇乌桓军队,张辽向曹操请战,意气激昂,曹操甚为赞赏,认为他勇气壮烈,就把自己指挥作战的旗帜交给他,由他作前锋来指挥军队作战。张辽发动攻击,击败乌桓军队,斩杀乌桓首领蹋顿单于。 
   
五、平息军变 

  平定北方后,曹操转向南方的荆州。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他派张辽驻军长社(河南长葛县)。张辽即将出发的当晚,军营中有士兵哗变谋反,士卒惊慌失措,到处起火,全军混乱不堪。张辽对左右亲兵说:“不要轻举妄动。这不可能是全军作反,必定有个领头人,他意图制造混乱,蛊惑军心而已。我们捉住领头人就可以制止这个叛乱了。”于是传令下去,命令不参加反叛的军士安心坐下来,不要惊慌,他就带着数十名亲兵在军中站立着,稳定局势。不一会儿,果然追查到叛乱的主谋,张辽把他们处死,军营哗变顷刻平息。 

  不过,这时候于禁驻守颍阴(河南许昌市北),乐进进驻阳翟(河南禹县),张辽则屯兵长社,三人之间互相不和,意气用事,不能合作。曹操命司空主簿赵俨作他们三个人的参军,遇到事情,从中调解,三人才和睦相处。

六、强攻天柱山 

  曹操在赤壁大败后的第二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庐江(安徽舒城县)人陈兰、梅成领氐族六县叛变。曹操派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张辽则率张A、牛盖等人进攻陈兰。梅成假装投降于禁,于禁就回军去了。但梅成随即带人马投奔陈兰,转入山(安徽霍县)据守。那里有一座天柱山,高峻之极,有二十余里那么高,道路险狭,仅可容一个人步行上山,陈兰等人则据守在半山上。张辽打算进攻,众将说:“敌军据险而守,山上道路难行,我军兵力少,很难深入破敌。”张辽说:“这就是一对一,勇者胜的情况了。”于是率军到山前安营扎寨,强攻天柱山,斩杀陈兰、梅成二人,俘获全部敌兵。曹操论功行赏之时,说:“抢占天柱山,历经险阻艰辛,从而击破陈兰、梅成都是荡寇将军张辽的功劳啊!”于是增加他的食邑,命假节,在必要时可以便宜行事。 
   
七、合肥之战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濡须之战后,曹操北返,留张辽、李典和乐进统兵七千人驻守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征张鲁时,曹操将一封信函交给护军薛悌,对他说:“孙权如果带兵前来攻击合肥就拆开信件查看其中的迎敌方案。”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果然率领十万军队围攻合肥。薛悌取出信函,大家查阅,上面写着:“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众将领都感到疑惑不解:区区七千人如何抗拒十万吴兵?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如果我们坐等援兵,恐怕援兵到达之时,我们已经失败了。曹公的意思是要我们乘敌军还没有合围之前,发动袭击,挫其锐气,安定自己的军心,然后才可以固守合肥城。”乐进等人不作反应,张辽大怒,他说:“我认为,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这一场战役了。各位还一再犹豫的话,我自己单独出战!”李典素来和张辽不和,听到这句话忍不住慷然说:“这是国家大事,怎能只看个人的打算?我岂可因为私人的恩怨,妨碍国家大义!我,李典愿意和你一起出战。” 

  当下,张辽在夜里精选了八百名壮士,组成敢死队,大吃一顿后,准备明日杀敌。次日清早,张辽披好战甲,手持铁戟,领敢死队杀出城外,他一马当先,率先冲入吴军阵中,杀死数十人,击斩二名吴将。他一边高声大叫自己的名字,一边杀入敌营,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中军帅旗之下,孙权大惊,拨马就走,左右亲随也不知所措,随同孙权涌上地势较高的土坡,用长戟向外,护卫着他们的主公孙权。张辽在下面斥喝孙权,叫他下来决战,孙权不敢答应。后来看见张辽的士卒不多,就下令将曹军团团围住,要将张辽他们困死在吴军阵中。张辽在重重包围之中,奋勇直前,神速攻击,带部下数十人突出重围。其余战士在吴军阵中大叫:“张将军不要我们了吗?”张辽又回马冲入敌阵,将深陷敌阵的敢死战士解救出来。孙权的军士无法抵挡,退避不已。这场战役从清早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才结束,吴军士气大跌,只好修筑工事,防备曹军再来袭击。合肥城中的守军军心由此振作安稳,众将官对张辽的神勇敬服不已,于是大家积极备战。 

  孙权围攻了十多天后,无法攻克合肥城,只好退兵。当时他的部队已经开始撤退,孙权和众将领仍然逗留在逍遥津(在今合肥市东)北岸,张辽在城楼上看到,马上带领步骑兵出城突然袭击。事出仓促突然,孙权毫无防备,他的部将甘宁、吕蒙、凌统急忙死战抵挡,凌统身受重伤,孙权到河边发觉桥梁已被破坏,只好打马飞跃过去,才逃脱一命。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推崇备至的“张文远威震逍遥津”的真相。 

  曹操得知消息后,大加赞赏张辽,加封他为征东将军。第二年,即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再次征讨孙权,到达合肥,巡视当日张辽与吴军激战的地方,禁不住连声叹息,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增加张辽的带兵数目,命他屯驻在居巢(安徽巢县),防备东吴。 
   
