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现代转向”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学?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严格地说,中国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还处在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但思想文化领域的“后现代转向”却已是一种客观存在。美学的分层和越界越来越明显,并且不断向西方后现代理论寻求支撑,就是这种“后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表征。
  美学的分层和越界好不好?这不能一概而论。多元互动、互补完善,超越谁正确谁不正确这种单纯的二值对立的逻辑,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顾自话自说,甚至仅仅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那就有可能使美学变成与美好的世界和人生毫不相干的东西。
  应当承认,总的看来,我国当代美学的状况,其主流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实践美学。其理论的核心在于以“自由与自觉的统一”、“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来规范和引导人和社会,以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的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通过“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使“历史之谜”得到真正解答。[1](P73)应该说,这样的美学在引导社会进步和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社会、人生境界方面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宽松,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勃兴,未能摆脱“在场的形而上学”影响的实践美学对新出现的各种审美现象的阐释就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加上我国当代社会已经出现了韦伯所说的“中间阶级”——他们既不是靠财产过活的有产者,也不是靠体力劳动过活的无产者。[2](P228)他们依仗的是知识和技术,本应属于自由浪漫的“阳光职业者”。可是,随着这类人的增多,竞争的激烈,某种文化上的优势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跟人生风险的共存,往往又使他们以为“焦虑”就是生活的主题。因此,实践美学内在的“实践本体论”及其悬挂的高远目标就显得跟他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不那么协调。而且,为了确证他们不同于有产者和无产者的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他们就往往故意跟主流意识形态相疏离。这样一来,倡导一种反中心、反权威的,对传统具有解构性的个性化美学或边缘化美学,就必然成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强烈的愿望。这种美学的分层和越界,在某种意义上,既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可以说是社会权力分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表现。在这种历史语境下,仅仅把美学的“后现代转向”看作是一种诉求于西方的后现代理论的“拉大旗作虎皮”现象,就显得有点表面化了。
  当然,我国当代美学的“后现代转向”,也不能说完全与西方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没有关系。因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欧洲的学生革命风暴就不期而遇地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风暴相呼应了,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闸门又一直洞开,因此引进西方的后现代理论,改变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成了一种必然。事实上,自从1985年秋杰姆逊来北京大学讲学以后,后现代主义似乎成了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更新的一个标志。而有关后现代主义的书和文章,简直就像铺天盖地的雪花向我们扑面而来:从“超星目录搜索”里,我们可以看到5982条与之相关的书的目录;从“方正读书网”,则可以看到有关后现代的书637种;通过“百度”搜索,有关后现代的文章则有2440000篇之多。面对这样的事实,用约瑟夫·纳托利在他的《后现代性导论》中说过的话来形容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也许有点合适:“并不是 (中国当今)这个世界变成了后现代世界,而是我们(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成了后现代的。”[3](P5)所以,说我国当代美学受到西方的后现代理论的影响,并不为过。
  当然,西方的后现代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的非常驳杂的理论。例如贝斯特和科尔纳就认为,西方的后现代话语至少有五种:积极的,极端的,温和的,对抗的,游戏的。[4](P9;P29~32)因此,我国当代美学在“后现代转向”中所受到的西方后现代话语的影响也免不了呈现出一种驳杂的现象。但在我看来,其中受“景观主义”和“境遇主义”的影响比较明显。
  关于“景观主义”所指的“景观”的特征,按照德博尔的理论和贝斯特、科尔纳的解释,[4](P106~114)我们大致上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点:
  1.商品已经占领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并且上升到了心理水平;
  2.现代技术与媒体文化的结合,使物质对象让位于它的再现符号,影像世界几乎取代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虚拟真实的方式让个体进入到更高和更强的科学抽象概念领域,并使受众主体的直接体验移入到令人炫目的影像世界和符号之中,特别是进入到变幻不定的明星、名人和故事的幻想世界去消遣无为的人生,从而消解了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体性。
