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思想研究新突破——“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和“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0)12-0007-03
  (一)
  由国际儒联、上饶师范学院、中国哲学史学会、香港孔教学院、台湾人文展望学会、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南昌大学哲学系、铅山县人民政府等九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7日至9日在江西铅山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日本专家、学者87人,共收到论文72篇。本次会议旨在总结20世纪朱子学研究的历史经验,为21世纪朱子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次会议无论是在朱子思想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方面,还是在朱子思想研究的方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具体可归结为如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内容上的突破。学者们围绕朱子学说,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认为,朱熹增补《大学》第五章,提出“格物说”,并不符合《大学》原义,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史,它成功地把天下万物合理归结为一个天理,把众物之表里精粗(自然、社会、历史之理)与人类的全体认识过程和认识范围融合为一体,这个理兼具自然之理与人心之理,从而构成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复旦大学潘富恩、东方朔教授认为,朱熹的《仁说》实透露了其一生的为学方向,具有着重下学践履工夫的特色,并指出透过朱、张(南轩)之间的论争可见,朱子形式上反对南轩的观点,实际上却透露了他对明道工夫论的警觉和不满;若从儒家工夫论虚实相济的特点看,朱子《仁说》所强调的工夫实践,实可看作是宋明理学自明道首先返回孟子而表现出工夫的“自得”倾向后,所作的理论上的一种自觉的反拨,即将工夫重新奠定在“戒惧”与“敬畏”的基础上,台湾政治大学董金裕教授考察了朱子论性、论心以及心在其修养工夫上的作用,指出朱子学乃是一种心学,即有别于陆王所讲的心学。辅仁大学黎建球教授提出,朱熹对死生之说颇有见地,从他对宇宙的看法、生生之理到对死生相处之道,都有相当细致的主张,他的死生论虽有儒家思想发展而来的困窘,但也有创新之道,可以作为人生发展的途径。蔡仁原教授则从儒家心性之学的道德进路来探讨陆象心学,认为象山心学是实学,是落实于作为道德价值之根的道德实体,并非落实于道德实践所成就之果的实学。河北大学李振纲教授以理性与道德理想主义来归纳朱子学的精神,指出程朱理学的产生,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对佛老宗教哲学向儒教伦理的挑战作出回应,挽救中国士人群体的信仰危机;二是论证道德理性的至高无上性,用儒家“道统”限制封建“政统”,用绝对理性和道德理想主义限制君主乃至整个官僚系统行政权力的滥用。孔会宏博士则提出,朱熹的科学思想无疑是他之前的历代儒家人物中最丰富的,但就其思想渊源而言,主要是来自道家和道教,一是作为准道士的邵雍的《皇极经世》,一是深受道家、道教思想影响的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二是研究范围的拓展。会议所收论文除了包括朱子哲学、教育、历史外,还涉及朱子自然哲学、理学美学、文学、书法、编辑学等方面的内容,研究范围有了较大的突破。浙江大学潘立勇教授认为,朱子理学美学人格教育在继承儒家仁学化育思想的基础上有独特的发展,其人格美育之道主要承继儒家的命题,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游于艺”,其化育之方则表现为“学”、“践”、“养”、“化”等基本范畴。福建省行政学院徐刚副教授则从天道观与自然哲学认识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朱熹对孟子学说数十年研究心得,从而发掘朱孟之间的理论联系以及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发展脉络。台湾学者沈谦、马宾等从文学角度对朱熹的诗、词进行了专题研究。杭州师院方爱龙先生考察了朱熹书法的心路历程,将朱子书风分为三期:前期专意于“心正则笔正”的书法观;中期“尚敬”,针砭“争出新奇以投世人之耳目”的时弊;晚期心仪宋贤,回归自然,主张“从自己胸襟流出”的书法观。佛山大学戢斗勇还从朱子丰富的古籍整理实践中,梳理出朱熹的编辑思想,认为这是中国传统编辑思想宝库中的精华。