八、备受恩宠 

  其后,刘备大将关羽围攻曹仁据守的樊城(湖北襄樊市),刚好孙权上表归顺曹操,曹操就命张辽和其他部队全力解救曹仁。然而张辽尚未达到樊城,徐晃已经击破关羽的包围,樊城已经得救了。曹操在摩陂(河南郏县东南)大会将领,张辽到达时,曹操又一次乘坐辇车出来迎接、慰劳他。张辽回军屯驻陈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阳)。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曹操逝世,其子曹丕即王位,加封张辽为前将军,赏赐帛布千匹,粮谷万斛,并分封他的兄长张⒍诱呕⑽泻睢F浜螅锶ㄓ址磁眩辉俳辈茇В茇帕勺ぞ戏剩⒔粑枷绾睢2茇痛透帕赡盖壮俗某盗荆⒂镁咏帕傻募沂羲偷胶戏剩窒铝钫帕傻哪盖椎酱锖戏适保戏适亟⒐倮粢宦沙隼从樱в诘缆返牧脚浴娜啡僖皇薄 

  曹丕称帝后,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千户,加上先前的一共二千六百户食邑。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张辽入朝觐见曹丕,曹丕命他到建始殿会见,向他询问当年他威震逍遥津的情况,曹丕不禁对左右说:“这位勇士也就是古代的召虎啊。”于是命人建造府邸给张辽居住,并专门为张辽的母亲修建殿堂,感谢他为国家养育了这么一位名将。曹丕又将当年随同张辽进击合肥城下的吴军的敢死战士征用为虎贲战士,负责保护皇城的工作。 

  后来孙权又向魏国称蕃,表示归顺。张辽则回师屯驻在雍丘(河南杞县),那年他就得了病,曹丕委派侍中刘晔带太医前往为张辽看病,又派虎贲战士快马传递张辽的消息,这些快马出动频繁,有时在道路上可以看到几匹前来打探消息的骑兵,他们前脚刚出,后脚又到。但是,张辽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曹丕甚至命人把张辽送到京师洛阳,亲自到府上探病,执着他的手,询问病情,赐给他御衣――皇家专用的衣服,又命皇宫的使臣每天送御食(皇家专用食物)给张辽进食。张辽的病情稍微好转后,就回雍丘镇守去了。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再次反叛,并自立为帝。曹丕派遣前将军张辽坐船,会同征东大将军曹休一起到海陵(今地不详),曹丕也到达长江北岸,打算征讨孙权。孙权得知情报,内心恐惧,下诏给诸将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当年,张辽留给孙权的阴影难以从心中抹去。 

  然而,张辽的病情恶化,终于死在江都(江苏扬州),终年五十四岁。曹丕为之流泪,给他的谥号是“刚侯”。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镇守合肥的功劳,特别下了一道诏书,褒奖他们:“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九、简短的评语 

  张辽为曹操立国创业的五良将之首(其余为徐晃、乐进、于禁和张A,这是陈寿的说法)。勇猛之名四海皆知,善于在战场上捕捉战机又是他的长处:平定昌g时,窥探到昌g的犹豫不决,只身入三公山,可谓孤胆英雄;逍遥津一役,不仅能在吴军尚未完成合围时率八百敢死战士勇闯敌营,为曹军振奋士气;又能捕捉到敌人的疏忽之处,险些儿生擒孙仲谋;平定军队的叛乱不仅可以看到他临危不乱,同样很有智谋;征战乌桓,对付陈兰、梅成,再现其勇。由此可见,有勇也;观察入微者,即智也。虽然归附曹操之前,张辽曾先后从丁原、何进、董卓、吕布,但这些所谓的“英雄”又怎能与曹公孟德相比,张辽在他的领导下,终于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良臣择主而仕”的确值得深思。曹操死后,张辽所受到的待遇和恩宠稀世罕有,虽说是曹丕的权术,但也是张辽应当享有的。

  不过,有两个疑问:1、为何张辽老是和李典、于禁、乐进等人不和?是否李、于、乐等人自负为曹操的老资格部将,看不起降将?还是另有其他原因?2、在曹丕的诏书中分明讲到合肥之战中,李典、张辽同样冲杀入吴军阵营之中,为何史书对李典竟然没有多少笔墨(《三国志・魏书・李典传》及《资治通鉴》都有写到李典的慷然之语,但却只有声音,没有行动,更没有精彩的杀敌镜头)?细看其传记,才知道李典是一个“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被军中称谓“长者”的将军,不知道为何这个“长者”会和张辽“素不睦”呢?他真的没有受到什么优厚的待遇和恩宠,三十六岁就死去了,可惜。语焉不详是不少史书的通病。 

  最后,是关于张辽和关羽的关系,也一并述及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车骑将军董承与刘备阴谋刺杀曹操被发觉,曹操诛杀董承,讨伐业已逃亡的刘备。刘备大败,关羽被俘,投降了曹操。曹操很爱惜关羽,但观察关羽的心神发觉他并无久留之意,即派张辽前去探看关羽的意思。关羽对张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不过我受刘将军厚恩,愿意和他同生共死,绝不能背弃他。我终有一天会离去,但是我必定立功,对曹公有所回报才离去。”张辽打算将关羽的原话报告曹操,又担心曹操会杀害关羽,不如实报告,又违背了侍奉君主的道义。思量良久,叹息道:“公,君父也;羽,兄弟耳。”于是,如实报告曹操,曹操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张辽说:“关羽说他必定立功报效明公之后,才离去。”曹操对关羽大加赞赏(所引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注引《傅子》)。从张辽的自叹可以看出他是把关羽看作自己的兄弟的,即使不能拿张飞和关羽的关系来相比,张辽和关羽必定也是个“惺惺相识”的好友。《三国演义》则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友谊。

网载 2013-09-10 21:24:40

[新一篇] 智伯 春秋來年晉國四卿之一

[舊一篇] 曲沃武公 晉武公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