  3.以娱讯和广告作为景观的主宰模式,休闲和消费、服务和娱乐等文化设施成了大众投射和宣泄欲望的审美场所;异化在不知不觉而且是令人愉悦的情景中形成,“cool”和“sucks”成了人们表达审美感受的常用词。
  对于“景观”的这些特征的流弊,德博尔虽然没有明确地加以批判,但他却提倡一种“境遇主义”,支持个体在积极的、创造性的和想象的实践中开创他们自己的“境遇”,支持他们自己极富热情的存在的事件,完全地参与日常生活的生产并最终建立一个新社会。
  可能就是出于上述西方后现代理论的触动,在我国当代美学领域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口号响亮起来了,各种各样的“景观美学”、“境遇美学”、“消费美学”闪亮登场了,多元化的美学主张提出来了,大众审美,众声喧哗,已经铸成事实。某些张扬肉体生命冲动,追求视觉和听觉冲击,鼓吹时尚娱乐、追星捧星,甚至宣扬狂、怪、力、神的影视作品、电视栏目、电视广告或网页图像,不但互相仿效、互比新招,而且不断升级,这些也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在这种情形下,一厢情愿地提倡传统的“无限超越性的美学”,应该说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时候,重温一下黑格尔说过的话:“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特别是联系实际反思一下他反复强调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5](P43)所蕴含的理性思辨内容,也许是有好处的。至少它可以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我国当代美学在“后现代转向”中的得与失,以便我们去寻求一种批判地考察美、解释美的新范式。
  我们应该意识到,“后现代性”是通过“现代性”加前缀而标明的选择偏好。[6](P12)各种各样的“景观美学”、“境遇美学”、“消费美学”及其实践虽然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空间,但在那里也存在着新的挑战、新的危险和可能性。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各种各样的“景观美学”、“境遇美学”、“消费美学”及其实践在不同程度上抛弃了传统,沉溺于“景观主义”所描绘的“景观”,忽视了还未完成现代化的生活转换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现实审美需求,正在导致现实审美和虚幻审美的撕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有必要警惕掉进新的“审美陷阱”的危险。在这一点上,重温一下力倡“消极美”的马塞尔·迪尚从一个“审美陷阱”跳进另一个“审美陷阱”的教训,也许是有好处的。——马塞尔·迪尚虽然通过“现成艺术品”去把日常的、琐屑的物体在完全自然的常态和平淡中表现出来,企图以此来表达他的反“审美陷阱”的观念,表达他对真理和艺术规则的决定性和垄断性的怀疑,和对人与物体的独到的、陌生的关系,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性的探询,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荒谬性的“漠然反讽”和接受,产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审美效应,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添加上胡子并提签上“L、H、O、O、Q”,把马桶当作“泉”,及其表现出来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和低级趣味,毕竟不值得仿效。
  其实,“后现代转向”不一定意味着与传统和现代的断裂。[4](P3)更不是毫无根据地把传统的审美通通看成是“审美陷阱”。“后现代话语”只不过是处在后现代转向中的社会的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3](P5)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协调,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人类的美学发展史也表明,不同的美学思想和流派,也只不过是整个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长河中的支流,它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表征了这条长河的某个侧面,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人类的美学思想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因此,为了使美学在引导人们审美地生存和引导社会和谐发展方面产生更好的审美效应,超越只看见正、反或真、伪的二值对立的逻辑,舍弃偏执性的美学,吸取传统美学和各种“后现代转向”美学的长处,提倡一种多文化互动、具有某种批判整合性的,融“古典美学”、现代“精英美学”和“大众美学”的精华于一炉的“软美学”(SOFT AESTHETICS,是对建筑美学家乔纳森·拉班面对各种后现代建筑美学理论所提出的“软城市”SOFT CITIES的化用),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1.这种“软美学”认为,美不是客观自生的,也不是某个人的判断或某个小圈子、某些艺术组织一致同意和赞赏的东西。它强调美在社会行为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代境域中的复杂的缘发构成性,强调基于精神价值关系的、具有增殖同一性和互动性愉悦的多样性网络对美的现时性生成的重要意义,强调美对充满悖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愈演愈烈的分层现象及其蕴含的深层人性的反思,和对后现代转向过程中出现的失范现象的分析。它认为审美的同一性是建构起来的,是富有弹性和多面的。因此,它强调审美的主体间性,以便在多主体、共主体、互主体的互动境域中“探询所有理解方式所共有的东西”,从而使审美成为一种主体间具有“参与和分享”性质,可以达成“思维性沟通”的饶有兴味的事情。[7](P101;P39;P161)如果沟通受阻,比如出现了陌生的语境,陌生的文化或陌生的时代,审美主体作为解释者就应心平气和地去探讨语境解释与共识保障的具体细节,并且努力把自己对于语境的理解与他者对于语境的理解区分开来,克服时空的距离,尽量从他者的生活世界出发,对这些陌生对象内在的合理性基础加以阐明。[8](P103~104)在这个意义上,这种“软美学”就有审美价值学和审美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相融通的特点。在这方面,当下正在勃兴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或从“意向—交流”论的视角,从生态存在论的视角,来探讨问题的一些文化美学、审美人类学、主体间性审美学和生态审美学的文论,已经在不同的层面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软着陆。但在社会审美价值的导向上以及对大众审美失范现象的反思上,似乎又有欠缺。这种欠缺,可能就跟对传统美学或“精英美学”的偏执性对抗有关。