  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和创新。郑晓江教授将思想史研究与考古学相结合,实地考察了陆氏三兄弟活动过的遗址,为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特别是考察和证明了陆九韶在陆学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启之”的重大贡献,为陆梭山的地位提出了新的见解。更多的专家、学者则采取了比较研究和诠释学的方法:复旦大学徐洪兴教授从朱陆关于“无极”、“太极”之辨探讨朱熹对本体论思想的阐发;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和中国语言文化大学郁有学副教授则分别对冯友兰新理学与朱子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辨析;彭永捷博士从人性论角度对朱熹与陆象山进行了比较研究;成功大学周行之教授对朱文公与韩文公的道统观进行了比较探讨;湘潭大学王立新副教授研究了朱子与湖湘学派的关系,认为朱子不仅有湖湘学派的学统,或可算湖湘学派的传人,而且他是湖湘学派的命名者和研究者,是湖湘学派的思想对手和学术朋友,并指出朱子争取湖湘学派是为了抵敌和孤立象山。南开大学博士生陈代湘比较了牟宗三与钱穆朱子学研究的主要差异:认为牟氏以其独特的三系说为前提,判朱子为“别子为宗”,否认朱子的儒学正宗地位和集宋明理学之大成,其分析探讨,独特精奥,其结论石破天惊,但往往失之偏颇;而钱氏不仅视朱子为集理学之大成,且集宋学和汉唐儒学之大成,是孔子以下集儒学之大成者,无疑是儒学的正宗,其精辟论析,于传统观点既有加固,又有超越,然对传统回护过多,批判不够。
  (二)
  为纪念这位世界文化伟人逝世800周年,由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朱熹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福建省南平市政府承办“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朱熹长期讲学着述、朱子学孕育和形成的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23个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计189人。当代着名哲学家张岱年、蔡尚思、蔡仁厚和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等致信致辞祝贺。研讨会着重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朱熹伦理观与人类思想道德体系重建;朱熹教育理念与当代中国教育;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环保意识;朱子学与中国文化;朱子学与21世纪文化创造;朱熹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影响及当今社会效应;朱子学与其他学派的比较研究等。学者们在研讨会上切磋交流,气氛热烈,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国内外学者提交论文120余篇,这些论文分别论述了朱熹理学思想、易学思想与儒释道、认识论与自然科学、教育思想、文学思想、朱子学的承传、海外的朱子学、着作版本文献等。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为研讨会出刊了《朱子研究》专辑。这些论文将编辑成书正式出版。又收到专着有《朱熹传》(黄玉石着)、《朱熹与泉州文化》(林振礼着)、《朱熹书院门人考》(方彦寿着)、附有英、日、韩译文的《朱子家训研究》(陈家生主编)、《世界遗产武夷山》(吴邦才主编)以及《游酢研究》(刘明主编)和其他有学术研究价值的闽学文献资料多种。这次研讨会采取纪念活动、学术交流、文化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研讨会期间参观了朱熹讲学活动的武夷精舍遗址及朱子学形成的历史自然风貌的武夷山景区;还在建阳考亨书院举行了公祭朱子活动和演唱了朱熹传世名诗《九曲棹歌》、《观书有感》、《春日》。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的三百多名朱子后裔参加了公祭活动,召开了宗亲恳谈会并至建阳黄坑祭扫朱子墓。纪念活动中还举行了武夷山紫阳书院修复工程奠基仪式。
《哲学动态》京7~9B5中国哲学吴长庚/方国根/衷尔钜20012001吴长庚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上饶 334001 方国根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00706 衷尔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北京 100732 作者:《哲学动态》京7~9B5中国哲学吴长庚/方国根/衷尔钜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20:10

[新一篇] 朱光潛美學體系的矛盾及其克服

[舊一篇] 朱熹理學對歐洲啟蒙思想家的影響  ——兼論中國文明對西方文明的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