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1)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中国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族民间歌曲按音乐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 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九类。

  中国各少数民族因地理、历史、人文、语言的不同,除有与汉族大体相似的劳动歌、 山歌、舞歌、习俗歌、儿歌类外,情歌、叙事歌、宗教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号子

  号子有悠久的历史,在劳动中产生并伴随着劳动过程演唱,其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相连。按不同作业场所又分林业号子、农事号子、船工号子、渔民号子、建筑号子、运输号子、作坊号子等多钟。

一睹为快
  其音乐形式以铿锵有力的节奏、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属典型。 如黄河船工号子、三峡川江号子、东北森林号子、江浙插秧号子等。

  少数民族的劳动歌类按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活在绿洲的农业民族,如土家族的"薅草锣鼓"、羌族碾场时所唱的"打连枷"、"牛佬佬调"等;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哈萨克族、裕固族所唱的"奶幼畜歌"、"牧驼歌"等;生活在海洋、林区的渔猎民族,如满族所唱的"跑南海"、京族的"出海歌",以及一部分手工劳动所唱的歌,如朝鲜族的"舂米索裹" 、"纺车打令"等。其音乐形式与号子不尽相同,曲调性较强。

山歌

  山歌流传地域广泛,一般在山间旷野申演唱。其音乐形式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曲调高亢等特征。如西北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各民族喜爱的"花儿" ;陕西、山西的"信天游"、" 爬 山调"、"山曲";安徽皖南的"挣颈红"; 江西同国山歌、湖南衡阳山歌、 广东客家山歌等。

  少数民族的山歌类民歌多出现在高原、山区和在大草原丛事畜牧业的民族,如藏族的"拉鲁"、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飞歌"等。其音乐形式喜用节拍自由的散板,呈现出奔放、 高亢、激越、旋律跌宕起伏的特色。蒙古族长调中有一种在隆重场合才演唱的古老的歌,蒙古语称"潮尔"。

田歌

  田歌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农民们,在水田劳作时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曲,多在农忙季节的田陇间歌唱。最典型的演唱形式是由专门的歌师傅演唱,并用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曲式结构长大,曲调众多,且具有联曲体的特征,如浙?quot;嘉善田歌"、江苏的"栽秧号子"、上海的"田山歌"等。其名称与类别很多,如栽田锣鼓、薅草锣鼓、车水锣鼓、畈腔、挖山鼓、挖地鼓、叫歌锣鼓、花号子等。

小调

  小调广泛流传在城镇乡村中,其曲词较固定。曲式结构规整,曲调细腻婉转。因职业艺人与文人墨客也曾参与填词、 度曲,从而使小调的词曲更加完美,其中有的曲调已形成曲牌,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变体、如"茉莉花调"、"孟姜女调"等;一些明清时期的小调海发展为曲牌连缀体或套曲形式,如山东的"五大调"。山西同县的"昆曲"、山西左权的"大腔"等。

舞歌

  舞歌是且歌且舞的民间歌曲,其曲调的律动感、节奏感较强,大多是在民间喜庆、节日集会试演唱,在我国北方习称"社火"、"秧歌调"、"花会歌"等;在南方地区则称"灯歌"、"采茶调"、"花鼓调"等。根据舞蹈形式的不同,还有大连厢、花棍、莲花落、高跷、龙船、花船、送麒麟、十不闲、太平鼓等。

  中国各少数民族皆能歌善舞,他们的歌舞极富特色又极具魅力。如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集体歌舞)、"来派尔"(小型歌舞),羌族的"撒拉耶"(耍龙灯调),藏族的"跳锅庄"、"弦子舞",纳西族的"阿裹裹"、"窝热热",侗族的"多耶"、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鄂温克族的"奴克该勒",鄂偷春族的"吕日格仁"等等。