  2.这种“软美学”并不舍弃传统美学对“境界”追求的合理性,但它不以在场者为核心,不以原本为核心,而更加重视不在场,重视边缘,重视所谓“补充的东西”或“附加的东西”,亦即重视境界的超越,并且以超越为前提,认为“若不能超越而一味死死盯住在场或现实,就无境界可言,无境界则事物无意义。”它还认为,“境界是浓缩和结合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而成的思维导向”,“是人作为活动者与万物打交道时所拥有的一种对万物的把握,它是人与物、情与景交融的产物”。[9](P255~258)无境界的美学是“软美学”所不齿的。“软美学”追求的“境界”应该是超越过去、现在而指向未来的美好和谐的社会人生境界。它虽然主张多元文化互动、主张多元美学的批判性整合,但它绝不舍弃“积极美”。在某种意义上,它也不否认“消极美”有特殊的艺术价值,但它十分警惕“消极美”对积极构建现代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张世英先生的“审美意识新论”和“人生境界”论,[9]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对社会人生境界的探问和追寻,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在构拟“软美学”的过程中加以借鉴的。
  3.这种“软美学”十分注重审美—实践理性,理智地看待审美与生活实践的复杂同一性和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因此,它要求消解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尊重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它既反对苟同于庸俗的现实,主张美对现实的诗性超越;又反对出世的神秘,而主张对现实的超越必须基于对现实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真诚理解。它向往高尚的艺术,但不主张在高尚艺术和大众文化之间划上一条鸿沟,而且认为审美应该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它主张“跨文化的席明纳”,以便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0]在这一点上,以“实践本体论”作为哲学基础的“精英美学”,虽然在论述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上有其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但其未能以超越主客二分和本质与现象二元对立的“不在场的形而上学”,来对精神实践与美的生成的关系,以及审美与实践的复杂同一性和审美对现实实践的超越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轻视大众审美,又是值得反思的。
  4.这种“软美学”重视形式美的法则,重视艺术形式的自足性,但不反对形式的扩张和分蘖,不掩饰自己对艺术中的纯粹主义和形式宗教主义态度的厌恶和对从物体自身抽象出新的形式美的欣喜。它反对艺术上的玩世不恭,但又承认某些形式游戏的反讽意义。它尊重不同艺术种类的自治逻辑,但并不反对创作多媒介作品,将各式各样的艺术类型混融起来。它重视艺术和技术的区别,但也理解艺术的技术化及其对美的发展的某种推进作用。在这方面,如果我们能以批判分析眼光看待现代绘画史和后现代绘画实践以及当代影视艺术中对色、光、形以及新科技材料的探索性处理与运用,也许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来。
  5.这种“软美学”非常重视美学工作者的精神人格对美学构建的重大意义。它认为,一个真正的美学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而“一个真正的诗人至少要具有高超的境界和诗思结合两个条件。”[9](P260)这种“软美学”还十分赏识哈贝马斯从人类学方法论出发所作出的关于“有效共识”和“无效认可”的区分:[11](P199)因此,这种“软美学”会把美学家从神圣而又孤寂的殿堂拉回到民间,从“无效认可”的美学武士、权威变成一个可以与普通老百姓达成“有效共识”的审美主体。这时的美学家,就不仅会诗意地思想和领略生活中的种种美感,领略自己在领略美感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格,[12](P10)而且会作为一个个人的读者,去读懂另一个人所阐释的美学意义。他会在美学阐释中努力做到表述上的通俗化和“带有可充分讨论的性质”。这样,在众多审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美学就有可能成为所有参与者所期望的既有个性魅力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意洋溢的学习园地。
  [收稿日期]2006-10-17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南宁57~60B7美学江业国20072007
“后现代转向”/“软美学”
中国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已出现“后现代转向”,美学的分层越来越明显,因此,舍弃偏执性的美学,吸取传统美学和各种“后现代转向”美学的长处,提倡一种多文化互动、具有某种整合性的“软美学”,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作者: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南宁57~60B7美学江业国20072007
“后现代转向”/“软美学”

网载 2013-09-10 21:19:20

[新一篇] 國外思想庫及其成功的經驗

[舊一篇] 在“境界”與“權利”的錯落處  (注:此文為出席“儒學與人權”國際學術研討會(夏威夷,1996年5月)、“儒學與現代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臺北,1996年7月)所提交之論文,曾在兩次國際會議上引起熱烈而持續的討論。現全文發表,以求教于中外學界并衡鑒于20世紀之學術史。)  ——從“人權”問題看儒學在現代的人文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