渔歌

  渔歌是泛指反映渔民生活的歌,其音乐风格优雅平稳,结构短小,主要流传在沿海、沿江河的部分地区。广东、福建一带,把在水上生活的渔民习称为" 民",故称渔民所唱的歌为" 歌"或"鱼诗调"、"咸水歌"等;还有湖北、湖南等省湖区的渔歌、潮汕地区的"南海渔歌"等,都以唱渔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为内容。也有的地方将渔民唱的歌称"船歌"。

 

礼俗歌

  礼俗歌是伴随着民间风俗礼仪活动所唱的歌曲,如婚礼仪式中的"婚嫁 调",丧葬礼俗中的"丧葬调",祭祝活动中的"祭祝调",以及赛龙舟时的"龙船"、吊喝酒行令时的"酒歌",亲朋迎送时唱的"恭贺调"等。这些歌大多具有固定的曲目和演唱程序。

  中国各少数民族习俗歌类品种丰富,各地都有定期举行赛歌、对歌的习俗,如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歌圩" ;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多民族在农历 六月二十四举行的"火把节",无不呈现着"人如海、歌如潮"的场面。此外在婚礼、祝诞生、成年祭、丧葬仪式、赛龙舟等习俗中也有与之相应的歌,如哈萨克族的"婚礼组歌"、"祝诞生歌"、高山族的"成年祭歌"等。

一睹为快
儿歌

  儿歌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它包括儿童玩耍时所唱的各种游戏歌,其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生动、歌词通俗易懂。如"扑蚂螂"、"萤火虫"等;另一钟是成人哄幼儿入睡时所唱的歌。如各地的"摇儿歌"、"哄儿调等",其曲调平稳,多与晃动摇篮或怀抱幼儿摇摆的节奏相适应。还有反映儿童悲惨生活的或含知识性的问答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小放牛"等。

生活音调

  生活音调是指日常生活中叫卖、吆喝、吟诵的音调,如小贩、游商的叫卖与吆喝、古典诗词的吟诵等。其旋律、结构的形式和各定的方言土语联系紧密,他们是民歌体裁形式的基础,有的音调已构成了民歌的雏形。

情歌类

  各少数民族的民歌品种多样,人们无论在交友、恋爱、喜悦、悲伤时都要唱歌。如苗族的"游方歌",布依族的"浪哨歌",侗族的"玩山歌"等。青年男女在找伴、初会、试探、初别、重逢、久相、成双、或失恋、惜别的各阶段,皆有专门的歌。歌唱成为交友、 向对方传达心意最好的方式。;塔吉克族的"塔勒肯", 傣族的"喊海"则为"悲歌"之意。

叙事歌类

  中国各少数民族采用民歌来演唱英雄史诗、传说、故事,常采用一曲多词的分节歌形式,一般由专业或半专业人人演唱,或用各种器乐伴奏,自弹自唱。如回族的"马五哥与尕豆妹"、 维吾尔族的"艾裹甫与赛乃姆"、哈萨克族的"萨里哈与莲曼"等,以爱情传故事为内容;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是长篇英雄史诗;广西瑶族的"伏羲哥妹配婚姻",贵州苗族、布依族、水族的"古歌",福建、浙江畲族的"高皇歌"、" 瓠歌"、"创世纪"、"盘古开天历代来"等以叙述各民族历史、族源等为内容的歌。维吾尔族的热情刚健的"热瓦甫弹唱"、哈萨克族激情澎湃的"冬不拉弹唱"、柯尔克孜族诙谐幽默的"库姆孜弹唱"、朝鲜族优美抒情的"伽耶琴弹唱"。侗族低回婉转的"牛腿琴歌"、藏族"扎木 弹唱"等表演形式各具特色。

宗教歌类

  在中国一部分少数民族中,宗教信仰还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有的民族还存在着原始崇拜。当人们对大自然无能为力时,就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并用歌声来祈祷他们心目中的神能降福给人们。如满族?quot;萨满调",伊斯兰教中回族的"召祈音调",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祭祀歌"、"佛歌"等。


网载 2013-09-10 20:55:09

[新一篇] 中國朝代名稱來歷

[舊一篇] 中國皇室婚姻史上的奇跡:唯一修成金婚的皇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